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1 / 2)
“那定然是非浮丘公莫属!!!”
儒生们聚集在一起,有人起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郅都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各个学派之后,各个学派都陷入一阵狂喜之中,皇帝所弄出的那个邸报,他们都是知道的,被他们所称为庙堂之口舌。郅都办事很靠谱,仅用了不到一年,就让邸报遍地开花,从燕国到河西,从河西到巴蜀,再到南越,邸报出现在了大汉的每一个角落,各地的士人们都能通过邸报来了解庙堂的政令。
当然,其中的内容也不只是政令,也包括一些战役的情况,人事调动,乃至刘长的功德这类的。
最开始大家的注意力都是在那些文章的书写者身上,对内容的反响不是那么的热烈。
可是在连着出了几期之后,其内容的影响力也在逐渐的发酿,别的不说,就说一个最简单的,刘长的名望正在高涨,除却唐王之外,刘长的名声在民间是存在着极大争议的,总体来说,都是敬畏大于敬爱。可是在邸报出现之后,各地官吏就开始用这些来进行宣传,尤其是那些基层官吏们,这就让百姓们了解到了这些年里的所发生的事情。
对于南越等地的百姓们来说,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是匈奴。
刘长击败匈奴,河北和陇西的百姓会称赞他的威名,南越啊,长沙的就未必了。
但是这邸报,算是开了一个先河,让百姓们也能知道天下大事。
当然,也是官吏们的宣传起到了作用,当百姓从邸报内知道自家这位陛下曾亲自带着军队讨伐敌人,以一当万,减免田税,推广作物,发明器械,编著著作,开学府,修天下人的驰道,开四十郡之地,设医官等等功劳后,百姓们也惊呆了。
原来我们的陛下如此圣明??
当然,那些士子们大多不是这个看法,他们只是觉得当今陛下实在是太昏庸了。
他们知道自家陛下好奉承之言,就喜欢用会谄媚的小人,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家陛下居然会发动全国的官吏,用邸报这种东西来让全天下人都来奉承自己!
刘长的名望节节攀升,那些地方的官吏或许是真心的,也或许是讲的太多,讲的自己都信了,开口闭口都是圣天子云。而底层百姓们,也是第一次经历了这样的舆论洗礼,凭借着对高位者和“知识”的深信不疑,圣天子的说法更是深入人心。
韩非就很厌恶这样的情况,他总是抱怨百姓们太容易被蛊惑,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人家说什么就相信,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什么是对自己坏的,就应该把那些喜欢胡言乱语不干实事的都给砍掉,让百姓们不要有机会听这些东西,免得遭受影响,胡乱的反对对有利的政策。
这就秦国一直都不待见这些能说会道,不干实事的家伙,在秦法里也有关于聚集起来商讨国事,或者听别人讲述庙堂大事的相关惩罚,就因为儒家喜欢多管闲事,秦国还有排斥儒家的传统。当然,在秦国的不欢迎列表里,荀子是除外的,当初荀子来秦国的时候,不喜欢儒家的秦王脸都快笑歪了。
亲自带着荀子来参观秦国的制度,让他看看商鞅之后的秦国是什么模样的。
然后,儒家这位圣贤,对秦国做出了肯定的评价,“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
随即,对秦国的未来表示担忧,“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
他认为秦国存在着短板的原因是因为秦国没有儒者。
后来,果然就有一个叫李斯和韩非的正统儒家...咳咳,反正是儒家教出来的家伙来到了秦国,填补秦国没有儒者的这个短板....
而如今刘长的做法,那是比当初的秦王还要猛。
秦王是不许别人说话,刘长是只让别人说好话。
这两者之中,肯定还是刘长更厉害一点,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秦国时没有如今的邸报技术,不可能实现刘长这种的想法。
可这就让士人们很是不满了,他们将报纸视为洪荒猛兽,甚至贬低那些为邸报书写文章的人,认为他们都是谄媚小人,又抨击这邸报根本就是比秦法还要可怕的酷政,是蒙蔽天下的恶物。
当然,说这话的人已经被绣衣请过去喝酒了。
可当这洪荒猛兽将交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事情顿时就不同了,这哪里是洪荒猛兽啊,这是利国之重器啊!!!
平日里骂的最狠的,此刻却是将其吹上了天,他们的怨恨原来不是因为谄媚,只是因为自己没有这个机会。
其他学派都还好,如名家,阴阳家这些非显学的门派,内部派系不多,他们派内所共认的大佬也就那么几个,这邸报的主要负责工作直接交给公认的大佬来操办就好,可是到了显学,情况就有些不同了。
黄老这边,王公凭借着太子之师的地位,和自己足以服众的学问,成功拿到了负责权。
而儒家这边,那是脑子都快被打出来了。
儒家这些年里不断的吸收各派的精髓,发展出了太多的派系,彼此之间还不太和睦,差别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在路上看到一对男女牵着手很亲近。子张儒就不会理会,他们只在意如何劝谏君王,将精力放在了国事上,不太在乎什么礼仪,而子夏儒若是见到了,那大概还是要说几句的,他们还是比较在意这个的,如果是仲梁氏儒,那大概就是要破口大骂了...至于荀氏儒,可能牵着手的那个就是他们学派的某位大佬。
而儒家只有一个邸报的机会,各派都想要让自己来掌握话语权,谁也不让着谁。
目前的他们,因为缺少一个荀子这样的人物,根本就没办法团结起来,像荀子还活着的时候,虽然对儒家其他派系破口大骂,可这些人挨了骂还是得笑呵呵的听着,毕竟是自家圣人,骂就骂吧,还能说什么呢?荀子若是要发动他们做什么,他们也未必敢不听从。
可现在就没有人拥有这种影响力了。
叔孙通不行,张苍不行,浮丘伯同样不行。
大儒们聚集在太学,当有人提议让浮丘伯来担任的时候,其余几个大儒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们倒是不敢明面上来驳斥浮丘伯,只是说道:“我听闻,浮丘公已经受邀为墨家整理墨经,事务繁忙,怕是无法担任这样的要职啊。”
刘安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想法这么快就取得了效果。
果然,当事情涉及到死对头的时候,就是浮丘伯也只能让路。
浮丘伯无奈的看着这些人,他能看出这些人的想法。
“要不一同来负责?大家对文章进行表决?”
“这倒是一个办法....只是,要让哪些人来进行表决呢?”
“每个派出一个人不就好了....”
事情越来越麻烦,而若是他们无法确定负责人,那这办报资格就要被取缔。
“可大多人还在...牢狱内,他们不出来,这件事如何能继续商谈啊??”
此刻,还有一大群儒家的贤人们在府内写天论呢,包括毛亨在内,儒家这里也是很头疼。
浮丘伯看着众人,他是真的不太想理会这些事情,若是叔孙通还在,他肯定会有办法,可浮丘伯的长处是在学问上,处理这样的事情,还是有些难度的,他沉思了许久,方才提出了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不如让陆公来负责吧。”
“陆公??”
方才开口的那位梁公顿时不悦,陆贾不也是你们荀氏儒吗?
如今儒家看似如日中天,可那些备受重用的,却大多都是荀氏儒,毛亨,陆贾,张苍,浮丘伯,甚至是那个贾谊,当然,如今陛下就是荀门的,这也不能多说什么,可便宜总不能都让你们占去了吧?
可梁公也不敢得罪陆贾。
陆贾跟浮丘伯不一样啊,浮丘伯是公认的好脾气,很少会发火,可陆贾这个人,为人暴躁,精通辩论之法,又是开国功臣,大汉九卿之首,在整个天下的大臣们里,除却三公,就这位地位最高,麾下还有郅都这样的狠人。
这就是属于吵不过也打不过,各方面都得罪不起的大人物了。
因此,梁公只是认真的说道:“陆公是最合适的,只是,他乃是奉常,本就是负责邸报的,若是我们让他来做这件事,岂不是让其他学派不服气吗?何况,陆公更加繁忙,哪有时日来做这些事情呢?”
其实,这位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陆贾这样的实干派也未必会搭理他们。
有大儒公孙寿板着脸,看着众人,严肃的说道:“我倒是有个人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