第一七二章 自行车(1 / 2)
“养猪而已,要那么优秀的人做什么?”
窦伟听着这句话,怎么感觉那么耳熟呢,是不是谁刚才说过。
难道是幻听吗。
最近工作太忙了,是得去补补了。
窦伟自觉自己有理,按照考试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序录取,这才符合一般的认知和公序良俗嘛。
窦伟觉得淘汰掉那些辱骂出题人的自己已经够任性了,没想到沈光林更甚。
他都没看一眼试题的考试情况。
“伟哥,你觉得让你来主持咱们的生物实验室是因为你生物学的好么?”
沈光林问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
“难道不是吗?”
“你和我们学校的生物老师相比,和五道口技校的生物老师相比,会怎么样?”
沈光林也不怕窦伟难堪,直接问了一个深入人心的问题。
“我并不比他们差!”窦伟涨红了脸。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他也并没有比他们好。
至少,窦伟还没有证明过自己比他们好。
窦伟明白了沈光林的意思:“你是说我能主持生物实验室是因为我爸?可他是研究物理和材料的呀,我们不是一个专业。”
“这重要么?你如何证明你自己这才很重要,其他都是浮云。”
老板真会说话,这个“浮云”很形象啊。
窦伟沉默了,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令人沮丧的问题是真的。
其他方面确实不重要,只有“学部委员”这个名头才重要。
至于学部委员是研究物理,还是化学,还是生物,还是人文社科,这些统统都不重要。
沈光林没有继续回答了,而是看看试题,“其实咱们对他们的需求也是一样的。”
确实,养猪养老鼠养兔子需要什么能力了,是更应该看重他们的社会背景。
这么一想,窦伟都没有兴趣去公布考试成绩了。
那就直接让丁香去发布录取名单吧,给她一个表现的机会。
“本次招聘录取名单如下:赵有志,王强,李玲......”
二十人的名单很快就公布了,大家都没有想到结果出的会有这么快,而且考试也这么残酷。
“念到名字的留一下,其他人可以回去了。”张鹏也过来对着众人喝道,他是过来压场子的。
大家也都知道他是场长,因此投去了希冀的目光,万一还有追加名额呢。
不过,也有人表示不服气:“这不公平!”丁香的发小李月桂提出了不服。
因为名单里没有她的名字,而她的条件至少要比丁香好。
张鹏笑了,这种时候追求什么公平,这都是老板定的。
“那你说说,为什么不公平?”
“丁香的条件还没我好,她只是初中毕业,而我读了高中的,而且我的家庭成份也比她要好,她是黑五类......”
李月桂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基本都是丁香的坏话。
丁香受欺负惯了,头都低下去了,似乎小西服都没有那么挺阔了。
张彭制止了她继续说下去:“你不用继续说了,这些都没用,只有一点就够了,她长得比你好看。”
这句话杀伤力9999+。
李月桂沉默了5秒钟,这才继续道:“长得好看有什么用,成份不好,大学都读不了。”
张鹏笑了:“我们是资本主义国家派来的公司,本身就是你们说的黑五类,她来我们这里不是正合适嘛。”
现在,国家层面上已经不再提黑五类这个说法了,但是民间还在继续。
“可是……”
“别可是了,赵有志同志,你以后找老婆,是喜欢长得好看的,还是喜欢长得丑的呢?比如眼前这位。”
张鹏问了已经被录取的赵有志一个现实问题。
“这还用说,肯定是长得好看的呀,娶回家多养眼。”
赵有志已经被录取了,当然不会唱反调。
李月桂还想继续争辩,赵有志给了她致命一击:“你别说了,还是回去吧,要是你也有那位姑娘长得那么好看,我都可以把名额让给你。”
争吵是没有意义的,大部分人拿着钢笔就走了,也不算白来。
等其他人都走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养殖基地的第一次全员大会了。
也没别的内容可讲。
也就是说说欢迎词,然后就是未来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安排。
现在养殖场还没建设好,那就先在生物实验室学习学习,管吃管住,工资还照拿。
别放松,真的学不好会被清退的。
搞定了养殖场的事,沈光林准备去扶桑进行公关了。
因为他的论文已经全部写好了,并且能发表的也已经邮寄出去了。
现在,需要的就是选择一处报纸进行公开宣传了。
这就跟身份证丢了,登报启事是一个道理。
不过,在去扶桑之前,他觉得应该先把国内端的报纸搞定。
到时候定好发布时间之后,几个地方的报纸一起发力。
而国内最大最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当属《华民日报》莫属。
《华民日报》可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机构,那上面说的,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几乎就是圣旨。
沈光林的侧重点不是在于国内对它的看法,而是这份报纸的国际影响力。
毕竟,华民日报是面向全球发型的大型报纸,很多国家都会订购。
华民日报作为新闻类的报纸,而要想刊登上自己科技类的文章,而且还是颇有专业性质的论文,很难。
不找关系是不可能的。
可是,谁能办的到呢?
沈光林认识的人里恐怕只有老李了。
老李不是李蓉的爸爸,而是李蓉的爷爷。
这件事情恐怕只能去劳烦他了,李所长的底蕴都差了些。
怎么去找老爷子呢?
主动上门是不可能的,对方也不得答应。
如果,那位“便宜奶奶”苏慧清能够敲敲边鼓,或者李办的管家“便宜舅爷爷”苏灿能够帮忙使使劲,这件事情都好办许多。
就目前阶段他们之间的这个关系,真的有点难办了。
沈光林甚至做了不能在国内登报的打算,不过还是尽力去争取一下。
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进行主动出击。
这件事还需要好好的规划一下。
这条,沈光林又在和张鹏聊人生谈理想。
两个人讨论的大部分是养殖场建设的事情,沈光林话题一转:“张叔,要不要出口恶气,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什么出恶气,怎么个出法?找谁?”
这没头没尾莫名其妙的。
“关于那姐弟俩的,我想到了一个主义。”
张鹏秒懂:“好啊。”
看来,大家是有共同利益的。
这个事情沈光林不能出面,张鹏也不能出面,只能老太太能。
就用老太太的名义,就说自己是来讨债的。
她手里确实有这么一张借条,是民国时期的,内容是当年李老爷子借走了家里的47斤半黄金。
这位老爷子真可以说是舍家卫国的典范了。
当时的一斤是旧称,16讲,换算成克可是596克。
以当前660美元一盎司的国际金价计算,即使按照1:1.5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也要一百多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