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杜英:咱脸皮也不厚(上架第三更)(1 / 2)
这一次倒是真的让谢奕这家伙出了风头。
桓温甚至有一种冲动,什么时候自己的事迹也能够搬到这台子上,给大家看一看?
似乎是察觉到了桓温的所思所想,杜英压低声音说道:“小侄之前未曾得到伯父允许,不敢把伯父放入其中,以免影响到伯父的形象。
若是伯父不嫌弃的话,小侄可以将伯父之前入蜀以及现在北伐的事迹改编,演于军中。”
这句话自然一下子说到桓温的心坎上去了。
他捋着胡须,微笑道:
“也好,本将南征北战,虽然并非百战百胜,但是自问也是给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总是有一些人误解和不满,盖因不懂此间难处”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自然就是在暗示杜英。
不只是要给我的将士们看一看,最好还要给更多的人看。
这本来就是杜英想要的效果。
得到桓温的支持,那么杜英手下这些临时训练出来的演员,可就不是草台班子了。
戏剧作为国粹,历史上真正起源于唐代,然后兴盛于宋代,最终在明清达到鼎盛。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看到的那些百戏之类的,不过就是杂耍罢了,哪里有什么剧情,自然也不会和当今人物有任何的关联。
而如果能够在桓温的支持下,在关中,甚至在荆州,更甚至在东南,表演这样的戏剧,那么杜英可想而知,将会引起怎样的热潮。
桓温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希望杜英能够好好塑造他的形象,然后拿出去表演,让天下人都看看,他桓温到底是怎样的英雄!
这是在为桓温夺取本来已经被世家分割的七七八八的天下名望,是为桓温争取更多的政治资本和社会影响。
养望,这是每一个割据一方的枭雄人物都必须要做的。
桓温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但是身为一个武将,他之前所能做的也就只有通过北伐胜利来培养自己的名声。
现在,戏剧显然就是对他形象的很好补充和新的宣传方式。
杜英当即微笑着说道:
“只要伯父愿意,那么之后小侄编排更多的戏剧,在关中、在天下巡回演出,甚至我们还可以买下当地的酒楼之类的常驻于此伯父需要编演什么,小侄就可以为伯父演什么。”
桓温脸上的喜色再也按捺不住:“那最好不过你且放手去做如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告知于伯父。”
杜英当即郑重拱手。
桓温态度的再次改变他当然能够察觉到。
之前桓温曾经表示,杜英有什么事可以向谢奕汇报而现在可以向上汇报的层次直接变成了桓温这一层。
而且桓温之前应该算捏着鼻子承认了杜英这个冒出来的“大侄子”因此在自我称呼的时候,往往都是以“本将”自称,现在却已经主动自称为“伯父”。
个中亲近之意,不言而喻。
也说明杜英献给桓温的这个别出心裁的投名状才真的让桓温认可了杜英并不再把杜英当做一个聪明一些、有背景的普通武将。
不过杜英也不会拿着鸡毛当令箭,桓温要操心的事多了去了,自己当然不可能总是往桓温身边凑。
只要这戏剧有了桓温的认可,自然就能够快速地在军中传播,至少等取得阶段性的突破之后再向桓温汇报。
不然的话,杜英展露出来的不是他独当一面的才能,而是当跟屁虫的才能如此,桓温凭什么之后继续对他委以重任?
此时这一出“谢奕怒惩恶霸”的戏份演完了之后人马轮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