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无限美好(大结局)(1 / 2)
这家教育期刊叫《现代教育文选》,是国内比较有名的省级期刊,属于月刊,面向社会各类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及支教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和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及各界朋友收稿。
俞洁说,该刊物新规划了一版专门面向支教事迹的页面,如果前几期反应良好的话,后期还会继续刊登支教类文稿。
俞洁又说:“我应该也会写一篇试试看,毕竟对我来说,我心里也有很多的支教事迹想写。如果阿愿姐姐,你感兴趣的话,写完可以发给我,我帮你联系我朋友进行审稿和刊登。”
程愿考虑了两天,最终应下了,并开始着手前期初稿的撰写。
周末,她开车去县里,一是和洛北甯见面,二是去看了看新房子。
新房子竣工接近尾声。
两人闲来无事,又去了家居市场看家具。
看完家具出来,两人才回到陆搜基地家属楼。
朝南的房间,午后阳光略盛。
程愿将纱帘拉了一半,挡了挡光。
“阿宁,我先办会儿公,一会儿晚点,等热气消散了,我们再出去吃晚饭吧。”
她拿出笔记本电脑,坐下来开始办公。
洛北甯回头,见到程愿正对着电脑打字。
他走过去瞧了瞧,问道:“阿愿,你在忙什么?”
“写一篇稿子。”
“什么稿子?”
“写给一家教育期刊的稿子,主题是支教。”
程愿手上不停,敲击键盘的声音在这静谧的秋日午后格外清脆。
斜阳透过窗帘洒落进来,横扫过程愿和办公桌。
她纤长的手指在光影里缓缓地舞动着,无名指上那枚淡金色的婚戒闪着温润的光泽。
洛北甯给她泡了一杯茶,又拖了把椅子过来,坐在她身边,安静地看她码字。
电脑上,白底黑字清清楚楚——
《园子乡支教:穿行世界的星光》
“前言:
2021年,我来园子小学支教,带六年级毕业班,班里有一个学生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信里这样描写了一句话:“每一个愿意来到园子乡的老师都是天上璀璨的星星,给予了园子乡的孩子们可以穿行世界的星光。”这句话带给我莫大的震撼,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并未强而有力地照射进园子乡的所有学校里。而诸如园子乡这样的贫困支教地,其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
正文:
2021年的深秋,沁凉的风吹进一路北上的大巴车里,当车在那个名叫园子乡的乡车站停下来的时候,我迎来了人生里第一个支教历程,在这之前,我没有过教书生涯,我也不曾想过,这次的支教经历,会在某一天影响了我对未来的选择。但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在普通的日子里,突然做出了一个选择,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已经站在了命运的三岔路口。
我所在的学校是园子乡唯一一所小学——园子小学,该地三面环山,气候属于与江南截然不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春秋季节又比较干旱,常年少雨。因而,我来支教的第一个冬天,寒冷彻骨。学校虽然翻新过,但仍然抵挡不住这森森寒气,加上住宿条件和餐食条件的落后,我内心也多次起过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是每每看到老校长殷切的眼神,以及班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我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我告诉我自己,既然来了,就要牢牢记住:支教守初心,育人为使命。
因为我带的班是毕业班,所以我课后多了解了一下学生家长的情况,班里的孩子们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园子乡人,除了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与班里其他孩子颇有不同,长得白净秀气,像南方人,名字也颇为文雅,叫宴清,出自“海晏河清”的意思,意为天下太平。宴清说,这是他父亲给他取的名字,他父亲是一名来自南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母亲,才留在了园子乡。
当时我不太能理解,是什么可以让一个来自富裕温暖地区的知识分子为了一个当地女子守在这片贫瘠落后的土地上十来年。
后来,宴清与我闲谈中,提及此。
他说:“爸爸爱妈妈,爱能使他有勇有柔。”
后来,我发现,不仅如此,园子乡这个地方,一旦深入了解,便会发现,四周环绕的山壁,像张开双臂的上帝,每晚夜间的明月像一盏明灯,照亮着这片贫瘠却纯真的热土,也指引着这片土地醒着的勤劳耕作的人们。
如果一个人想留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有无数个理由。
而我选择留下的理由,也很简单,无非是爱和责任。
在这里,面对淳朴又纯真的孩子们,我觉得很自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