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新使命(1 / 2)
作为凉州统治中心,甘州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走向西域的战略重心,然而几百年的战乱,使之没落了下去,时至大隋建国之际,这个重城已经沦落为一个破旧的中县。卫昭王杨爽当凉州大总管之时,固然是对张掖城加以修缮,但他那个凉州大总管主要是针对强大的突厥汗国,所以对张掖的修缮显得比较“潦草”,重点修建是位于居延泽南部、弱水河边的大同城、金塔城等战军事要塞。再加上大隋和突厥关系紧张,甘州时刻遭到战争的威胁,故而百姓纷纷撤向更加安全的东方,使张掖城的没落局势继续持续下去。直到杨集打败步迦可汗、迫使西突厥俯首称臣之后,断了几百年的丝绸之路再无障碍。
朝廷根据现实需要,一年多以前就同意了凉州总管府重建张掖的申请:将破败的张掖旧城推倒,扩建成了与州治这个身份匹配的规模。
全新的张掖城,规模和人口等方面虽然都远远不如大兴城,但是比起号称北京的太原城,却是不遑多让。而且相对于只需防范北方之敌的太原城,张掖城既可西进西域,也可南下吐谷浑、北上草原,这现实的情况,也使它将要承担远比太原城重要的战略使命。
曾经的老城区被总管府规划成商业区,而且为了“减轻”官府的财政压力,把这片地皮统统卖给了卫王府,然后由王府的商业团队来开发,王府投钱在大街两旁修满了三层高的房子,然后再以高价卖给东西方商人、凉州富人,使王府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随着移民、商人的大量涌入,张掖城变得越来越繁华了,人口已经突破了二十万。再加上凉州有刘炫、刘焯这两大名儒坐镇,而他们在儒林间的强大号召力和威望,又使许许多多名士、寒士慕名而来,这些人的到来,也使张掖的学术氛围变得十分浓重。
时至今日,城内的商业区已经成为凉州大地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商铺、酒肆、客栈、青楼、邸店足有近千家,大街两旁旗幡飘飘,吆喝之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不管是来自天南地北的商人,还是求学的寒士,几乎都汇集在商业区。
其热闹的程度,仿佛让人到了大兴城东西二市一般。
从洮州回到张掖的杨集,看着又繁华不少的张掖城,心中着实高兴之极。遗憾的是,他来不及感受一下商业区的繁荣,就被官员们迎进了总管府官署。
“参见大总管。”正堂之内群英荟萃,除了远在边关的将官,以及韦云起没能到场之外,阴世师、杨善会、刘权、虞世南、萧瑀、王琮、刘炫、刘焯、李大辩、宋正本、何妥、阿赤、杨师道等人几乎尽数集中于此。
“诸位免礼!都入座吧。”杨集哈哈一笑,坦然的接受了大家一拜之后,这才伸手虚扶。
他这一次回京的目的是完婚,但是在回来的路上却遇到许多事情,别的倒在其次,关键是解决了党项这个大麻烦。
经此一事,杨集不但成功的破解了凉州内部之忧,而且还收获了大量人口,更借助与渭州之战,为日后与吐谷浑的决战,打下一个十分安稳的内部环境,让自己有时间发展民生的同时,朝廷的威名也因此深入到以前不予配合的各个羌人部落之中。促使那些实力有限但却十分顽固的部落态度大变,他们在形势的压力下,纷纷向地方官府交出权力、还政于官府,主动请求官府对他们执行打散分居政策。
这也使总管府能够轻松在各州县设立乡、里、保等行政单位。同时在设立乡里的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
各个部落原来都是国中之国,各部酋长原来是不用向朝廷和地方官府交税的,每年只要意思意思的纳贡即可,但他们在内部却残酷掠夺属民所得的财富尽收于己。打散分居的政策执行之后,变成大隋子民的少数民族百姓不再受到酋长盘剥,他们都将按照朝廷的征税方式交税,压力为之大减,而一些严重的部落百姓,甚至要少交九成以上的赋税,当这些赋税政策传达到位,没有酋长压制的各个部落纷纷响应,抱以欢迎、配合的态度。
现在固然还有一些不识时务的小部落在负隅顽抗,但是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这些小部落已经不成气候了。
要是等到凉州各地把“归附”的各个部落整改完毕,而这些部落却仍然顽固不化的话,腾出手来的杨集理所当然的进行武力镇压了。
与部下寒暄完毕,便又说谈起了接下来的治理,以及凉州未来的发展方向,许多东西也在商议中渐渐成形,比如说促进民生、建立学堂等等。但是凉州就算世家凋零、就算杨坚和杨广全力支持凉州改革,可是有一些东西却是急不来的。
就拿将在各乡、村、里建立的四门学来说,杨集固然是很想一步到位,但真要想推广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最大的阻力不是不存在的大世家、大门阀、地方豪强,而是书籍和老师。
纸书虽然已经打开了局面,但凉州造出来的纸张、印制出来的书籍,要为大隋王朝这盘大局服务,而不是偏向于凉州狭小一域,否则就是舍本求末了。
但是以现在的生产力而言,凉州产出的纸张和书籍完全是杯水车薪,远远达不到整个大隋的需求,哪怕截留一些下来,但也是极少极少。
另外一个难题就是凉州缺少教书的老师;世家子弟当初为了抵制活字印刷术、书籍,抵制凉州重启学堂,连凉州的官都不当,所以休想指望他们来这里教书。
至于寒士,他们求学的最终目的是当官,如果实在当不了官,一般都是以所学知识造福乡梓、传授给渴求知识的故乡,而不是把美好时光浪费在陌生的穷乡僻岭之中。
不过比起教育的推广,更难的还是提升匠人地位;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序贯穿了几千的历史,匠人的地位要是提升也可以,但是他们首先得拿出令世人认可的成绩,否则杨集单方面想要提升匠人的地位也没用,到时候别说读书人不买账,恐怕就连匠人本身都会抵触。
所以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能搞***,否则的话,这个薄弱的基础都会因此而败光,而败光的后果,是杨坚和杨广强压下去的声音集中喷发,使一切努力回到原点而超过原点。
杨集知道现阶段是做出成绩、默默地培养工匠,而不是傻乎乎的喊口号,所以他和众人商议的时候,只是说以高待遇来激发工匠的工作热情,而不是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除此之外,则是商业的事情了,凉州治下的十二个州多数是贫瘠之地,但紧邻丝绸之路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是在西域建起完善的商业网络,就能迈开粟特人中间商,将原属于粟特人七八成利润收归大隋,有效的带动凉州治下经济。
这个时代对商人、商业十分蔑视;商人连普通老百姓都不算,他们的社会地位仅仅高于奴隶一点点,不但不能当官,连日常生活都受到种种严格的限制,所以薛举当初宁可散尽家财,也要把家人抬升为民籍,这不是说薛举一定要当官,而是希望自己和子孙后代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免遭整个社会的的冷眼、排斥。
但是杨集十分清楚商业和商人的价值。在他看来,一个健康强大的国家唯有百家并存,才能一直强盛下去。
至于善于敛财、善于诈骗的佛,那是外来的东西,不但没有资格算在百家之中,也不属于扶持的对象;它在杨集眼中,完全就是最成功、规模最大的传/销组织,理当取缔。
对于杨集说的以农济民、以医强民、以商富民、以阴阳识天时气象、以儒道立德、以法治国、以工强军、以军强国、以纵横弱敌等等理念。众人虽然并没有全部认同,不过却也没有人否认什么。
只因这些理念虽然是一个遥远的蓝图,但是单以教育来推广百家学术的畅想,就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可行性强;一代人或许不行,可要是把种子播洒下去,迟早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不知百家教育,大总管准备如何实施?”晋升为检校长史的杨善会犹豫了一下,出声问道。
杨集说道:“关键还是在四门学、县学,只要有这里打好基础,才能到凉州大学进行深造。”
其实四门学、县学、州学、太学就是这后世教育体系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只是在学龄方面有所差异而已,经过杨集完善,连学龄也毫无异处了,现在的关键就在于各科教材、各科老师。
“大总管想法很不错、很美好,不过不切实际。”主管教育的刘炫摇了摇头,叹息道:“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儒、道、法之外,其他学派的学子需要非常高的天赋才能入门,入门以后,还要耗尽几十年时间才能成才,最终成为大师者,几乎没有几个人。故而在百家争鸣的年代里,那些晦涩难学的家派子弟寥寥,根本就斗不过人才济济的儒、道、法,以及和这三家相近的墨家。这也是儒、法、兵三家得以兴盛,而其他各家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到了独尊儒家年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读书人,有九成以上都去学入门易、能当官的儒、法、兵了,所以精通工、医、算、阴阳、纵横等学术的人异常罕见。要是从四门学就开始分门别类,大总管哪来那么多授课先生?”
旁边的刘焯也补充道:“其实稍微有点见识普通人都知道工、医、农、算、阴阳等学术比儒学更实用,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识,便是十分偏执的儒生,也认同这些实学,然而这些实学太难学、太难成才了;即便圣人现在推崇和推广百家并存、百家争鸣,也改变不了多少。”
杨集闻言点头,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到了没有文盲的年代,专精实学的人才也是少之又少;十几亿个读书人之中,能有几万个专业大师就顶天了。过了一会儿,杨集叹息道:“不过我们既然有这方面的意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