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没什么好指点却又说了一大堆(1 / 2)

加入书签

可以说,洪武八年的大明其实就像是一个白纸一样。

在彻底推翻了蒙元的统治之后的大明,就像是一只刚刚飞向了天空的雏鸟。

至于这只鸟是麻雀还是雄鹰。

那就要看大明最后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又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来。

历史上的大明,看起来在最开始,的确像是雄鹰一样。

洪武时期的朱元璋,不仅仅推翻了蒙元的统治,还建立起来大明洪武的制度。

而之后的永乐年,则是大明鼎盛时期的代表。

洪武元年,朱元璋于金陵应天府即皇帝位,明朝正式建立。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

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在朱元璋时代,国家黄册用来征收田赋的土地,高达850万倾。??整个洪武时期百姓充实,府库衍溢。

盖是时,劭农务垦辟,土无莱芜,人敦本业,又大兴屯田,故上下交足,军民胥裕。

同时还解除了元朝时期工商业对工匠的束缚制度,解除了唐宋元三朝佃农的卑下地位和生死惩罚由主人主宰的命运。

中国的工商业工匠,佃农,第一次在法律上,被确认了平等的人权,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隶。

明前期,经过朱元璋的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国力迅速增长,因其年号为“洪武”,所以史称洪武之治。

所以说,其实不用楚风有什么过多的建议,这位洪武皇帝就能够治理好大明。

不过嘛,如果能够避免永乐帝前期的夺嫡之战。

大明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这个时候的大明处在东西方的发展之前,要是能把握住机会,后期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

既然来了,那有一些事情,还是要做出一些改变的。

“于你而言,我其实没有太多的指点。”

楚风可是趁着自己空闲的时间,狂补了一些历史资料。

看到了洪武大帝的时候。

不得不佩服这位出身草莽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他在位的这些年,虽然看起来有些太过注重手中的权柄,让那些个跟随他的功臣,没有几个是有着好下场的。

但是这位洪武大帝最起码做了很多很多对百姓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政策改变。

推翻了蒙元之后,还能在二十几年的时间,一手建立了一个盛世王朝。

这已经是非常强大的能力了。

只不过嘛。

历史有时候也不一定完全就是那么的严谨。

楚风早就知道这史书上的事情,和真正的历史,还是多少有一些差距的。

他能够有着一番觉悟,那也是因为他现在就和历史上的这些大佬在一起谈笑风生。

也算是有资格说这句话了。

不过嘛。

楚风这风轻云淡的话,在朱元璋看来,似乎是自己不小心得罪了仙师。

怎么其他帝王都能够得到指点,到了自己这里,就没什么好指点的了。

他是欲言又止。

以朱元璋的性子,手下要是有个谜语人,他早晚都要把这样的人给咔嚓了。

但是楚风的身份是仙师,他还还没有这个胆子。

“先生,大明如今百废待兴,蒙元的势力还未完全驱除,百姓们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