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书画金石到江宁 英雄少年胜强人(1 / 2)

加入书签

公元一一二七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八月,赵明诚做了江宁的知府兼江东路经制使。

北方的局势风云更紧,李清照决定把归来堂的书画古器金石,立即运到江宁。整整装了十五车,这么庞大的车队,路上的安全就成了问题。

青州距江宁远隔千山万水,强盗贼寇神出鬼没。清照和管家赵福前前后后考虑了无数次,研究了很多方案;可是,总觉得不塌实,不敢起程。

形势越来越紧,李清照坐卧不宁。

管家赵福来报:“夫人,杨家寨的杨公子求见,”

“快请进来。”

“易安老师好。”杨士杰进来。

“士杰请坐。近来山寨准备的怎样?”

“大家正在抓紧备战,加固城堡,训练兵马。”

“你怎么有空来啊?”

“老师,听说您要去江宁?”

“其实我真不想走,紧要关头离开家乡,不妥啊……为了这些金石书画,我又必须走,必须把这些珍宝送到江南。这些珍宝比我的生命都重要啊,这是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

“老师,您还忧郁什么?朝廷都迁到江南了,江南安全。”

“唉,千山万水,关山重重,谈何容易。”

“老师,您一定担心路上的安全?”

“是啊,万一有个闪失,我怎么向明诚交代,怎么向祖宗交代?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老师,我今天就是为了这事来的。我爹听说您要带着这么多珍贵的金石书画,也担心路上的安全;所以让我护送您。”

“可是,你一走山寨又少了一位将才啊。我怎么能在这种时候抽走山寨的栋梁呢?”

“老师,山寨里可以说群英荟萃,少我一个人不碍大事,寨主都有安排。可是,您这里多我一个就不一样了。我手中的梨花枪可是家父亲手所传,保您到江宁没有问题。”

“好,士杰,那我就不客气了。今天就在这里用饭吧。请你好好地喝一顿,顺便也商量商量路上的事情。”接着对外面喊,“玉娟,安排酒菜,把我存的那几坛好酒搬出来。”

“谢谢老师,我一定喝个痛快。我要跟老师斗斗酒。”

“哈哈,好小子,忘了男不跟女斗?”

“老师可不是一般女子,您不只是文坛豪杰也是酒中豪杰。”

“哈哈,错了。我虽然喜欢酒,但是不胜酒力。只是以酒为媒寻找一点灵感罢了。”

“夫人,准备好了,入席吧?”

“走,坐下慢慢聊。”李清照带着杨士杰一同入席……

这一天,十五辆马车载着精心挑选的书画古董缓缓离开洋溪湖畔的归来堂。李清照回头看看这湖水、这青瓦绿树,内心中更惦记没法带走的文物足足有十几屋。

杨士杰跨白马荷长枪,走在车队前面,英俊潇洒,威风凛凛。

李清照坐在车内,听着车轴吱吱呀呀叫着,更增添了离别故土的凄凉。

一路无事,很快就到了东海(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镇)境内,傍晚,车队进入一片树林。

“老师,过了这片树林就到了桃花渡。今晚我们就在桃花渡住宿,明天一早过淮河。”杨士杰回马来到李清照车旁说。

李清照掀开车帘看看,此时,夕阳西下,归鸟入林,暮色中的树林显得幽静但瘆人。

“过了淮河就平安了。士杰,这树林阴森森地,可要小心点啊。”

“老师,行路啊,白怕山谷;夜怕树林。可是我们必须走,有我在您就放心吧。”士杰把枪横在手中,传话下去,“弟兄们,前面是树林,小心点。车夫驾好车,其余的人把兵器抄在手中。不要惊慌,不要乱。”

车队越走,树林越密,暮色已经笼罩整个树林。

“车队紧凑点,加快脚步,争取天黑前穿过树林。”士杰督促大家。

突然,林中一声呼哨,前面窜出一队人马。

“吁——”杨士杰扯缰勒马,挥手示意车队停下,遇上强盗了。

拦路的人成扇形排开,中间三人是首领。

当中的是老大,身材魁伟,手持一把扑刀。左边的持长枪,右边的持棒。

首领提马上前说:“对面的好汉听着,弟兄们在此安营扎寨,替天行道。现今手头紧张,缺些银两,请过往的客官接济一下,把钱财货物留下,人请回吧。”

“一定要留下?”杨士杰问。

“少啰嗦,大爷可没有耐心;不然的话,连命也留下。”持棒的人用手中的棒指指杨士杰。

“我们的货物你们留下也没有用处。”

“有没有用那是我们的事,你就别操心了。把货留下,各人提着脑袋走吧。”

“看样子这十几车货一定要留下了?”杨士杰把手中的大枪掂了掂问。

“少废话,兵刃无眼,还是留着小命回去养活老小吧。”

“我是想把货物留给诸位英雄的;可是,我手中的这杆枪不会答应的。这样吧,如果你们能胜了我手中的枪;那么,这十几车货,还有我的性命都属于你们了。要是胜不了的话,那你们就要乖乖地给我让开路。”

“好,痛快!”说着那施棒的和施枪的就要往前冲。

“二位兄弟且慢。”为首的止住两位兄弟,“我来!”说着举刀拍马向前,直扑杨士杰而来。

马往前冲,扑刀在空中舞着旋花。

马冲到杨士杰面前时,扑刀兜头砍下来。

凉风习习,寒光闪闪。人人皆捏着一把汗,胆小的眼都不敢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