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弄巧成拙(1 / 2)
跑去后院拿绳子的沙匪回来的时候远远听见屋子里乱成一团,闷闷的声音不绝于耳,他赶紧好奇地推开门跑进来一看,脚步就僵在了门口,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什么……什么情况?
大伙怎么打起来了?
他不过跑去拿了个绳子,怎么就打起来了?
还是那种拳拳到肉,狠狠厮打在一起,拳头落在身上砰砰直响,叫人牙疼。
这可如何是好……
老大平日里最是讨厌他们私下斗殴的。
他抓抓头发,有些手足无措,这一群人都扭打着滚到地上去了,他根本分不清是谁在打谁。
只是……让他更为诧异的是,桌边坐着个人,如玉雕琢的细长手指间抓着一盏茶杯随意把玩,另一只手撑着下巴,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们打得鸡飞狗跳。
“这……”
……这这这不是被他们下药迷晕那个小子嘛!
怎么醒了?
少年被他推门而入的声响惊动,一双冷清的眸子就看了过来,还忽然一亮。
突然闯进来的他带着一脸惊慌失措的窘迫,少年歪了歪脑袋唇边多了抹戏谑的笑意,那戏谑意味很淡,甚至显得有些纯良而无辜。
他看见那少年动了动唇,分明离得很远,中间还隔着一群厮打的聒噪人群,分明应该听不清楚他说了什么才对。
可是那少年的声音像是贴在他耳边一样,虽然声音很低,却近得不可思议。
“嗯?绳子拿回来啦。”
像是一条阴冷的毒蛇缠绕上他的脖颈,他几乎是在听完的同一瞬间就尖声叫起来,手中拿着的麻绳掉在了地上,闷闷一声。
“有有有……有鬼啊!”
○
医师诊断病情讲究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指听声息;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其中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可见嗅觉对于一个医师而言尤为重要,除了通过嗅觉分辨病症,很多时候也能通过嗅觉分辨出所用药材的气息。
他方才刚进门的时候,闻到一丝淡淡的香气。
虽然被掩盖在茶水的清香里,气息淡得几乎分辨不出来,然而他打小与各种药材为伴,分辨过的药味没有一千也有上百种,这香味混在茶香中仍然很突兀。
他脚步顿了顿,不动声色地从腰侧带着的布包里取了解药服下,他一直习惯随身带着些药材以备不时之需,不过短短一顿,微微低头,动作自然没有任何不妥。
哪怕进屋之前已经做了准备,然而看到桌边坐着的沙匪头领,他仍是有些哭笑不得。
虽然四舍五入忽略细节看着像是一模一样的打扮,然而这沙匪连半分沙匪头领的气场神韵都没扮出来。
那个人单是眼神,看着就很阴鸷。
如此,不免有些拙劣。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自知之明,假扮的沙匪以为瞒天过海成功,不免有些沾沾自喜,望着那样暗自压抑却仍是明显不过的得意神色,逐安好心地没拆穿他的小把戏。
“沙匪头领”用内力凌空送了一杯茶过来,茶香味很浓,迷药的味道也越发明显。(ps:抱歉,补充一点小知识,关于蒙汗药有气味的原因。不少武侠小说里时常能见到一种名为蒙汗药的迷药,比如《水浒》中晁盖、吴用、刘唐等人就是用蒙汗药迷倒杨志等人劫得生辰纲。蒙汗药的药性快,药劲大,一旦喝下去就会立刻昏厥,有很多人怀疑它的真实性,然而在古代蒙汗药是真实存在的,在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编着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曼陀罗花,它的成分中含有东莨菪碱、莨菪碱和阿托品,这三种成分具有麻醉的作用,曼陀罗的特性与武侠作品中的“蒙汗药”的特性相吻合。另外,曼陀罗味苦,用酒或水可以掩盖其本身的味道。所以蒙汗药其实本身是存在味道的,常为粉末状,所以溶解在水里酒里是很常见的。那它的解药是什么呢?孙思邈《千金方》中记载:“甘草解百药毒。”李时珍说得更清楚:“菓中有东茛菪,叶圆而光,有毒,误食令人狂乱,状若中风,或吐血,以甘草煮汁服之,即解。”,即是说直接就是喝下甘草汁就可以解毒了。查到的资料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占点篇幅说一下,不影响正文字数,感谢!)
强盗不喝酒反而风雅地喝起茶,这气质实在是不搭。
逐安顺手接过,又取了他面前的茶,观察着他的神情,以便确定是否只有这杯茶有问题。
看到那人忽然紧绷的神色,逐安确认只有他手里这杯茶下了迷药,看着这杯茶,他动了些戏谑的小心思。
喝,这样的茶怎能不喝。
之前还没遇到这样有趣的事情,他也想看看他们把自己迷晕后会做什么,或许会直接把他捆到真正的沙匪头领面前,这样也省去很多麻烦。
接过两杯茶的时候,他顺手就在另一杯茶里也下了一点别的药,从毒蘑菇里提取的一点致幻药,忘忧山的树林里长着不少颜色鲜艳的蘑菇,这种蘑菇不能吃但可以用药,服用后受到外界刺激会产生一点似真似假的幻觉,容易悲观暴怒,但不会对人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喝点醋或者食用大蒜就可以立刻解掉,不解也没事,一个时辰药效就过了,而且他用的分量很少,纯粹为了玩笑,并非要取这沙匪的性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