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册封伯颜猛可(1 / 2)
1512年(弘治二十五年)9月27日,王道长率领的明军使团,在鞑靼王营乌尔格附近的贝加尔湖地区鞑靼的坎岱道尔吉王爷的部队进行了一场意外的战斗。坎岱道尔吉王爷同原库伦旗王爷阿克苏王爷一样是归附鞑靼的蒙古王爷,鞑靼突击的三千精锐骑兵顷刻之间全军覆没。
明军退后一步,以便鞑靼人救助伤员,收拢尸体。坎岱道尔吉王爷很惊异,明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大了?鞑靼各部的军队自从上次从大明回来后都不敢同大明军队交手,坎岱道尔吉王爷还没能在刚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当时阿克苏王爷对他说明军的强大他还不相信。
再继续列阵阻挡在这里还有意义吗?没有!留下的只是一个笑柄,对于这样的明军,鞑靼能够阻挡、反抗么?做不到!那就老老实实的撤军把!再见面那都是羞辱!明军后撤一步,就足以表示了他们的善意,但愿如明军自己所说,他们没有恶意,仅仅是册封达延汗而已。
鞑靼军就这样撤退了,悄无声息、偃旗息鼓的撤退了。待鞑靼兵撤退之后,大明使团则继续恢复行军,直到乌尔格附近扎营。
现在的乌尔格还是一个大集镇,鞑靼人的集镇上,除了商铺、旅店、商站外土木结构的建筑几乎没有,就是散布在大草原上的一片帐篷,连那个达延汗伯颜猛可也不例外,他也是生活在帐篷里,只不过帐篷大一点罢了,议事的场所也是帐篷,称为王帐或金帐。
大明使团在乌尔格南侧扎下营盘的第三天,就是9月29日的上午,王道长带着杨通、漆十三、莫隆还有一队亲兵卫队,带着礼物清单,当然也不能忘了皇帝册封的宝物,就前往乌尔格拜见鞑靼小王子伯颜猛可去了。
鞑靼的王营金帐不需要寻找,那是很醒目的,从一定程度上说乌尔格就是因为王营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金帐就在城镇的中心位置,旗帜众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鞑靼达延汗伯颜猛可也已经知道了大明使者的到来,那么多的人马,在乌尔格附近还打了一仗,他怎么能不知道呢?所以前来联络通禀的使者进来时他并不觉得意外,很快伯颜猛可就带着长老力克舒、长老库拉索、万夫长阿泰勒到金帐外迎接大明使团一行。
长生天(萨满教、藏传佛教黄教)在鞑靼、蒙古就相当于国教,有莫隆在王道长对长生天的礼仪还是很清楚的,他和伯颜猛可行了碰胸礼,什么也没说,一份礼单先呈送上来,由长老力克舒转交到伯颜猛可手中。
汉语在东方就是通用语言,作为成吉思汗的子孙无论鞑靼还是蒙古,对上层人物来说汉语是基本功,小王子(明国对鞑靼的大汗统称小王子)也不例外。他接过礼单,展开过目。虽然小王子的修养和定力绝非一般,明国和鞑靼是一对死敌,搞不清楚王道长一行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大明使团不远千里来鞑靼肯定没有恶意,但是这份礼单还是太夸张了,面无表情的小王子眼睛眉毛不停的挑动,他逐行逐句地仔细阅读。
开头一项并不出奇,那就是银两,白银五千两礼物中银两不足为奇,数量也适中。但是后面就礼物让鞑靼的贵族们很动心:上等稻米三百石、麦子两百石、其他杂粮五十石、山珍坚果十石、各种蔬菜种子五十斤、食盐五百斤、红茶一百斤、绸缎一百匹、各色布匹五百匹、上等明磁一百件、普通瓷器一千件、日用工具、铁器、灶具一应俱全,如此等等,日常生活所用的货物林林总总数十项,都是生活必需品。最让鞑靼贵族吃惊的是有五千把优质钢马刀、一千枝前膛枪、一百枝迅雷马枪、十门火炮。
这个时候小王子身边的贵族不过一百多人,加上遍布鞑靼各地的上层贵族、王爷等人物也不超过三百人,这些货物可以让他们两三年之内衣食无忧了。为了存储这些货物就要建十几座帐篷。在这苦寒之地生活了几百年,终于苦尽甘来了,怎么能不令人激动!
其实这一份见面礼如果放在中原大地,恐怕只有那五千两银子比较贵重,其他的也值不了多少钱,但是,这里是中原之外数千里的大草原上,那货物可就比银子值钱了。
这里的鞑靼人一年到头就是吃肉,盐都少得可怜,一年能吃几粒粮食?铁锅漏了,甚至是半个铁锅都像传家宝一样,一把菜刀都要十家人用,那里有这么齐全的工具?在这里,货物比银子可是值钱多了。
顺便说一句,长生天虽然有严格斋戒的,吃肉的也不少,原因就是在牧区如果拒绝吃肉,可能会饿死,牧区里的粮食很珍贵。有了这一份丰厚的礼物开道,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等鞑靼贵族们恋恋不舍地放下那份礼单的时候,王道长说话了。他说道:“尊敬的达延汗,这些货物都在我的使团之中,您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什么时间运过来?”
王道长估计他没有地方放,所以才这么问,那十几间帐篷也不是说有就有的。
“啊,尊贵的大明使者,这个不急,我还要让他们建一些帐篷。”伯颜猛可说道
“大汗,些许小事不需要劳动您,帐篷就让我来建,午后就把大明使团把货物搬过吧。”长老库拉索赶紧说道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册封,要趁热打铁。
王道长说道:“达延汗,我们此来鞑靼,就是作为大明皇帝的特使,颁发皇帝对达延汗的册封。”
说着,他在托盘中展开了皇帝的圣旨、册封金印、金册,给小王子过目。伯颜猛可一一地仔细观看。
伯颜猛可说道:“大明皇帝陛下诏令册封有何考量?”
就是啊,他想知道一个缘由,大明、鞑靼敌对了一百多年,此前并没有这个说法,今年怎么来了个册封呢?好在这些必备的功课事先都有准备,王道长只要照本宣科就行了,倒也没有什么难处。
王道长说道“尊敬的达延汗,大明朝廷反复思量,鞑靼、蒙古各部与中原不时地发生纠缠冲突,有时还会引发战争,鞑靼、蒙古各部之间的争斗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纵观几百年的历史,这种冲突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与长生天的教人向善,和平处世的教义大相径庭。
我中原的儒教、佛教、道教和鞑靼、蒙古的长生天都是殊途同归与人和睦,互为邻居本应和平相处,不应该刀兵相见。中原有句俗话是化干戈为玉帛,如若达延汗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那么大汗与大明皇帝就有了正式的盟友之间的关系,双方就可以建立正式的联系,互派使节,甚至经常见面,双方就能经常地联系沟通。
在鞑靼、大明内地,双方也就可以互设商馆,进行贸易,互通有无,使鞑靼的粮食、布匹、盐茶、日用品不短缺,因此也就避免了战争,这完全是大明、蒙古、鞑靼命运共荣的大同境界呀!”。
这一大篇道理,王道长一口气讲出去。这一番道理还是很诚恳的,并且即表达了大明的诚意又指出了鞑靼目前困境和解决的方法。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点:鞑靼是不是归属于大明帝国,王道长回避了,因为这很敏感。在出发前大明朝廷和皇家商量时说过,鞑靼人在这个问题上很矛盾,王道长要办成大事,这一点必须隐忍。这一点同朝鲜和满剌加不同,朝鲜本身就是大明的属国,文化属性高度一致以“小中华”自居。满剌加是兰芳王国应宾塘王子的邀请出兵抗拒葡萄牙的侵略不一样。控制鞑靼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大明的疆土安全吗?阻止俄罗斯东进和打通到奥斯曼的通道。
鞑靼疆域东到大兴安岭努尔都干司现在的内蒙古、黑龙江同清国接壤,西到现在俄罗斯的鄂木斯克,北到俄罗斯安加拉河包括贝加尔湖,南到大明九边。
别的不说,如何解决目前鞑靼的人口和粮食危机就是摆在所有鞑靼贵族面前的千古无解难题。鞑靼地域虽然大,只会放牧不会农耕,大明是绝对不能去打的了。虽然大明放松了鞑靼人的放牧范围,喀喇沁草原也可以放牧但人实在太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