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八章 卡门(1)(2 / 2)

加入书签

如果沈光林要造访什么地方的时候,可能碰到什么人,他们就会主动做出提醒:沈教授,这位史密斯先生在四年前的国际生物大会上见过的,你当时赞扬他的想法不错,他的观点很有见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沈光林并不记得他见过的每一个人,但是他的助理们见过并记下了,功课做的相当到位,这也给沈光林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其中一项就是他收获了很多同行和后辈的感激。

是真的发自肺腑的感激。

一些普通的学者最骄傲的事情就是跟同行说,“我当年见过沈教授一面,有过亲切的交流,几年过去了,他竟然还记得我呢,我真是太感动了。”

其实不用感动,这一切都是沈光林的助理功课做的好。

据说,一些历史名人也是这么做的,效果相当斐然。

后来,某集团就学习到了这个精髓,他们的招待餐厅会记录每一个到访过的客人,客人坐在哪个位置,吃了什么菜,爱好是什么,记录的很详实,以便下次使用。

如果生意能够做到这个份上,那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了。

当然,沈光林已经功成名就了,他对于各种形式的招徕和经费提供,还是保持了足够的谨慎的。

现在,沈光林实验室接受捐款也是有门槛的了,不是你要捐就可以捐。

沈光林走了,但是参会的众人并没有走,这样的国际交流,对于他们来讲也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既然沈教授下午不会阻止讲座,那还不如大家下午分组讨论,继续学习吸收沈教授讲述的内容呢。

沈光林走了,但是关于他的话题并没有结束。

比如,来自澳大利亚的莫里森和来自英吉利的约翰逊还在做着关于沈光林的讨论:“你觉得沈光林教授这么做真是为了获得诺贝尔奖吗?”

莫里森不是特别相信,“沈教授难道也是这么肤浅的人吗?”

约翰逊瞧了一眼红着眼镜的莫里森,笑道:“这怎么就肤浅了,但沈教授这么做表现的还不明显吗?

每位顶尖学者都想拿诺贝尔奖,尤其是到瑞典来做活动的这些。只不过,有些人是锦上添花,有些人是异想天开而已。”

约翰逊剖析的很准确,沈光林确实是为了宣传诺贝尔而来的。

“可是,要是你这么说的话,让我觉得沈教授的动机也不单纯了呢。”

莫里森的时差可能是还没有倒过来,脑袋晕乎乎的,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沈教授未必没有动机,但是人家也不需要动用额外的心思。因为,即使不算他以前的成果,只谈这次交流会,他拿出来的每一个成果都足够获得诺贝尔奖了。现在,大家真正发愁的不是沈教授能不能获奖,大家发愁的是沈教授的哪个成果应该获奖。”

约翰逊比较理智,但是他也说不好华夏究竟在哪个领域能够获奖,于是,他只能问莫里森。

“那你觉得沈教授的哪个成果能够获奖?”

“太多了,他大约是卡门了。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沈光林教授的科研成果太多了,而且涉及的领域也太广了,在进出的时候,他把门给卡主了。

沈光林在这么多领域里面有这么多建树,如果他不能获得或者只获得一个诺贝尔奖的话,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如果超不过沈教授的科研成就,那他们就是做了无用功。

还真的是。

科研的路并不宽阔,尤其是通往诺贝奖的,只要沈光林研究了一个领域,那就是卡住了一扇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