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新上海计划(1 / 1)

加入书签

“建城?殿下,您……您不会是开玩笑吧?”景县令满脸的不可思议,要知道,建城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三者缺一不可,而且就算这三者全都有了,可是还必须要有朝廷的批准,否则就算是亲王也没有权力新建一座城池。

“殿下,长江沿岸港口众多,而且自此向南不远,就是台州和温州,那里可都是有名的海港,有必要再淞江这里再建一个港口吗?”谢迁虽然对这里的政事不太关心,但是对周围大概的地理情况还是十分清楚的,在他看来,周围的港口都是现成的,根本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再建一个。

朱厚炜听后却是笑道:“阁老,你有所不知,长江沿岸的港口虽然多,但却只是河港,以前无论海运还是河运,用的都是平底船,所以影响还不太大,但是现在在海面上,跑的都是新型的尖底船,而且船只也越造越大,这样一来,很多海船就无法再到河港停泊,另外长江上的那些港口集中的货物想要出海,也必须要换海船,而这也需要一个大型的海港,因此无论从哪方面,都有建一座新港口的必要!”

朱厚炜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继续又道:“至于为什么要将新城建在淞江,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这里是长江出海口,长江沿岸的船只到了这里,不必再冒险进入大海,直接将货物转移到海船上即可。第二个原因也是地理上的因素,淞江除了东面是大海外。其它三面都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更是我大明的主要丝绸产地,将港口建在这里,也正加方便周围货物的集散,若是再向南运到台州或温州,必然会增加货物的成本,因此从长远来看。在这里建一座港口城市也绝对有必要的!”

朱厚炜的一番话,让在座的谢迁和景县令都是连连点头,杨慎和朱秀荣并不关心建城的原因。他们想的是在这座新城建设完成后,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利益?

“殿下,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建一座新城,不过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打算如何做?”谢迁这时也被挑起几分雄心,这里是南京六部的管辖范围,王华是南朝廷的吏部尚书,相对于南朝廷的首辅。若是真的能建一座超大型的港口,其它的不说,他的功绩绝对会随着这座城市被史官大加书写,而不会只挂着一个贤臣的名号。现在谢迁明白了朱厚炜说送给王华的礼物是是什么了,也明白了这次南下的意义所在。

“呵呵,建城的确是件麻烦的事,不过只要一步步来。却也并不算太难,首先父皇那里不用担心,我回到北京后,会将这件事的原因解释清楚,他肯定会同意。另外景县令你们这些地方官也要帮忙组织人手。先在这里兴建一个供大船停靠的码头,至于所需要的财力与物力,我已经让青岛、成都那里在准备,很快就会送来,所以组织人手的事,景县令要通知南直隶的郑别驾赶紧准备一下。以免耽误了时间!”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厚炜满脸自信的说道成都顺长江航线到上海很方便。

谢迁是内阁大学士,他既然都已经同意,那么景县令自然也应该照办,不过景县令听到让他组织人手时,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开口说道:“启禀殿下,组织人手的事能不能向后推迟一段时间?因为现在刚好是防洪时节,再加上蚕农今年收成不好,好多人连饭都吃不饱,若是再调他们来做民夫的话,恐怕会出问题啊?”

按照大明律法,所有百姓都要服徭役,也就是免费为国家劳动,一般来说每年不会超过二十天,这叫做正役,不过这个天数并不是固定的,每当政府事情较多时,朝廷随时可以增加徭役的天数,这叫做派役,不过正役和派役加在一起,一般不会超过五十天,而且派役算是额外的劳动,可以抵消税收。朱厚炜要想建设码头,必然要以服徭役的名义,让周边的百姓前来劳动,不过现在是防洪时节,一般政府是不会在这种时候让百姓服徭役的,主要是担心耽误防洪堤坝的维护。

没想到朱厚炜听到后,却是大笑道:“景县令误会了,我让你准备人手,其实主要是想帮你们,蚕桑业在这两年内,都会呈现一种不景气的状态,苏州府及附近那么多的蚕农,想要靠养蚕养活一家实在有些困难,所以在建设码头时,我准备进行招工,干活的人可以领取一份报酬,虽然不多,但只要肯干活,养活一家几口还是没问题的。我准备从南洋进口一批粮食作为粮食储备用于码头建设,只不过你们却要请一些码头建设的专业人才,做好这方面的规划,免得日后还得再改建!”

听到朱厚炜的话,谢迁和景县令只感觉眼前一亮,果然不愧是蔚王殿下的手笔,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码头建设的人力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苏州府附近蚕农的吃饭问题。只不过这个成本实在有点高,估计也只有财大气粗的朱厚炜能拿的出来。

不过朱厚炜的钱也不是白拿的,而且建设一个港口城市也不是仅仅一个码头就能建成的,这只不过是初期的基础罢了。接下来朱厚炜提出要在淞江这里开办造船厂和食品加工厂,而且还要招募渔民,依照青岛那边模式开办捕捞队,这些都要眼前这位景县令在土地、人力方面提供帮助。

景县令也不是蠢人,他知道若是这座新城建好,那么淞江这里的肯定会随之繁荣起来,百姓的生活肯定也会更好,至少不用再担心饥荒的问题。另外水涨船高之下,他可就不仅仅是个淞江县令了,甚至若是能成为像青岛那样的大港口,说不定淞江还能由县升州,凭着这份政绩,他的仕途绝对是前途无量。

正是想到上面这些,景县令不由得感到心头火热,这座新城不但关系到当地百姓的生活,也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因此于公于私之下,自己都要全力帮助把新城建起来,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朱厚炜提出来的那条件,自然全都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口答应下来。况且旁边还有一个谢迁,他是朝廷内阁大学士,也就是景县令的顶头上司,现在谢迁也赞成建新城,所以就算是有什么问题,也怪罪不到他的头上,他只要按朱厚炜的吩咐办事就成了。

建城的事商定下来后,景县令又请朱厚炜和谢迁将新城的名字定下来,这在古人看来,可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结果不但谢迁兴致勃勃的开始想新城的名字,连杨慎和朱秀荣也来凑热闹,毕竟万一新城是用他们想到的名字,那可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

对此朱厚炜却表现的十分霸道,大手一挥直接将后世上海的名字照搬过来,按说这个名字到宋朝就出现了,但明朝还叫淞江县。对于上海这个名字,谢迁三人一开始并不服气,不过朱厚炜拿出自己的杀手锏,因为建造码头的资金都是他出的,自然有优先定名权,这下总算将名字定了下来,而且朱厚炜还将开发新城的计划直接命名为“大上海计划”他希望后世那个繁华无比的大上海,有一天能在自己手中诞生。

对于建造新城这么重要的事,谢迁迸发出无比的热情,和朱厚炜商量自己干脆不去南方了,到南京同王华好好筹划直接留在这里坐镇,督促工程的进展,若是遇到什么问题,他也好就地解决。对这个提议,景县令自然是举双手赞成,毕竟有个阁老在背后支持,办什么事都会容易一些。

不过朱厚炜却不同意,他告诉谢迁,建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光一个码头就要建造好久,而码头建成后,朱厚炜才能在这里投资建厂,然后慢慢的吸引人气,只有等到人气足够之时,才可以正式开始城市规划。这期间估计没个几年时间的积累是不行的,所以谢迁现在留在这里也没用,你是朝廷重臣这件事你同王尚书商议,由他负责具体实施。

谢迁想了一下感觉也对,于是也不再坚持,然后说我现在到南京同王尚书一起商讨这件事,这才同景县令离开孙老头的小店。

不过就在朱厚炜他们离开淞江没几天,船队就被福州赶来报信的快船赶上,信使是王阳明派来的,送来的也是一个朱厚炜早有准备的消息,那就是葡萄牙还是对马六甲动手了。

事情发生在朱厚炜他们离开青岛没几天,葡萄牙大使菲利普在参加马六甲华人宴会后发现满刺加的富裕超过了他的想象而国防力量和军队相当原始。菲利普在回国后向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汇报后,曼努埃尔一世决定派葡萄牙皇家海军总督卡布拉尔、葡萄牙贵族印度航线开拓者达伽马、葡萄牙远东舰队司令塞格拉率领23艘战船1500名士兵于1505年6月21日出发先到印度然后远征马六甲占领满刺加控制印度洋商路和香料市场。

既然马六甲战争已经打响,而且现在这种状态是西方对东方殖民统治的开端,也正是朱厚炜想要看到的和意料之中的事。

(本章完)

https://www.xddxs.co/read/48703/2858493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