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丰草河朔地 济世南香人(1 / 1)

加入书签

在河朔地区有山峰名曰砟山,在砟山山脚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那里长着树盖似云的古树,花朵硕硕散发着馨香的野桃树和一些不知名的野生树,离离青草点缀着,葳蕤丛生。还有一些绿波荡漾高高低低掩映交错的蒿草。走兽飞禽不时在这里经过,狼嚎虎吼,猿鸣鸟啼,在这个巨大的道场里演绎着生死疲劳,追逐着各自的生活欲望。

蒿城,便是这里的一座孤城,本来这里的人们生活无忧,膏腴沃田,各个村庄四外遭设置藩篱,只是四个方向设置门洞。俗话说: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淋漓尽致再现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后加上历史标签上政府更迭,苛捐杂税频频催征,原本身处桃花源处的居民,犹如加了一道道紧箍咒深深地嵌进了皮肉里意识里而不能自拔。多少年来的安逸生活得以归笼。

蒿城东南二十里处,有一村落名曰南香,俗称野庄。这个村庄里有将军庙(又叫真武庙)、路神庙、玉皇庙等几个降香道场,然香火鼎盛之处,莫过于白马河畔小白寺了。

要问小寺名字如何得来的,其实小的也并不知晓。小的是从奶奶讲故事当中获悉的影子模。

长大后,小的成了一名民间文学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小的为了进一步获得佐证,就利用工作之余,寻找乡下记事的老人或故事家,有时为了得到破解迷津的途径,冒着风雨顶着雪霜,前往采撷民间故事,小的认为是地域性原创性一块人类生存活岩石,通过不懈地挖掘,仔细辨认,这一层层叶石图案便凸显出来,虽说案迹各等相异,可从蛛丝马迹中亦可窥探出其痕迹,宛如一条条小溪,途径不同道路终到沧海一样,在浩瀚汹涌中激荡出一朵朵让你匪夷所思的瞠目之魅力浪花。

各位看官,你看说着标杆,就不觉得打起了漩涡,可不吐出来,无抑心平气顺。好了,还是老先生说得好:书归正传。

这个小寺位于古中山国母亲河---滹沱河之汊河,当地人常常认为其根本就是个渠沟,用蓝盈盈的河水以灌溉农田。每年都是河水溢漾,尤其盛夏,这里是人们凉爽的好去处,耍水者光着腚,白刺啦的身子像鱼一样,在水里随意穿梭着,或躺浮或仰浮或立浮不等。春天里,河水静静的像个待阁淑女波澜不惊。淡黄色鸭子在河上畅游,不时发出哑哑细语足以让安静的氛围得以打破。

那绿影倒影,仿佛妆成碧玉倒也显得拨动心弦般鲜亮起来。

秋天里小河,虽有涟漪,但终究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罢了。冬天更不细说,那冰结的让你雀跃,可以在明镜似的冰面上滑冰,一个个滑冰者身轻似飞燕,快乐言语里洋溢着鼎沸。

西汉末年,一位逃难的皇太子名叫刘秀的青年落魄到野庄镇,被一个叫王莽的叛臣追得他屁股直冒烟,累的他呼歇子喘气,口干舌燥。为了逃命,刘秀不打得地潜逃。

此时此刻,疲于奔命的皇太子逃到这一条小河边,他实在是使慌里不行,便在浓密繁阴处隐藏了下来。他放马饮着河水,自己也便迫不及待咕叽咕叽大口喝起了莹莹的河水。随后,刘秀手掬河水洗了把脸,顿感神清气爽,便跨上白龙马直奔离此南面几公里外---马武将军的军营(此地有遗址,今称之马棚疙瘩)而去。

后来,皇太子打败叛臣,消灭敌人,国家实现了大一统。这位后来的皇帝后来重返故地,被当地人获悉,遂把这条小河叫做小白马河,又称小白河。野庄镇人们大都笃信佛教,便请一风水先生选择宝地,这位风水先生手捻稀疏的几根山羊胡,远眺西山,玫瑰红般的彩霞,将夕阳打扮的楚楚动人。或许这位风水先生笃定了,此地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后迎玄武,不觉惊喜脱口道,此处乃风水宝地也!

此后,野庄镇村民在此地搭建了一个小小寺院,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寺也有大雄宝殿,也有前殿后殿,信众看起来,不失为灵魂圣地。有缘人不惜道路蜿蜒,殊途同归,素心纷纷,捐资者多寡不一,但心意都是满满当当。因小寺建在了小白河畔,遂称之为小白马寺或小白寺,俗语仍呼成小寺。

野庄镇有三道东西大街,个顶个不直溜,凹一块子凸一块子,有点像锯齿。有句老话:野庄哩,三道街,生个孩子,也是官爷爷的爹。看来口气不小,不过,从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当中,或传下来的口碑当中,这句老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当——当——当——,是野庄镇小寺晨钟发出来的声音,不紧不慢,却铿锵有力。据说这是一口雄钟,只要它一发声,相距一百里的真定府旁边大佛寺里的铜钟就会遥相呼应。反之,小白寺里的这口铜钟是不配合的也不会应呼。

这洪亮的声音打破了野庄村夜的寂静,东方晨曦渐渐扩展开来,那抹鱼肚白先将天边晕染,随之各色夹揉其中,宛如蛋黄似的太阳,如同分娩的婴儿,缓缓地轻轻地诞生了。

鲜亮的光芒,映照着天空大地。七月流火,不过,早晨却有凉意,野外溢香,野风习习。

放眼望去,植被杂色交替,绿茵茵的芳草上,有开着紫色小花,有绽着硕硕的玫瑰红,有露着娇娇的白花,还有各种各色的花儿,或微启,或含苞待放,或开到了极致。

青青小白河畔,蓊蓊郁郁,长满了一些不知名字植物,就连那一架一架的葡萄,也是葳蕤丛生,青色的葡萄绿色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地垂挂着,不时有飞虫盘桓。莹莹的晨露栖息在绿叶间花朵里,一颗颗珍珠般地在旭日里投射出亮色光芒。

野庄镇中央,有一家殷实人家,建构四合院,青堂瓦舍,属于三弄堂。前屋住着大儿子一家,中屋住着二儿子一家,后屋住着老两口还有一个几周的三儿子,两个个女儿住楼上。门前有两头圆睁大眼的石头狮子,龇牙咧嘴,长长的獠牙,蹲伏在朱门两边。琉璃瓦的门楼,四角飞檐,勾心斗角。

主人家还没有打开朱红色街门,便早有人积聚门口,自觉却不成队形地等待着主人家开门。这家户主叫何荫蜜,满腹经纶,是逊清秀才,也是一家私塾里的国文先生;夫人叫任德民,祖传针灸,精湛技艺,遐迩闻名。

任德民行医有一亏成,就是睡眠不足不行医,休息不好不行医,时间不到不行医,农历初一十五上不完香不行医。也有特殊情况的,比如急病或殃及生命等除外。

一般夏日定到早晨六点,冬日适当迟些。也就是鸡打鸣三遍天一放亮就开诊。有小孩子跑肚的,拉稀的,吃饭噎着了,到了仁德门诊,经先生任德民把脉确诊,然后拿起寸把长的银针,对着身上几个穴位扎下去,不一会儿,顿感稍适,略迟方好,此后,便浑身舒坦起来。

祖传针灸到了现在,就连大医院诊治不了的病,其重孙子辈就能手到病除,你说神奇不神奇。不过,传男不传女(儿媳妇除外),也是祖传遗训,触违不得。

看病人来到西厢房,只见一个衣着光鲜,头上有一个发攥,发攥上插戴一支银簪子,簪子尾部配有花型吊坠。肤色皙白,慈眉善目,四方排脸上经常微笑着,两个酒窝随之而漾着。这人便是任先生了,有人释然道。

不知何时,当地人把治病救人的医生,称呼为“先生”。一说谁谁成先生份了,那就说明其身份有名望了,冠之不分男女也不独独指念书有滋味的文化人了。

任德民一一给病人看病,望闻问切,仔细地诊断,也有陪护诉说病人的症状和缘由,比如着凉了吃饭吃不得付了等原因。

任德民总是一脸微笑,确诊后,便手捏寸巴长银针,对病人头部腹部四肢等相关穴位扎去,动作快且轻捷,就像刺绣一样。顷刻间,便着手针灸下一位病人。

此时,后面排队的人不时增加着。突然,一个瘦高个子的中年男人,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踢里踏拉愣往病房里闯,嘴里嘟囔道:“这孩子不省人事了,你们先让一下,让俺先进去给孩子看看,要不孩子就没命了。”低泣声音里带着乞求。

众人一看,女孩塌眯着眼,脸色蜡黄,身体一动不动。众人便赶紧闪开一条道,让急诊的人进入病房。任德民用手指摁着女孩人中,女孩身体痉挛了一下,又摁了身体其它几个相关穴位,然后对女孩家长说:“没多大事,这孩子玩耍凉水唻,而引起发烧。”中年男人轻轻点头,目光凝重地盯着任先生针灸。

哇——哇——,女孩终于有了知觉发出了哭声。谢谢任先生!谢谢任先生!中年男人感激不迭道。

https://www.xddxs.co/read/50644/2896137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