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一 靖安人的后代(2 / 2)

加入书签

                  它座落在大孤山的北面,与辽阳最近。

                  东瀛军从辽阳出发,一路向南,攻到了北头山附近。

                  依托地形,保安军紧急修筑了防御工事,准备坚守此地。

                  战壕里都修建了猫耳洞,主要是防御东瀛军的炮击。

                  保安军自已特别侧重火炮的应用,所以,也特别注意防御火炮的进攻。

                  北龙头山最北面,有个小高地,东西长约一公里。高地上树木不多,都是裸露的岩石。

                  驻守在此地的是保安军一个连,同以前的中队一样,保安军一个连的编制人数也达到了一百六十人。重机枪班、迫击炮班都配置的很全。

                  连长张金玉,家是靖安的。父亲还是当年靖安捕盗营的。

                  赶上了靖安的大发展期,张金玉小时候也是老老实实读了几年书。后来考入靖安军事学院,毕业后加入了保安军。

                  人不错,军事素质过硬,脑袋瓜子也聪明。来到了保安军一年,便从副连转为正连。

                  防守这个小高地,他知道责任重大,这是北龙头山的门户,不容有失。

                  短暂的几天停火时间,他带着全连市兵玩了命似的修工事。

                  张金玉可是记得,上军校时,教官反复强调的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这可是刘总司令说的,印给他们的小册子里也有刘总司令这段话。

                  团长给他的命令就是坚守一天,然后炸毁阵地,向北龙头山上撤退。

                  “小子,你这块儿地方位置突出,必遭敌人重火力轰击,千万小心!”

                  团长是再三叮嘱。

                  “团长放心,人在阵地在。坚决完成任务!”

                  张金玉一个立正,信心满满地回答。

                  “好!”团长赞赏了一句。

                  张金玉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打个漂亮仗,给老爹争光。

                  平时老爹喝点酒,经常跟他吹吹牛。

                  当年如何英勇,跟着刘长官剿匪。说起来也是满脸自豪。

                  张金玉也以此为自豪,平时跟战友们也吹嘘几句。怎么说也是靖安人的后代,有骄傲的资本。

                  三天后,工事修得差不多了。

                  对面的东瀛军也是一天没闲着,紧张地修筑工事。

                  双方都憋足了劲儿,要大打出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