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为果腹应征 展膂力镇邪(1 / 1)

加入书签

那年隆冬,天寒地冻,旭日冉冉升起,朝霞烂漫,似燃起的熊熊烈火般暖心。鸟已隐踪,唯有一群群麻雀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在光秃秃的枝桠间跳跃,忽而从这棵树飞过去,一会又从别的树上飞回来,欢快地鸣叫着。

在野庄村北,有一个路神庙,那里常常是村民们聚集的地方,谈天说地,闲磕牙。有时,你讽刺我一句,我嘲笑你一句,你来我往,衣衫褴褛者,小农小商者,没有歧视,不分彼此。此时此刻,感觉岁月似木头般,在闲谈举止这把锋利长锯拉扯下,给锯得粉碎。仿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因路神庙建在路旁,过路人有的累了或投宿什么的在此落落脚。故而,久而久之,路神庙尤其到了白天,两间小屋子里座无虚席。

这一天,路神庙里的人听得外面有,夸嚓,夸嚓,马蹄的声音。几个人撇咧着脖子,脖子伸的展了又展。果不其然,迎面来了一支扛枪的队伍,他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蓝色衣裳,战士们个顶个挺胸昂头,步伐整齐着地有力。前面是一个军官骑着一匹枣红马,后面有几匹马相跟着,不过这几匹马背上没有人。这个军官下来,一看路神庙里有好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就对他们说道:“俺们是打日本鬼子的自卫军,夜个(昨天)在西山(太行山)与日军打了一仗。”这个军官打了一下得,接着说道:“为了保家卫国,你们谁愿意当兵就跟我上马。”有的人仔细看着膘满肉肥的战马,一想到自己家里有大人还有孩子,就打消了当兵的念头,自觉地不说话了。这个军官将了一句:“怎么你们胆子这样小呀?保家卫国,匹夫有责。”说完,军官吩咐手下人准备开路。路神庙里一个人问道:“俺们当兵,你让俺们吃嘛饭?”“反正比家里吃得好。”一个副官补充道。“那好,我跟我娘说说去,看看让我当不当兵。”说这话的人,姓马名青山,外号马补丁,他父亲早早去世,自己与两个妹妹。娘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也不容易。

一听说儿子补丁(俗称)要去当兵,能有口饭吃,马青山娘经过了好长时间的内心斗争:一想到日本鬼子在村里烧杀抢掠,糟蹋民女,净干一些六畜的勾当,便怒火中烧,终于答应了。临走时,他娘千叮咛万嘱咐,你两个妹妹也已长大,在家也能照料家务,你就放心吧!你要好好表现,多杀鬼子,为死去的亲人报仇。是呀,马青山几个亲人就是让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给活活打死了。

何德海长得彪悍,就是一根筋,凡是认准的事,九头牛你都拉不回来。他兴致盎然,一提臀,翻身上马,对着军官说,看看我骑得遛不遛。说完,一手牵着马的缰绳,两腿猛地一夹力,另一只大手很抽马背,只听得马一嘶长鸣,闪电般窜了出去,后面扬起的趟土(尘土)瞬间遮天盖地且弥漫了起来。好样的!这个军官由衷地佩服道。

何德海骑马回来时,人与马汗水淋漓。“沾了,我当兵。”郝德海对军官说。何德海与马青山一样,也是早早就没了父亲,是在他叔叔帮助下长大的。何德海回到家里跟老娘一说,他老娘说嘛也不同意,说你走了,你家媳妇和两个闺女谁带呀?!何德海给家里叔叔说,让他们动员老娘同意当兵。叔叔一看,何德海当兵意决,知道何德海的脾气秉性,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都难以挽回。。

何德海走时,对老娘说:“我回来给你们多带点吃头。”又回头对老婆说道:“我这一走委屈你了,等我打完胜仗就回来,让你们吃好喝好,过上好日子。”妻子噙着泪花,嗫嚅着,两个孩子眼巴巴看着父亲,一言不发。最后,妻子便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这次当兵,村里还有邻村一共去了十好几个半古桩(快到成年人)小子。其中有个新兵叫老黄三,野庄镇人,不识字,却膂力过人。弟兄三个,老大不详,老黄三与老二搭伙锅。

一天晚上,月亮滴滴流圆,几缕月光透过房屋空隙,照得屋子里亮堂堂,老黄三在土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地里种了三亩高粱,弟兄俩已收割到家,光剩下耕地了。此时,蚰子,蟋蟀等发出的声音,越听越感到了夜深人静。

老黄三实在睡不着了,就看看哥哥睡着了啵?老黄三是个急脾气,干不完活,就连休息时也挂念着。

“二哥,天这么明,咱俩趁凉快去把高粱地翻翻。”老黄三对老二小声地试探道。其实,老二也是睡不着觉,正在闭目养神。一听弟弟招呼自己,就一骨碌下了炕。

弟兄俩抬着合子向自己地里走去。老黄三家里以前是富户人家,可他爹爱上了吸大烟,打一会不吸烟,就像索了魂一般,无精打采。他爹吸大烟败家后,只剩下几亩薄田,就撒手归西了。没有牲口,弟兄俩又不好淘歪人,只好自力更生了。

庄稼地里的高粱茬拔地,根深蒂固,一般牲口,拉上合子也是歪歪斜斜,七拧八岔,挺费劲的。老二捉合子,老黄三拉合子,耕地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不绝于耳。老黄三弓着身子,犁深深地嵌着土壤,等犁第二遍的时候,犁出的土壤,翻卷着,象浪花般一朵朵地次第绽放着。

“二哥,干完活了,咱俩撒会欢吧!”老黄三说道。

“快停下!快停下!”老二朝老黄三喊道,“你拽着我跟头踉跄,你觉摸不出来呀,还跑。”

老黄三只顾尽兴撒欢,二哥已脱了手,都还不知道。老黄三停下来时,回头看见二哥瘫坐地上,一个劲地嘤嘤道:“可使死我了,可使死我了!”老黄三想帚二哥起来,此时,二哥成了一摊烂泥,任老黄三怎么掀,老二拾荒的就是挺不住托。

老黄三一把薅起二哥,背了起来,“快放下,你也拾荒了,咱们歇会再走。”“不兰。”“那合子怎么弄焉?”二哥着急地说。“放心,我这个手捉着你,另只手提溜着合子。”

好嘛,你说老黄三犟劲大不大,不,准确的说,老黄三力气得有多大,让常人看见的或听说的无不目瞪口呆,惊诧不已。因为,老黄三的膂力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范围。

此事一出,一护栏的人,起初不相信,有一户地主跟老黄三打赌:“你要是挎辕,用大车把家里的粪拉到耕河地头————那棵小柳树底下,我给你二斤酒,三斤肉。”老黄三二话不说,在车厢两头加上弓型挡板,满满一大车粪,拉上就走,有几个雇工,一看老黄三真能干,就暗暗地使劲往后拽着车。

老黄三拉到了耕河地头那棵小柳树下,一回头,看见那几个雇工,有坐着,有躺着,不成整形。

“我说拉着有点沉呢,”老黄三知道了真相后笑着对这几个雇工说道。

“你嫑说兰,俺几个拾荒里呛不住劲。”其中一个人说道。

那一年,日本鬼子进了河北。老黄三与三个伙聚去山西拉煤,回来途经石门时,迎头碰上一群日本鬼子,队形占满了街,一个戴眼镜的胖翻译官,来到老黄三大车前,嘟囔着要老黄三快给让开道,老黄三憋了一肚子气,用眼使劲瞪着胖翻译官,就是不动。那个胖翻译官吩咐几个人过去要教训教训老黄三,那几个伙聚一看并不示弱,迎上前,便与找事的汉奸厮打起来。这边的老黄三,塌眯着眼睛,从听觉就判断出自己的几个弟兄恐怕要吃亏,便大喝一声,声如轰雷:“看你们是真打呀,可别后悔我没有提前对你说。”

胖翻译官揶斜着眼睛,盯着老黄三,老黄三从车上下来,脱掉棉袄和内衣,露出一身疙瘩肉。只见老黄三来到一门市嵌檐下,抱着一根粗似大啵碗的木助脚,轻轻往上一怂,助脚离地,老黄三把棉袄往助脚地下一垫,嵌檐房顶立刻凸现一个大包。

那个胖翻译官看到这一幕,呆若木鸡,随后一挥手,撤撤!就这样,老黄三挺胸昂首从这帮皇协军身边过去。那个胖翻译官看着老黄三背影,自言自语道:“他奶奶的,好大的力气!”他想:真要是与他们折腾,自己人还不成馅饼了呀!

https://www.xddxs.co/read/50644/2940510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