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发展策略(2 / 2)

加入书签

这次星空科技投资中芯国际的15亿美元,仍然是和工行建行合作,星空科技出资5亿美元,另外10亿美元有两家银行提供的融资贷款。

再加上前期在股市上吸纳的中芯国际股票,拿下中芯国际43%的股权,成本不可谓不高。

真要打水漂了,可就太惨了!

如何协助中芯国际发展的更好,这是一个难题,林睿现在也有了一点想法。

芯片产业,人才很重要,特别是那种能改变行业格局的技术牛人。

比如,被三星挖走,让三星半导体体直追台积电的牛人梁孟松。

梁孟松在半导体行业深耕几十年,取得了四百多项发明专利;大半生都执着于技术突破,数次为摩尔定律续命。

他曾经是台积电保持“制程领先”的元老功臣,也是支撑起三星代工之梦的技术巨擘。

他的跳槽,不但改变了三星半导体的发展轨迹,也改写着行业的竞争格局。

2009年2月,在张忠谋极力挽留下,梁孟松还是离开了工作了17年的台积电。

由于他的离开,台积电28纳米制程的量产迟迟无法实现,从2010年拖到了2011年,比计划晚了一年多。

它的去向,自然不难猜。

当时三星被卡在了制程向下的过程中,技术上迟迟无法突破,研发陷入停摆,远不是台积电的对手。

为了获得梁孟松这个奇才,三星早在几年前对梁孟松就有了接触。

因为梁孟松的老婆是韩国人,三星就专门派私人飞机去台湾接梁孟松一家到韩国探亲,度假,游玩,并且全程高级轿车,顶级酒店一切包办,给予了极高的礼遇。

梁孟松正式入职后,三星不仅开出了台积电3倍的年薪,还提供一切资源,让梁孟松继续自己的研究,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梁孟松也不负众望,一上来就叫停了28nm制程研发,直接由28nm跨越到14nm制程,要一次完成三代四级的制程工艺迭代。

虽然,这在三星看来有点疯狂,但背水一战也别无选择,只能“赌命”似的全力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星终于弯道超车,在技术上和台积电并驾齐驱,从台积电手里抢走了苹果和高通骁龙的大量订单,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收益。

面对三星半导体的崛起,台积电曾用对付中芯国际的办法,对付三星。

在美国法院和美国贸易协会,起诉三星侵犯台积电的专利权。

可惜,三星后边是美国爸爸,并不鸟台积电,不但梁孟松过去了,随后还有一大批顶尖人才同样被挖了过去。

官司打到最后,台积电并没有像和中芯国际打官司那样受到优待,一直没有分出胜负。

没办法,弯弯只是美国的看门狗,论重要性,比不上韩国这个仆人。

再说,三星李家只是明面上的掌门人,掌握三星不到百分之十的股权,自从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三星多半股权都在美国资本手里。

这也是三星这么多年来,在全球突飞猛进,发展这么顺利的原因。

不然,一家纯韩资企业,即便给美国当小弟,也不会发展这么顺利。

……

不过,林睿不知道的事,随着中国的复苏,为了节制中国,台湾在美国心中的份量也在加强。

未来,2015年,梁孟松还是经受不住压力,从三星离职了。

他离职之后,刚刚在技术上赶上台积电的三星,渐渐又开始落后了,随后再次被台积电全面超越。

直至2017年,梁孟松受邀加盟中芯国际。

上任时,国际上的先进量产制程已经到了10nm,中芯的技术还停留在28纳米,这已经是人家几年前就玩剩下的东西了。

即便如此,中芯在制程工艺上面还面临着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28nm制程良品率一直不稳定,二是在28nm制程向下发展的过程中无法突破,举步维艰。

梁孟松率领团队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中芯国际28nm制程良品率从60%提升至85%以上。

但和同行相比,中芯在28nm领域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此时,梁孟松再一次选择了“跳代”的技术路线,建议跳过中间代次,直接发展14nm。但相比于三星,中芯的技术积累要差得多,一步到位量产14nm制程,所面临的难度也是之前三星的几倍。

但是,梁孟松信心十足,力排众议,向董事会保证对14nm制程的改良能如期完成。

2019年6月,中芯14nm制程正式量产,良品率从3%巨幅提升至95%以上。同时推进的12nm制程也进入了客户导入阶段。

一年后,28nm、14nm、12nm,及n+1等技术均已进入规模量产,7nm技术的开发也已经完成,预计2022年就可以进入风险量产。

5纳米和3纳米的最关键和最艰巨的8大项技术,也已经有序展开。

如果说,中芯在没有梁孟松之前,是一步一步走的话。有了梁孟松之后,等于直接开始了百米冲刺,三年走完了台积电十年的路。

……

这些,林睿如今并不知道,但从三星半导体技术发展的脉络来看,梁孟松的加入显然起到了主要作用,甚至主导了三星半导体的发展。

这样的一位人物,显然非常适合此时的中芯国际,用来开疆扩土,大步追赶。

三星挖人时,开出了台积电的三倍年薪。

别的不说,林睿就不缺钱。

只要肯来,给他开出三星的三倍年薪,或者更高,也不是什么大事。

据林睿了解,梁孟松的年薪也并没有多么夸张,在台积电任职时,换算成人民币,年薪1000万左右。

被挖到三星,涨了三倍,年薪也只有3000万人民币左右。

就算年薪开到一亿,只要肯来,又算得了什么。

据林睿所知,目前台积电的总裁魏哲家的薪酬,是8000多万人民币。

只要能把人挖来,2亿的年薪他也敢开。

随后,林睿的意思被传达出去。

这成了星空科技集团晋升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的第一个动作,梁孟松确实也是公认的行业牛人,大家还是很给面子的,这件事被迅速地执行下去。

同时,林睿也通过未央科技和星空科技的网络,一起向梁孟松发出邀请,只希望这次挖人计划能顺利达成。

不但如此,随着三年时间过去,张汝京的竞业协议到期。

林睿打算邀请他再次加盟中芯国际,这个他一手创办、发展的企业。

未来,张汝京作为中芯国际董事长,梁孟松作为执行董事兼ceo,两位芯片行业的大佬共同推进中芯国际的发展。

只要能把这两位请来,共同执掌中芯国际,那么中芯国际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绝对比他这个外行瞎指挥差不多了。

只是,张汝京还好说点,想把梁孟松挖过来,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好好规划一下。

https://www.xddxs.co/read/35398/2793788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