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龙游大海(1 / 2)

加入书签

《满庭芳》词:

凉月如水,红梅细语,孤灯依稀三更。

画舫乘风,直向南海行。

夜观一江春水,花似海、奇峰峥嵘。

诚如是,越秀山下,欢歌牡丹坪。

南国,

春来早,和风熙熙,玉宇清清。

听铜鼓一声,凤舞龙腾。

往来满园花会,真潇洒、百鸟齐鸣。

看东方,一只孤舟,唤起波万顷。

话说上回书说到老婆婆和三个孙女儿要坐船去佛山躲藏,李柯一想玲儿和老奶奶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现在玲儿姐妹和奶奶她们正在危难之时,自己是个堂堂男子汉,怎么能够做缩头乌龟呢。所以李柯毅然上了船。妙儿三姐妹望着李柯的背影,相互一视,微微含笑。

妙儿手握长篙,用力一撑,小船离岸,直入江心。妙儿在船尾掌舵,玲儿、静儿在船头两边划桨,掉转船头,扯起船帆,顺江而下。

老婆婆和李柯坐在舱内品茗闲话家常,老婆婆笑道:“李公子,咱们这次逃出来,说起来,也是老天可怜我这三个孙儿啊。不过公子你不同,你是大贵之人,你到了前面码头,就走吧,不要和我们一起去佛山了。给公子说实话,就是到了佛山,我们依然是危险万分。公子刚才也说了,那些追我们的人可能是鲍太守的贵宾,他们是些什么人,公子比我们清楚,不是我们怕他们,而是打不得啊!”

老婆婆喝了一口香茶,继续笑道:“公子,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有胆量,懂事,知道好坏善恶、是非曲直。静儿采到这一株千年灵芝草,按情理是天经地义的应该归我们所有,那些人依仗有些本领便要夺取之,这合理吗?这和强盗有什么区别啊!我们现在虽然还算安全,可是,他们很快就要追来的,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佛山定有一战。到那时,公子会左右为难,如何决定啊?”

老婆婆又道:“公子到时,一边是自己的师父和意中人。一边是和你患过难的山野丫头。公子一定很为难。所以,奶奶我希望公子早些离开我们为好。”

老婆婆说罢,从衣襟底下取出一卷羊皮纸来,笑道:“我知道公子有悲天悯人之心,这是我家祖传的一些单方,送给公子做参考好了。也算是咱们这几日的纪念吗。”

李柯听了老婆婆这一席话,不觉动容,笑道:“奶奶,你待孩儿犹如亲孙儿一样,这三个小妹妹也亲如同胞,孩儿焉有不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孩儿心意已决,哪怕那佛山是龙潭虎穴抑或万丈深渊,我决不退让一步。奶奶走到哪里,孙儿我也去哪里。”

老婆婆笑道:“好孩子,真为难你了。既然如此,你留下来就是了。不过你一介书生,怎么能面对豺狼呢?罢!罢!罢!事已至此,奶奶我就成全你一招绝技罢。”

老婆婆笑道:“孩儿,今晚你去船头,去数星星,明日清晨算一下,你一共看到多少星星,然后告诉我,奶奶授你一招退敌保命的法儿,现在就去船头练习去吧。奶奶我也要睡一会了。”

老婆婆如此这般给李柯讲授了一遍,李柯似懂非懂,答应一声,就到船头坐下了。

小船在江水中,上下颠簸,左右摇摆,在风浪之中艰难前行。李柯四下观看,但见岸边房屋、树木一闪而过,越来越小直到这一切都变成了微小的小黑点,终于模模糊糊再不可见。到了夜晚,群星闪烁,李柯平心静气,细细数来。天将明,小舟转向西去。在江中航行了三日,到第四日午间,屈指正是三月初八,那妙儿指着前面一座码头,说道:“那便是佛山了。”李柯极目瞧去,也不见有何异状,一颗心却忍不住怦怦而跳。又航行了一个多时辰,到了码头,小舟驶向海湾背风处靠岸。那玲儿道:“李公子请!”

李柯下船,朝妙儿笑道:“好妹妹,我和玲儿、静儿妹妹去了。你照顾好奶奶,再见,保重。”

老婆婆笑道:“静儿,你眼睛瞪大些,不要漏过可疑之人。玲儿,你要加倍小心,不要伤了公子。你们放心去吧,如果明日此时见不到我们,你们就去江门码头,联络方法照旧是三声唿哨,我们在那里等你们。不见不散。切记,不可恋战,不可伤人性命。”

原来老婆婆早有预料,料定那些人会在佛山夺宝。老婆婆将计就计,来个顺水推舟,变被动为主动,诱敌上钩,准备彻底摆脱之。

话分两头,暂且不说李柯三兄妹如何行动,却说妙儿也随后上岸,只见西面是好大一片沙滩,东面港湾内停泊着百十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妙儿心中一动:“这里船只众多,若能在岸上保得性命,逃到此处坐船,脱险当亦不难。”

妙儿跃上岸去,直奔街市,买了米面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整整两大筐,妙儿用一根扁担挑到了船上,来回三趟,船舱已经储满了粮食。妙儿笑道:“奶奶,这些食物足够咱们吃大半年的了。奶奶你歇着,孙儿我再去一趟,买一些中药来,以备不虑。”

老婆婆笑道:“就你丫头心细,去吧,早去早回。”

妙儿戴着纱巾斗笠,将小药锄别到腰里,背着竹篓,上了码头,朝城内走去。

且说妙儿刚离开码头,从傍边奔出四名小沙弥,一色黄布短衣,快步走到妙儿身前,合掌问讯,道:“姑娘,我们是少林寺的,想到祖庙挂单,不识道路?可否指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