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谁会上位(2 / 2)

加入书签

现在因为盛长柏的身份,盛紘要避嫌不适合去礼部,还是在工部任职,就给盛紘安排了这么一个美差。

说实话,没有去礼部,还是盛紘沾了便宜。

礼部,太常寺,太常礼院,三大部门,那么多的官员,都要为储君的册封大典操持,盛紘混在其中,就是一个喽喽,哪有单独为储君修缮宫室显眼露脸。

大周为什么有这么多部门,都管朝廷礼制的事情。

当然还是老赵家皇帝的帝王心术,就是没甚权利的礼制,皇帝也要多部门管理,分权而治。

手下多点人,多开点工资不怕,没钱了可以想办法搞钱,就怕朝臣手中的权利过大,出现权臣的情况。

不管怎么样,盛紘去修缮东宫,都算一件好事,不管老赵家哪个孩子上位,都得念着修缮了东宫的盛紘一分情。

“恭喜父亲,贺喜父亲,官家交给父亲如此重任,足见对父亲的信任。”

士大夫的虚伪,就是盛长柏是为了盛紘即将要升官了恭喜,也不好直给。

“还是要把差事办好要紧。”

盛紘摆手说道,话很稳重,但是盛紘脸上的笑还是止不住的。

“柏儿,你近日也要去盯着册封礼仪去吧?”盛紘笑完了之后,追问道。

“是,官家也有传话于我。”

盛长柏这个御史,主抓礼部,当然也不可能错过册封储君的这种大事。

现在的老皇帝已经在位了四十多年,朝廷上已经没有经历过册封储君仪式的老臣。

再一个大周立国时间毕竟还不长,没有经过几次立储的事情。

就是仅有的两次储君册封,也因为大周朝立国之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乱世。

前朝的仪官传承和典籍,遗失了许多,册封的仪式也就不够完善。

现在大周承平几十年,又从民间各处,收集起来了许多的先人典籍。

当然要按着古礼,也就是周礼结合前朝的礼仪,把大周朝储君的册封大典完善起来。

这一次完善好,成为定制之后,以后操办储君的册封大典,就能轻松许多。

但这次册封储君的大典,筹备起来就很复杂了。

一群的礼官,要翻越无数的典籍,总结出一套大周朝的册封礼仪。

盛长柏过去监督,主要是为了挑刺,不需要知道怎么做是对,只需要知道怎么定是不对的就行,和自己大喷子的职业很符合。

盛长柏干这个,其实就不算有什么大功劳了。

各种仪式,就算给储君长了面子,也不是盛长柏提出来的,盛长柏哪有什么功劳,就是一点苦劳。

事情办好了之后,功劳都不一定能让盛长柏省下一年的磨堪时间。

“那你一定要尽心的办差,把差事办好,储君的册封大典,全天下的人都会盯着看的。”盛紘日常勉励了一句道。

“是,孩儿一定用心办差。”

盛宅里面这么多的下人,人多口杂的,说不定哪个就会把家里的话传出去。

大周朝的皇城司,作为皇帝的耳目,虽然不如后世的锦衣卫,东厂那么无孔不入,凶威赫赫。

但是大周朝的皇城司,和这些部门其实做的是同样一类事情。

所以就是在家里,对皇帝的态度也一定要端正。

当然了主要是盛长柏说话要注意,受过完整士大夫教育,有着完整士大夫三观的盛紘,骨子里面肯定是有几分是忠君的。

盛家毕竟也切切实实的得到了老赵家不少的好处。

要不是老赵家的皇帝,全面性的推广科举,盛家还真取得不了今日的地位。

就是盛老太爷,趁着乱世,给家里赚下了不少家业。

没有官位保证的话,盛家也不过就是一块肥肉。

老赵家对读书人确实不错,有这么多读书人对赵家忠心其实也很正常。

尤其是这开国的前期,前朝的影响还在。

寒门百姓对世家门阀垄断仕途的认识更深刻。

寒门读书人对老赵家的感恩之心也就越重,越容易出愿意为赵家卖命的名臣。

等着立朝时间过长,读书人习惯这种环境,对前朝寒门子弟没有出路的情况,没有了深刻认识。

也就容易各怀心思,生出更多自私的想法。

为了老皇帝终于立储,盛家又少有的所有人聚在了一起,吃了一次完整的家宴。

老赵家的皇位要有继承人,本该赵家高兴,盛家的人高兴的过节一样。

...

“盛御史,你觉得这条怎么样?”

“盛御史,你认为这条是遵从周礼,还是前朝之礼好?”

“盛御史,我还是认为这本书,记载的更为真实。”

“好,好,都好。”

之后盛长柏就是跟着一群礼官查阅各种典籍,筹备着储君大典的各种事情了。

前人之书,毕竟是前人而写,个人有个人的看法,个人看到的也不尽相同,好多地方,各个典籍记载的都不一样。

还是挺麻烦的,盛长柏对于考究哪个更为真实,这个事情兴趣不大。

只要礼仪符合规制,没有什么僭越,盛长柏就没有挑刺的兴趣。

非要按着古礼,前朝的礼仪,操作这件事,意义并不是很大,不值得盛长柏浪费太多的时间。

这段时间盛长柏一直在琢磨着,大周朝的事情被自己影响改变了不少。

盛长柏为了不让顾廷烨祸害自家的盛小六,改变了不少关键人物顾廷烨的人生轨迹。

还真说不好,接下来谁更有机会坐上皇帝,盛长柏要不要在其中推上一把。

关键的是盛长柏也断定不了,到底选谁来做皇帝会更好,对自己更有利。

毕竟权利很容易的就能改变一个人,一个人当宗室和皇帝的时候,可以说是完全两个样子。

邕王、兖王两位虽然都有一些跋扈,但是也各有优点。

邕王的优点首先就是一个就是儿子多。

儿子多的好处,就是容错更高,就是长歪几个孩子,也容易挑出一个像样的继承人。

按着老赵家皇帝,平均四五十岁的寿命,邕王就算马上上位,也已经年近四十,差不多也到了培养继承人的时候。

有明确继承人的话,盛长柏可以混一个继承人的筵席官,按着自己的想法培养未来皇帝。

再一个邕王毕竟才能一般,当皇帝才能平庸一点不能算缺点。

平庸的皇帝容易糊弄,宰相的权利就容易扩大。

能做宰相的人,总有过人之处,不可能是平庸之人。

让宰相做主,治理国家,不是坏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