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有点丧心病狂的陈山河(2 / 2)

加入书签

一连被八路军拿下了好几个县城,居然屁都不放。

这很反常。

这也传到了蒋校长耳朵里,他听到了消息的那一刻有点怀疑,筱冢义男的第一军是否战斗力真的就如此差劲?

难道能打的兵都跑到华南来了?

于是就把作战命令发到了二战区长官部,让他们进行试探试探。

阎锡山可不是蒋校长,蒋校长离得远看不清楚,但是阎锡山可是挨得近近的。

日军的战斗力有没有下降,他能不知道吗?

现在蒋校长下令要试探试探,这可咋整?

现在相安无事就挺好,还能苟延残喘,万一把日军的凶性给挑起来了,那可就是祸事了。

更别说去年,也就是刚刚过去的41年,双方刚达成协议,日本答应帮助阎锡山扩军30万,签订了《日本军与晋绥军的基本协定》。

虽然阎锡山心理并不一定投靠日军,但是也根据这个协定,日军也没有为难他,给了他一段时间的发展。

历史上,阎锡山和日军的心照不宣,让他从四零年仅剩山西7个县的4万人马,重新发展回10万人。

到四五年以后,重新掌控山西。

当然这是题外话。

不管蒋校长是如何下令,阎锡山总是推脱,反正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对日军发起攻击的。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如果楚云飞那一个旅没有被陈山河的独立二团给缴了械,估计这个旅还可以试探的攻击攻击试试。

可现在不是连枪都没了,经过这一次指挥阎锡山指挥不动,可以看出在山西地界,除了中央军以外,也就只有楚云飞这个黄埔第5期才听点指挥。

现在中央军在山西的已经很少了,就只能靠楚云飞这个黄埔第5期的学生了。

所以蒋校长想了想之后,大手一挥,哪怕从牙缝里抠也要想法子给楚云飞的暂编第6旅,补充足够的武器弹药。

当楚云飞接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了。

自己好不容易求爷爷告奶奶,从陈山河那里赊了一箱子药,搞来了整个旅的装备。

可是校长你却突然大发慈悲又送来几千武器弹药?

你要真给我补足武器弹药,早说呀!

前些年358团有所损耗时,二战区长官部都不带管的,全靠他自己拉扯起人员和武器。

现在突然对他这么好,倒是有点受宠若惊。

不过。

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就把部队里面的武器弹药给收起来一大部分。

甚至还把陈山河给回来的那几百条老枪拿出来显眼。

他现在搞明白了,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这句话诚不欺我。

要是押送武器弹药来的上官,看到他部队里并没有缺少武器弹药,那万一把这些装备都重新带回去咋办?

所以从今天起他,手底下的暂编第六旅就是缺枪少弹,靠着几百条老枪撑门面的弱旅。

说实话。

如果不是蒋校长得到了美国人的军事援助,且不说他签订了十几条条约换来的军事援助如何,反正是换来了。

要不然以蒋校长以前的穷困样,有武器装备给他吗?

独立二团根据地上,最近挺忙的。

忙着修公路,忙着修机场。

对,没看错。

就是修机场。

公路是武乡县通向黎城县以及榆社县,还有辽县和顺和昔阳县,最重要的是可以通到独立二团的团部。

现在是大兴土木,以方便陈山河将物资武器运往各县,将各县的物资运回来。

现在独立二团根据地内的工厂,又扩招了,扩大生产规模。

矿区。

特别是新拿下来的黎城县,那有好几个铁矿铜矿铝矿和锡矿,原来日本人已经在开采,死了不少矿工在底下。

被丁伟拿下来之后,让陈山河派出安全委员会,去评估以及指导工作,又重新开始了生产。

从被迫用命换矿到被人重视安全问题,有工资拿、有饱饭的转变,让铁矿矿区的工人们痛哭流涕,对着安全委员会的人说一定尽心尽力争取多出矿石。

但是安全委员会的人还是半强迫的,将这些矿工全部召集起来检查身体,治病,顺便还教他们如何在矿下更安全更高效的工作。

当然。

不想当矿工了也行,可以回家种地,也会分有土地。

就是矿工的工资会高很多倍。

无论是解放矿区矿工还是给老百姓分田地,这一切都在八路军总部派出的政工干部亲自督导下完成。

但是掌控着黎城县的丁伟还是非常重视陈山河提出来的规矩,所有人必须学识字,不管男女老少,天黑了,必须要去上夜校。

因为陈山河说了,既然有铁矿在他这,就打算在他这里搞几个冶炼厂。

至于为什么说是几个,因为黎城县是出了名的矿多,有铁矿,有铜矿,还有锡矿,铝矿等等。

丁伟已经疯了,他现在正在寻摸合适的厂址,因为陈山河已经给他拨了一批防空高射机关炮,他需要先把防空阵地给立起来,然后才能建工厂。

至于修建的机场。

当然是为了让美国人的飞机降落,如果说在此之前,陈山河火电厂不敢立烟囱,就连水电站都得在顶上种上树木和灌木来遮挡隐蔽。

各种工厂都是隐匿在深山林区,让人看不见。

但是现在。

他居然敢胆大包天的搞飞机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厄利孔20毫米高射机关炮的量产作为底气。

只要钢铁和铜矿,以及高爆弹药生产跟得上,厄利孔机关炮的炮弹,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说到这种20毫米机关炮在战场上的表现,就不得不说一下,这种口径机关炮的代表。

在历史上。

20毫米机关炮的代表,除了厄立孔以外,就是德军的20毫米38型四联装高射炮。

德军20毫米38型四联装在战场前期表现当时并没有完全的展现出来,直到未来1944年在乌克兰战线防御战中才体现出来。

德军20毫米四联装高射炮平射时疯狂的火力输出,在苏联红军密集冲锋中,开始变成真正意义上东线战场上清道夫。

在1944年诺曼底战役期间,根据不完全统计盟军有一半滑翔机和伞兵损失都是来自德军20毫米高射炮密集火力射击。

而尽管盟军伞兵成功降落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迅速躲避来自降落地点德军高射炮机炮密集火力扫射,但还是死伤惨重。

所以,他们第一个任务就摧毁沿途看到的所有德军20毫米高射炮防空单位的火力点。

德军的20毫米高射炮防空阵地这就是盟军伞兵在诺曼底战役开战前三天所遭遇重大伤亡的其中一个原因。

而德军的20毫米38型机关炮就是彷制瑞士的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

所以陈山河告诉丁伟的是,只要你的机关炮够多,防空阵地设立的够严谨,就不会害怕日军的空袭。

比如这座新建的机场,就有着无数个防空阵地,甚至,都被陈山河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了好几个防空高塔。

这个设想,彷制柏林的防空高塔。

这也是第2次世界大战后期作战当中,盟军空军的痛。

现在居然被陈山河搞起来,用来防护机场。

这感觉有点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