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阿房书信?昭告天下!(2 / 2)
但是此刻嬴政父子都是一脸凝重。
对于嬴政来说,他担心自己的妻子尸骨有损,对于赵玄而言,则是担心自己娘亲的尸骨大损,如果尸骨出现了问题,或许会影响到自己娘亲复活。
所以父子两人来到后,都是忧心忡忡。
在无数锐士的恭迎下。
嬴政父子直接向着中军大营走了过去。
“参见始皇帝。”
“参见太子殿下。”
镇守皇陵的主官惶恐来到,躬身一拜。
“皇后出何事了?”
嬴政冷着脸问道。
整个周围都是一片压抑。
可想而知。
如果赵玄娘亲的尸躯真的受损,这大营内将血流成河。
“还请始皇帝亲眼一看。”
“臣…臣从未见过这种事。”
主官惶恐无比的道。
“父皇,走。”
赵玄沉声道。
嬴政点了点头,冷着脸向着大营走去。
进入大营。
入眼。
就是一个纯玉打造的鱼棺,在这夜晚之中,玉光闪烁,可想而知作为大秦皇后的棺椁规格有多高。
里面跪着几十个侍女,趴在地上,不敢出声。
而当嬴政父子两走进来。
顺眼一看。
顿时间。
惊呆了。
“玄…玄儿…这,这是怎么回事?”
“你娘,怎会如此?”
嬴政睁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
“儿臣也不知啊。”
赵玄也是一脸惊呆的道。
嬴政带着难以言喻的激动,缓步走了过去,手颤巍巍的向着玉棺伸了过去。
而在玉棺内。
不是一具已经化成了白骨的夏玉房,而是一具身着宫装的绝色妇人。
虽然。
她闭着双眼,脸色苍白,没有一点活着的气息,但对于嬴政和赵玄而言,有着难以言喻的冲击感。
嬴政难以置信的看着,当手触碰到自己妻子手的那一刻。
嬴政心底一颤。
“阿房。”
“我…我又见到你了。”
嬴政双眼止不住的流下了眼泪。
看着眼前的妻子,嬴政真的忍不住。
赵玄虽然表现平静,但心底也是尤为震惊。
八年多的时间,在棺椁内,黄土之下,自己娘亲早就已经化作了尸骨了,可今日竟恢复了生前的样貌。
“孤的娘亲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赵玄回过神来,看着这大营主官问道。
“回太子殿下。”
“原本皇后娘娘的棺椁送到了大营后,臣等就不敢乱动,而是等着太子举行册封大典后再行转玉棺,于明日再入皇陵。”
“在昨日臣等为娘娘搬入玉棺时,娘娘还是尸骨,可就在昨日册封大典结束后,娘娘的尸骨忽然被一道金光笼罩,好像是一条金色的龙影,在这龙影笼罩后,臣等都不能靠近大营,但想到册封大典不能惊扰到始皇帝和太子,所以昨日就未曾禀告。”
“直到今日,那龙影消散,臣等得以进入大营,就看到娘娘已经不再是尸骨,而是恢复了人身,宛若要复活了一样。”主官恭敬的道。
“金光,金色的龙影?”
嬴政和赵玄同时沉入了心神。
这一刻。
赵玄似乎明白了什么。
而嬴政猛地转过头,惊喜的看着赵玄:“玄儿,难道是昨日苍天庇佑,降下九龙,然后让你娘恢复了身躯了?你娘是不是要复活了?”
“应该是。”
赵玄点了点头。
昨天册封大典时,九龙归一,融于太子印玺之中,让印玺变成了一件气运之物,或许这就是系统的奖励。
“不过,娘身上没有任何的生机,仅仅是恢复了身躯。”赵玄说道。
“足够了。”
“我没有想到,还能够再看到你娘。”嬴政脸上浮起了一种难言,泪痕不止。
“父皇,你放心吧。”
“终有一日。”
“我能够复活娘的。”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们一家人会团聚。”赵玄坚定的对着嬴政道。
“二十几年了。”
“爹终于重新看到了她了。”
嬴政伏在玉棺上,轻声的说道。
“始皇帝。”
“太子。”
“刚刚侍女替娘娘更衣时,从娘娘贴身衣物上发现了一封布帛。”
“请始皇帝一阅。”
主官带着惶恐,双手捧着一个布帛道。
“拿来。”
听到是阿房的书信,嬴政立刻走过去接了过来。
“你们都退下去吧。”
“这一次。”
“凡是侍奉了孤娘亲的侍女都赐百金,奴籍者,赦免奴籍。”
赵玄对着主官,还有大营内数十个侍女道。
“谢太子恩德。”
听到这话。
所有侍女激动的一拜。
随后在主官的带领下,离开了大营。
而嬴政握着这布帛,手有些颤抖的打开了。
赵玄缓缓上前,也看了过去。
“如果有人能够看到这一封信。”
“那肯定是政哥哥了。”
“对不起,政哥哥。”
“你原谅当初阿房的不告而别,原谅阿房从你的身边离开。”
“虽然阿房知道你,你如果知道我要走,是绝对不会准予的,我知道你对我的情谊,但为了你,我不得不离开,我不想再拖累你了,我拖累你太多了。”
“因为我,你与婆婆反目成仇,因为我,你与你的亲人宗族敌对,因为我,那些大臣大吏都不尊你。”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
“我知道政哥哥你的抱负,我绝对不能拖累你,影响你,不能成为你的障碍。”
“对不起…”
看到这。
嬴政双眼的泪水更加止不住的流下。
“阿房。”
“你为何要对我说对不起,说这句话的人应该是我。”
“你这一生,完全是为了我而活。”
“从小照顾我,安慰我,鼓励我,为了我,背井离乡,为了我,付出了性命,为了我,付出了一切。”
“而这些,都是为了一个不能保护你的我。”
嬴政喃喃的道,用了多年压下去的情感,今日再次爆发了出来。
“如果你能够看到这封信,那肯定是找到玄儿了。”
“我知道你重承诺,一旦找到了我,肯定会完成当初的承诺,哪怕我已经死了,你也会立我为王后,但,我真的不在乎,如果可以,我恨不得永远都留在赵都,那样,我们就一辈子不会分开了。”
“对不起政哥哥,当初离开你的时候,我有了你的身孕,我没有告诉你。”
“玄儿,娘也对不起你。”
“从小,你就在问你的父亲是谁,为何要抛弃我们母子。”
“一直以来,娘从来没有告诉你有关于你父亲的消息,娘太自私了,剥夺了你对父亲的向往,娘怕你陷入那王族的危机四伏,如果让那些人知道你的出身,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对付你。”
“你是娘身上掉下来的骨肉,就算你平凡一生,娘也不希望你遇到危险,这,才是娘一直不告诉你父亲消息的原因。”
“那里,太复杂,太危险了。”
“不过。”
“如果能够看到这封信,你应该和你父亲已经相认了吧?”
“如果是这样,政哥哥,你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儿子,我真的不希望他再落入危险了。“
“还有。”
“政哥哥,你也不要为我的死而伤心自责,这都不关你的事,是阿房没有福气。”
“如果有来世。”
“我还要找到你,嫁给你,一辈子陪着你……”
……
看到这。
赵玄眼中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娘,我已经和爹相认了,而且,当初对付你的那些人都死绝了,儿子也有能力保护好自己,更有能力保护爹,这一辈子,不会有人能够伤害到我们一家人。”
“阿房。”
“我们的儿子很出色。”
“你甚至都想不到他有多么出色,他超过了政哥哥,他帮助政哥哥一统了中原,而且,我们的儿子说他有朝一日能够复活你。”
“终有一日,我们还会团聚的。”
嬴政转过头,凝视着躺在玉棺内的妻子,喃喃自语着。
深夜。
父子两人没有离开大营,而是坐在地上,靠在玉棺上,一个陪着他的妻子,一个陪着他的娘亲。
时间在这一刻。
似乎停了下来。
重新看到心中最重要人的出现,虽然仍旧没有生息,但是看着她生前的样貌容颜,这对于父子两人,足可慰藉了。
翌日。
骊山皇陵入口。
上万大秦锐士侯立,嬴政和赵玄站在了军前。
在面前。
玉棺已经到了入口。
“送进去吧。”
嬴政叹了一口气,声音有些嘶哑的道。
“送皇后娘娘入陵。”
骊山主官大声喊道。
“恭送皇后娘娘。”
万众锐士全部单膝跪地,所有民夫,所有侍从全部都跪下来,齐声高呼道。
骊山之外。
唯有嬴政和赵玄站着。
大秦的旌旗飘扬,但没有任何的白旗,没有任何丧葬之礼,因为在嬴政眼中,自己的阿房并不是死了,而是暂时的进入陵中,以后还要出来的。
“阿房。”
“等着我和玄儿。”
嬴政凝视着逐渐入陵的玉棺,喃喃道。
“娘。”
“等着我。”
赵玄心中暗道。
直至玉棺入陵,彻底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玄儿。”
“下一次来,你娘就能够回来了,我们一家就能团聚了吗?”
嬴政转过头,带着一种渴望,甚至有着一种祈求。
在这世间,在这天下。
他嬴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千古以来的第一个皇帝,凌驾于众生之上,但是他的孤寂之苦又有谁知道?
虽然有儿孙陪伴。
但是在他心中,真正想要陪伴一生的只有他的阿房。
赵玄与自己的爹四目相对,肯定的回道:“能。”
这一刻。
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承诺,更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承诺。
父子两人在无数大秦旌旗下相对而立,天地似乎都定格了。
……
时间逐渐的流逝。
眨眼间。
一个月时间过去了。
在大秦疆域内,各处城邑之中。
许多官府官吏奔走,张贴告示。
还有官府的官吏在城邑之中大声宣读着告示的内容。
“大秦始皇帝圣旨。”
“昭告天下。”
“凡大秦子民,必知之。”
“今,大秦天下一统,炎黄凝一。”
“此功,开创千秋万古之大业,纵三皇,纵五帝,无人能够完成炎黄一统,天下一统之功业。”
“君王之名号,已经不足以展现天下之主威严,不可展现大王开创千秋万古之功业。”
“特此,昭告天下。”
“自此以后。”
“大王不再以王为尊号。”
“大王开创千秋万古之功业,超三皇,过五帝,当以皇帝为尊号,为千古第一人,尊位千古一帝,始皇帝。”
“另。”
“始皇帝之子,太子赵氏嬴玄,辅佐始皇帝定国定天下,为千古第一人战功,更为千古第一个皇帝之子,始皇太子,名号当尊天下,皇太子。”
……
随着咸阳昭告天下的圣旨散开,在大秦疆域,无论是县城还是郡城,都有告示张贴,官吏全城宣读。
“始皇帝,千古一帝。”
“始皇之子,千古第一皇太子。”
“当真是好大的名号。”
“现在朝廷赋税那般重,比之以前的母国都没有差多少,这样下去,我们的日子一样很难过,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嘘,不要妄议朝廷,秦法可不是我们以前母国的律法,说错了话可是要杀头连坐全族的。”
“对,千万不能乱说话。”
“现在官府可是全城搜捕那些反秦的人,如果我们说错了话,要是被官府知道了,把我们当做了立功的替罪羊是,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就完了。”
“不能妄议。”
“朝廷说,我们听着就行。”
“反正现在这世道已经是秦国的天下了,我们只要祈求以后朝廷对我们百姓好一点吧……”
当这朝廷的告示宣读之后,始皇帝之名,皇太子之名,自然是引起了天下的议论纷纷。
当然。
这些名号的出现,对于许多百姓而言,震撼者有之,敬畏者有之,讥讽者,恨者也有之。
如今大秦疆域极为辽阔,人口达到了数千万。
民间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始皇帝圣旨。”
“太子诏谕。”
“收铜铁令,收兵器令,收田地令。”
“昭告天下,子民需尊之。”
“收取铜铁令……”
……
------题外话------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