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6 不战而屈人之兵(2 / 2)

加入书签

防跌倒,是老年人最重要的注意事项。

母亲说的对,如果被沈兰春推倒,继父摔成什么样子都有可能。

如果不是母亲护着,沈兰春还能把继父给摔死不成?

又病又残的一个老实的老人了,下此毒手,简直是没有人性。

如果不是母亲身体好,比较能打,今天母亲肯定要被沈兰春暴打一顿。

这口气,大仓咽不下。

即使有弟媳妇在中间,也咽不下。

如果不能让沈兰春两口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大仓觉得自己枉为人子。

至于说怎么惩罚,那很简单。

投其所好嘛。

他们两口子不是势利吗?

那就让他们势利个够。

这样,既不是自己主动去对周文良两口子做了什么,又能让他们受到惩罚。

到时候三弟媳妇也挑不出毛病。

于是,梁总让手下人去洗化厂打听一下,周文良明天在哪个酒店办寿宴?

因为今年是周文良的六十大寿,又是他退休。

并且因为跟他对门好几年的副厂长张廷栋新任厂里一把手,答应去参加他的寿宴。

这让厂里一群趋炎附势的干部也紧随厂长,纷纷表示要去参加老周的寿宴。

这让周文良受宠若惊。

自我感觉身份暴涨。

而且在亲戚朋友面前是个绝佳的大吹大擂的机会。

要知道他在厂里一直就是个车间小干部。

在厂里的地位仅仅比一般工人高那么一点点而已。

如果不是当初因为女婿梁三仓的原因,他怎么可能跟副厂长张廷栋成了对门呢?

更不可能在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厂里的一把手都能纡尊降贵的来参加寿宴表示祝贺。

偌大的沪海洗化,退休的干部多了去了,过六十大寿的多了去了。

有谁能有这么大的面子,让厂里一把手亲自前来祝贺?

并且因为让厂里很多干部也随着厂长一起过来。

周文良感觉他能吹一辈子了。

为了能让自己的这个高光时刻被更多亲戚朋友看到。

他去制作了精美高档的请帖。

连平时不常走动的亲戚朋友都发了请帖。

绝对不能锦衣夜行啊!

来这么多贵客,还有这么多亲戚朋友,寿宴的档次肯定不能低了。

周文良两口子就是普通的小市民,那些高档的大酒店他们根本消费不起。

即使现在想冲一冲,去高档大酒店办一次寿宴。

但是掂量掂量感觉还是消费不起。

当然,他们的女婿梁三仓开着那么大快递公司,很有钱。

但是这个女婿先天不足,从一开始跟丈人一家就有隔阂。

除了逢年过节走过场的过来一趟,平日根本就难觅踪影。

连他的拿来的礼物都屈指可数,更不用妄想那小子给老丈人和丈母娘进贡一些钱财了。

偏偏他们的女儿也不帮着爸妈。

她认为爸妈自己有工资,不愁吃穿,干嘛存有非分之想,想去跟女婿要钱?

就像这次办六十大寿,按照沈兰春的想法,就让女婿出钱,去沪海最高档的大酒店办寿宴。

可是女儿不同意妈妈的这个想法。

她认为,三仓要是有孝心,他自己主动就要求给老丈人的寿宴安排了。

可他根本就很抵触,连过来帮忙张罗都不过来。

你要是让他出钱,他更抵触。

何必弄得大家都不痛快!

再说了,你们就是一般职工,咱们就是普通家庭,办个寿宴也没必要去最高档的大酒店吧!

女儿建议去个稍微上点档次的酒店就行了。

而且女儿表示她也能出一部分钱。

两口子没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最后把寿宴确定在丽璟云海大酒店。

梁进仓知道周文良的寿宴订在丽璟云海,心里就有数了。

把母亲和继父接回家,今天发生的事情没必要瞒着英子,等英子下班以后,把这事跟她说了。

英子肯定是既心疼又愤怒,但她也只能强压怒火,尽量劝慰母亲和继父。

有英子的劝慰,母亲的心情又好了很多。

都说女儿是小棉袄,一点没错。

四个儿媳妇在面前的时候,大仓娘看看哪个都心生欢喜。

可是就像今天,发生这种情况,大仓娘既委屈又愤怒又伤心的心境之下。

英子的劝慰真的是效果显著的。

大仓娘也深切地体会到英子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在关键时候,其他三个儿媳哪个也代替不了英子。

因为英子不仅仅是儿媳,更是母亲唯一的女儿。

晚饭以后,英子陪着母亲和继父在客厅看电视,保姆在厨房收拾。

大仓去书房把门关上,给自己的义兄孙伟生打电话:“哥,咱娘来了。

挺想你的,你明天有空吗?”

“咱娘到沪海来了啊?”孙伟生高兴极了,“何必明天有空,现在我就过去看咱娘。”

干儿子也是儿子,但凡梁家河有什么喜事丧亡的事情,孙伟生跟亲儿子一样的待遇,都要去梁家河参加。

比方去年大仓爷爷去世,孙伟生跟亲孙子一样的待遇,也要穿上孝服在灵堂陪灵。

每年过年的时候他必须要去梁家河看望干娘她们。

中秋节不过去梁家河,也总要派人送礼物给弟弟梁进仓,让他把礼物给家里干娘她们带回去。

没想到这才刚过中秋节,干娘居然来沪海了。

孙伟生马上就要赶到弟弟家里看望干娘。

但是被梁进仓阻止了:“哥,今晚就算了,咱娘一路劳乏,准备早睡了。

你明天有空的话,就陪着咱娘和咱叔玩玩,然后去饭店吃一顿。

让农村老头老太太也感受一下大城市的生活。”

“没问题啊!”孙伟生高兴地说,“这是个好主意,那就说定了,我明天一早过去接咱娘和咱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