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落后就会挨打(1 / 2)

加入书签

说起这皇太极。

此人在三年前,就病死于床榻,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要不是两年前,大明又遇到了一场非常大的旱灾,连江浙之地都出现了旱情。

崇祯皇帝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北伐。

还好,旱情只是持续了几个月,等到冬季之后,下了几场雪,倒也缓解了一些旱情。

再加上百姓们的迁徙,还有崇祯皇帝下令凿开了大江大河引水分流,这才保住了百姓们的用水,稍微解决了旱情。

还有这些年的储备,以及海上贸易换取来的粮食和水果等等物资,让百姓们度过了这一场非常大的旱情。

又休养生息到现在,才再一次开启北伐之战。

大明这些年造出来的火炮,已经不少了,很多淘汰的火炮,出了仙境中的交易,还会去西洋之地。

比如扶持了五克兰等小势力,对抗葡萄牙、荷兰、银格兰国等。

以火炮换取他们的物资和粮食,帮助大明的中原百姓度过了这一场非常大的旱灾。

不然,中原之地肯定又会出现不少的反贼。

当时也的确出现了一些反贼,不过,最后都被平定了,没能让反贼势大起来。

皇太极本来就有一些隐疾,这些年,看着崇祯皇帝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下,还能够稳住大明,并且壮大了边关的边军,培养出来郑芝龙这样的海上霸主。

他就越发焦虑起来,也更加的不安,每天都没能睡好觉。

总是想办法,来提升自己大清的实力。

比如和高昌建立友好关系,和脚盆建立了联盟,互相扶持,把大明当做是最大的敌人。

还派人出海,寻找西洋人,送到盛京打造火炮。

这荷兰舰队被郑芝龙打败之后,就偷偷去了脚盆,利用自己的舰船火炮打开了脚盆的国门。

他们没能殖民于湾湾,那就只好选择了脚盆。

对于这种情况,崇祯皇帝本来是有一些担忧,脚盆得到了荷兰的支持之后,会不会更加壮大。

而楚风则是认为,可以先让荷兰去消耗脚盆,等到平定了大清之后,再出海,以帮助脚盆驱赶荷兰为理由,占领整个脚盆之地。

想明白了的崇祯皇帝,自然是选择了坐山观虎斗。

再加上中原又出现了旱灾,更加不能动兵了。

皇太极本来想要联合脚盆,后来得知有荷兰王国,便立即想要和这个荷兰王国联盟。

还一边学着崇祯皇帝的一些政策,比如三权分立,还有都察院,监察天下等等。

也学着崇祯皇帝,让以前逃到大清的晋商在盛京、黄龙府等地建立工厂,养活大清的百姓。

主张学习中原之礼仪,还有中原的一些文化,从而壮大大清。

只不过,很多东西,没有一个中原文化的底蕴,最后学起来,那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所以,皇太极累死在了病榻上。

皇太极身死之后,代善、多尔衮、岳托、莽古尔泰、阿济格等贝勒,就开始闹起来。

要不是多尔衮最后深明大义,劝说了代善和豪格,最终推举了九皇子福临,这大清可能就已经四分五裂了。

也正是因为大明变强大了,崇祯皇帝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敌人。

大清很有可能面临大明的北伐,到时候不管是谁当皇帝,可能都会不好过。

这才变得团结起来。

如今得知大明真的开始北伐了。

多尔衮、代善和莽古尔泰等人,这才连忙带着八旗子弟出动。

从当年的科尔沁到这山海关,一共是四路大军,共同抵抗大明的三路大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