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盗贼来袭(1 / 2)

加入书签

中国最鼎盛的是什么朝代?

虽然世人都认为是唐代,但这都是因为对史实的不了解。

唐代最强盛的贞观之治,也仅仅是饿不死人而已。

真正商品经济发达的,却是宋朝。

宋朝因为经济繁荣,贸易频繁,所以使用铁钱交易就很不方便。

这样商人发明了纸币,叫做交子。

交子开始只是一种存款凭证,功能等同与存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子使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最终成为了“法定货币”。

大明开国后,朱元璋也效仿前朝,发行了纸币。

但只用了一百年不到,就消失了。

因为,大明的前朝,不是宋朝,而是元朝。

元朝才是效仿宋朝发行纸币的。

元初纸币发行受到严格控制,每年发行数量管控极严,而且通过税收可以回收一部分,因此是良性发展。

但各地抗元的起义不断,政局动荡,便开始失去了对纸币的控制,开始无节制的发行纸币。最终货币体系崩溃。

不幸的是,朱元璋本来就是元末义军的一员,也经历了元末纸币的滥发及崩溃过程,但明朝纸币发行却偏偏仿效了元末的这种发行方式。

开国时大量铸铜钱,但用铜钱交易不方便处不言而喻。

于是洪武七年,朱元璋设立宝钞提举司,开始印发纸币,以桑穗为材料,长六寸,宽一尺,印花精美,龙纹花栏中印着“大明通行宝钞”。

下书几行小字:

“中书省奉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十五两,仍给犯人财产,洪武几年几月几日。”

但朱元璋又下了一刀切的命令,百姓只许用宝钞交易,不能一再使用金银,违者严惩。

但致命的问题是,与交子不同,大明宝钞不能兑换金银,而且发行数量不限,只是确定了固定汇率: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

长此以往,宝钞贬值严重,二十年后,宝钞一贯仅抵160文,于是民间抵制纸币。

但朱元璋确实比较头铁,依然下令:

宝钞一贯就是一千文,不准更改!

这下大家没人再听他的了,都开始使用金银交易。不再用宝钞,终于在使用一百年后,纸币彻底消失。

明正统年间,官府放松禁银令,银钱公开流通。但私钱庞杂,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导致交易中无所适从。

于是又出现了专营铜钱兑换的钱店,又叫钱庄。

到明朝末年,钱庄已经是一种成熟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也办放款,本来点对点的用以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了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

朱阆深知,明朝的金融系统经历了一系列的崩溃与重建,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体系,这批来自海盗的银子,必须要让它们走入流通系统,才能发挥作用,提振经济,支付军费开支。

一但海盗的四海劫掠的非法所得进入流通领域,也就成了合法财产,朱阆哭笑不得,想不到自己竟成了海盗洗钱的工具。

在与瞿式耜多次密谈后,对广州城内的钱庄进行了评估和考察,选择了四家历史悠久,信用良好的钱庄,决定将银子存入,并通过这几家钱庄进行采购等业务。

至今为止,只有几名权臣才知道这批银子的存在。

而其中只有瞿式耜和吕大器才知道银子的真实来历。

为安全起见,朱阆让吕大器仍是维持着都司署的正常守卫,在外面看来,都司署与唐王主政时并无太多区别。

但暗中,吕大器的暗卫,已在都司署内外布满了警戒,严加防卫。

瞿式耜不愧为经验丰富的老江湖,也是出于安全起见,通过教会从澳门又借得十名葡国士兵,暗暗布置在都司署内。

书房内。

与瞿式耜讨论过钱庄的事情,朱阆开始头疼另一件事情。

大明律法,藩王不掌兵。

隆武帝死时不过四十六岁,但一生中有一半时间,竟是在牢狱中渡过。

原因之一正是违反了此律。

崇祯九年,清王爷阿济格兵犯直隶,直逼北京。

朱聿键护主心切,不顾大明律法,招兵买马,上京勤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