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晦辞官,赵辰赏将(1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之所以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道。

其实也是因为大唐现在的情况,不是他李世民这个帝王有了懈怠之心。

而是整个朝堂上下,都觉得已经是盛世之大唐。

这四周也没了敌人。

以前的东边突厥和西边突厥,因为一个羊毛,一个火器,被镇压。

如今大部分草原的一些人,都迁徙到了更北的地方。

而他们也开始在草原上建立了一些据点,在草原上还建立了一些营寨,用来镇守北地。

这样一来,突厥的威胁就并不是很强大。

很早之前,李世民就采用了楚风的建议,和突厥皮草生意,严格控制边关的贸易。

以前还有商人联合边军一起,和突厥的那些商人做交易。

买进突厥的羊,然后高价卖给关内的那些个世家大族,还有王公贵族。

豚肉在关内是贱肉,一般人都不吃。

再加上,这母的需要繁衍,而公的豚肉,肉质比较差,没有经过、阉、割,味道并不是很好。

关键是这豚生活的环境就比较差,对于王公贵族来说,一想到那豚生活在脏乱差的地方,就不想吃它。

而平民百姓,又拿什么来喂养一只豚,至于野生,那估计早就被其他人给抓起来,宰了吃。

自己喂养的话,成本太高了。

后来,有了小农经济,再加上,豚经过了改良。

李世民便鼓励大唐的那些个农庄,每一个庄子,都可以喂养一些豚。

而他自己也是支持皇宫内购买豚肉,用来卤煮,味道也是非常不错。

他最喜欢的还是仙境中,仙师当年做的一道菜,叫做红烧肉。

言归正传。

李世民经过楚风的几次指点,也明白,大唐现在做的还不够好。

真正的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还没能完全实现。

他应该给自己树立更大更高的目标。

“一个大明的帝王,结果却落到如此地步,想来,不仅仅是朕,在说道此人的事情。”

“怕是其他的帝王,也都会说道吧。”

李世民看了看朝堂上的这些大臣们,其中一部分都是当年的开国功臣。

只不过啊,他们也老了。

如今的大唐,和大汉差不多,都已经是太子监国了。

可是,李世民不想在这个时候,在这个有机会超过汉武帝的时候,还沦落到,和汉武帝差不多。

大唐怎么说,那也是积累了更多的文化底蕴,还有一个隋朝的文治。

他还是想要超越大汉。

已经头发花白,老态龙钟的杜如晦站了出来,他知道李世民的心意。

原本的历史上,他应该是早已经病死于床榻。

这些年来,进入了仙境,可能是得到了仙境中的仙气的蕴养,拖了这么多年。

贞观十八年。

算算时间,杜如晦也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如今会有一些懈怠之心,因为朝堂之上,大部分都是老人啊!

和那刘彻差不多,用的都是一些老人。

还有大宋的赵构,之所以被楚风亲自出现,给下令退位让贤。

可能,他还想要坐在那个位置,知道自己病死在龙椅上,才肯罢休。

这自然是不被允许的。

相比较起来。

大唐还是需要李世民这个帝王坐镇,才能够把这个改革改的彻底一些。

李世民现在是四十有三,所以还能继续再干十几年的时间,等到六十左右,就可以隐居幕后。

“陛下,臣听闻这等传闻,倒是有一些话,想要一吐为快。”杜如晦从椅子上站出来,拱手道。

李世民抬手示意,说道:“如晦有何想法,说来听听。”

杜如晦说道:“大明的那位皇帝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他年少,太过于冲动。”

“仙师之指点,并不完全指点他一人。”

“就算是指点他如何做,可是这朝堂之上的一个决策,便是关乎于天下的安宁。”

“他想要考察天下,却没能看清楚,这朝堂上的局势,没能看清楚整个天下的局势。”

“这让臣想起来了大唐之初……。”

杜如晦说着说着就直接过度到了大唐时期。

“如今,大唐看起来歌舞升平,然则,和那大秦相比,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