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四个孩子心中的决定(1 / 2)

加入书签

天刚刚破晓,孙窈娘和柳玉娥两个就开始忙了起来,他们知道老爷是要去县里做事的,因此不敢有一点耽搁。

阿九看着忙碌的两个身影点了点头,两个人的工作态度还是不错的。

“老爷,您起来了,我这就为您打水。”柳玉娥回身,看到已经站在门口的阿九,说着的时候已经准备好了洗脸水。

“你们忙着,将水给我吧,一会我就去县衙了,几个小少爷醒后你们看着点。”阿九接过水,开口说了一句。

“奴婢明白,老爷先用些饭吧。”布置好了饭菜,看阿九已经洗完,孙窈娘开口说着。

“恩。”答应了一句,阿九来到饭桌前开始吃饭了,他今天要早点去,一方面接手一下他要办的差事,另一方面看一下知县大人的孩子,看看那个孩子的症状缓解了多少。

吃完饭,阿九就直奔县衙了,经过通报,阿九在刘管事的带领下来到了内堂。

和知县大人打了声招呼,阿九先是来到了孩子的身前,观察了一番,看着孩子睡的平稳,热也退了,阿九心里有了谱。

“阿九兄弟,小儿怎么样?”看到阿九退了下来,知县大人开口问道。

“大人放心,小公子一切妥当,按这个计量,用药七日,等到七日后我在观察一番,再做定量。”听到知县大人的问话,阿九开口回答着。

“那就好,这次真是多亏阿九兄弟小儿才捡回来一条命啊。”知县大人想到儿子看病的曲折,声音中带着感叹说道。

“小公子吉人自有天相。”阿九笑着开口说了一句,紧接着开口说道:“大人叫我阿九就好。”

“阿九,家里都安排妥当了?”听着阿九的话,知县大人笑了笑后,开口问了一句。

“谢大人关心,都已安排妥当。”阿九开口答着。

“恩,阿九,难民的事说说你的看法。”拿起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口,知县大人开口问道。

“大人,我只能通过我的经历说一下我的看法。”听到知县的问话,阿九顿了一下接着开口说道:“我带着弟弟们一路走来,看到的难民们数量真的是太多了,横尸荒野的也不少,这一路,我也向各个镇子的人打探着消息,云县管辖的九个镇子全部乱了,甚至有两个镇守都被杀了,我想这些大人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我来的路上已经打听到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吃人了,几天已经过去了,我估计此时的情况会更糟糕,而且随着灾情的持续,难民的情绪就会被引爆,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准县衙都会被冲破的。”

“那你有什么办法解决?有的人建议我开仓放粮,有的人建议我武力镇守,闹事的全都杀了,你感觉哪个建议适合一些。”听了阿九的话,知县大人开口说着。

听到知县的话,阿九都要被给建议的人气笑了,建议杀难民的是有多阴狠和无知啊,阿九可以百分之百确定,官府一有动作,那离县城被冲破的日子就不远了。

“大人,我认为第二条建议可以直接去除了,首先有伤天和不说,在这大灾的年代,难民是可以靠杀人杀光的么?杀不光,问题就会一直存在。”阿九淡淡的说着。

“我也知道第二条不可选,那你也认为第一条合适了。”知县再次开口说着。

“大人,我现在还不能给出答案,因为我现在不知道外面的难民到底什么样了。”阿九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不管是哪个时代,储备粮不是轻易能动的,但说实话,现在面临的这个情况,其实只有这一条路可选,阿九没有直接建议,是因为他要真的了解一下难民的情况之后,再做决定。

“好,阿九,难民的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好好巡视一番,确定好,真到了粮食不放不行的这一步,告诉我。”知县拍了拍阿九的肩膀说道,他有放粮的权利,但必须是到了最紧急的关头,否则他的官路也就到头了,每次放粮后,朝廷都会派人来查的。

“大人放心,我会认真巡视好的,那卑职就告退了。”阿九开口说着。

“去吧,这段时间不用天天来衙里了,好好巡视吧。”看到阿九欲离开的动作,知县开口说着。

出了县衙,阿九直奔县城出入口处,他现在真的需要掌握难民的情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一来到出入口处,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难民,一眼望不到头,阿九也是愣了一会才缓过来,才两三天的时间就发展到这个样子了么?阿九皱着眉头,情况很不妙啊。

“阿九幕僚。”看到窜过层层官兵走出来的阿九,几个守着关卡的官兵客气的开口说道,他们可是听说了这个阿九幕僚的厉害,别看年龄不大,一身的医术出神入化,知县大人的儿子他们都知道不成了,但是却硬生生的被阿九给救了回来,人活在世上,谁还没个病没个灾的,和阿九幕僚关系处好了,他们生病的时候也有个保障不是。

“兄弟们辛苦了!”阿九先是说了一句,接着说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阿九幕僚,现在难民是越聚越多了,你也看到了,我们的关卡都往前提了三十米,不过还好到目前为止没有闹事的。”官兵回答着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