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不要嫉妒(1 / 1)

加入书签

金俊斌没死,两个人也搞到了一起,虽然在王满银的意料之外,但是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金俊斌和王彩娥两口子也真的是出了有问题,两口子都三十多岁了,结婚十几年了,都没有怀孕。

肯定是两口子至少一个人的身体有问题,至于谁有问题,只有金俊斌两口子自己知道了。

这种问题,也没人回会往外说,许大茂不育,还是在首都这样的大城市,都不意思让人知道,在思想更为保守的农村,更是羞于人言了。

村里正常壮劳力都是出山劳动,除了每天游手好闲的孙玉亭,王彩娥白天也不好找其他男人。

事情已经传播的很广了,王满银在双水村转了一圈,靠着自己优秀的听力就有听到,距离两个人爆雷已经不远了。

这种事情,不正当男女关系,法律还没那么健全,按着农村传统,在旧社会可以直接沉塘,新社会两个人可以苟得一条小命,只要不把两个人打死,打断腿不会有什么问题,不管是哪一条腿。

以后免不了的被人指指戳戳,奚落嘲笑,要是寡妇生活困难,大家还可能宽容一些,孙玉亭和王彩娥这种情况,被抓到可以说直接社死,一辈子抬不起头。

以后孙玉亭的大女儿孙卫红,只能嫁给有名的二杆子,小偷的弟弟,比自己大十来岁的金强,不能说没有孙玉亭名声太坏的原因。

另一个新鲜事,田福堂又开始不甘寂寞,又准备了一波大手笔。

田福堂是有理想的人,不好听的说法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自己的小日子已经是双水村的一等一的人家,不愁吃不愁穿,儿女都是人民教师。

生活不愁之后,总要有所追求,田福堂的榜样是陈永贵,不过他心里明白,他不敢和陈永贵相比,他田福堂能名扬黄原就不错了。

但想要名扬黄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在心里开始不停地盘算,到底应该怎么干,才能让他田福堂家喻户晓。

苦思冥想之下,田福堂终于有了灵感,他要把双水村旁边的两座山炸下来,拦成一个大坝,然后将五华里长的哭咽河改造成一米粮川。

双水村旁的两座山,一座是庙坪山,一座是神仙山。

庙坪山没有住人炸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可神仙山这面,住了金光亮兄弟三个,和金俊武兄弟三个六户金家人。

想要炸神仙山,只能在姓金的几家人那里动土,这地方是个窑的山嘴,与庙坪山的距离最接近。

这样一来,这几家人就必须搬家。就是避开这山嘴,这几家人恐怕也无法在这里住下去,十几吨炸药什么窑洞都能给震塌了。

现在田福堂的计划,卡在了动员神仙山的几户人家的搬迁上面了。

确切的说,是卡在了双水村的强人金俊武的身上,金光亮兄弟三个家庭是地主成分,没有什么政治地位。

金俊文和金俊斌都是老实人,不情愿也不敢和金俊文对着干。

刘备出问题找诸葛亮,田福堂有难题自然想到了狗头军师孙玉亭。

孙玉亭就给田福堂,想出了分而化之的办法,动员了其他五家人,金俊武做为党员当然不能赖着不搬。

而且孙玉亭自动请缨,接取了动员金俊斌的任务,希翼自己说服王彩娥,金俊斌有名的对婆姨言听计从,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炸山这种事情,就不可能瞒着人了,双水村人人都知道,不能说人人都支持吧,起码除了要搬家的金家几户人家没有人反对。

“满银,我跟你说,等到这个大坝修成了,我们双水村的粮食产量,你不要说过黄河,过长江也不成问题,村民的小日子过的啊,比你们罐子村还要好!”

少安乃至整个孙家对这个计划,都是赞不绝口,具体操作懂不懂不重要,对于吃不饱的双水村的村民来说,能多出来一大片耕地都知道是好事。

王满银听的出来炸山拦坝,在双水村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当时生产队时期的农业发展纲要,给黄河以北地区定了一个目标是400斤,达到这个目标叫上纲要。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当时的平均产量是600斤,江南是800斤,所以达到这两个数就叫做过黄河、跨长江。

“对,你说的都对,双水村肯定过的不能差了,不仅是自己过黄河,跨长江,能带着咱们石圪节的平均产量都过黄河,跨长江。”

王满银只能表示认同,双水村的村民热情高涨。

而且任谁来看田福堂的规划都没有什么问题,王满银不专业挑不出来毛病。

但是田福堂也不是一个莽撞人,因为田福军的关系,田福堂也找了县里的各种专家,都有看过,挑不出来什么问题,可行性颇高,才具体实施的。

“王满银,你不要阴阳怪气的嘛,不要嫉妒我们双水村,我们双水村的日子过的好了,我还能忘了你嘛。”

王满银到不是阴阳怪气,是真的对这次双水村拦大坝的行动能不能成功保持怀疑而且金俊武说话太好听,王满银忍不住的借用一点。

王满银不参合的话肯定是失败了,但是王满银还是想找到失败的原因,村民和县里的专家都不是傻子,论证过后才进行的炸山拦坝。

虽然行动发起人田福堂和孙玉亭,两个人初心都不单纯,但是这个行动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要是能让哭咽河变成米粮川,双水村确实能增加不少耕地,产量大增,不能不说是一个优秀的想法。

双水村的哭咽河王满银也了解,虽然说不上经常断流,但是河道经常性的连鸭子都浮不起来。

就这个水流量能把炸了两座山的大坝冲垮。

王满银思来想去可能,就是田福堂没有这个命做成这个事。

田福堂表面上一副人生赢家的样子,在农村过着脱产干部的生活,吃穿不愁,自己能力也不弱,弟弟在县里做高官,儿女都是老师,谁见到都要高看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