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右相之谋(1 / 2)

加入书签

庐州也就是后来的合肥,在江南之地,其实也算是比较繁华的一座都城。

这些年,因为高产农物的出现。

南方的鱼水之乡也就展现出来它非常强大的生产力。

要知道,这些高产农物在现在,可以能够养活十几亿人口,产量很大。

而大宋已经耕种了好几代,每一次,也都会得到来自于青铜研究院的高产农物的种子的支持。

不存在什么几代之后,种子的高产基因被稀释。

江南的水系很发达,再加上温度非常事宜,三季耕种都是没有问题的。

农物在大宋来说,那也是最为基本的一个民生基础。

仅仅是依靠这些高产农物,也就是生产出的粮食,江南之地的很多大地主,都成为了富商。

这些人,三妻四妾,几年就能够有着不少后代。

再加上他们培养出来的那些人,送去汴京科考的进士,还有自家建立起来的学堂等等。

可以说,在江南,一座庐州城,就住着五六个顶级世家大族。

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当年丰享豫大的时候,就已经是江南最大的家族。

后来靖康之难,那也没有影响到他们。

战火燃烧在北方,他们反倒是还可以偏安一隅,再后来,收留了北方的一些人,拥有了更大的资源。

造就了现在的江南世家大族。

其中最强大的还是江南的四大家族,他们一人掌控江南的槽帮,有着不少的盐田。

还有人集合了江南大部分的良田,有着不少的粮草。

还有以布匹发家致富,然后家中有着不少产业,其地契,连长安的都有。

可以说,很多地方的农户还有小地主,都是把自己家的地给卖了。

然后换取钱财,能够解一时之急。

这也给了那些世家大族一个机会,一个可以笼络整个大宋土地的机会。

范成大还在继续调查庐州的州长郑清之的过往,还有他在庐州这些年所做的事情。

大大小小,慢慢地从大理寺的暗桩,还有一些人暗中送来的举报信等等。

再一次,抓到了一个大贪官。

“鄂州、庐州、淮南、金陵、临安、苏州等等,这些也都已经是江南之地。”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那八个人,早年就看上了江南之地的富足,所以就暗自来这里,培养自己的人。”

“鄂州的贾似道、庐州的郑清之、淮南的史嵩之、金陵还有一个史弥远、临安的宣缯、苏州的薛极等人,都是那八个王爷培养出来的人?”

辛弃疾突然脑洞打开,看着庐州的州长郑清之的一些罪证,还有他往年所做出来的那些事情,就有了这个想法。

范成大正看着卷宗,听到辛弃疾的话,直接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些深邃。

“如果,真的像是你所说,那这江南的水,也就太深了啊!”

“以我们现在的能力,似乎已经有一些把握不住。”

如果这些州长,都已经被八大王收买了,也都是贪、官、污、吏,还狼狈为奸。

那事情也就麻烦了。

江南之地可是大宋最为富足的地方,他们这些年,可能就因为这个地理优势,积累了很大的财富。

也难怪,能够在右相亲自平叛的时候,还敢派遣死士,偷袭禁军。

“查!”

“查一下,这郑清之和那些人,是否有什么联系!”

范成大立即想到了这种可能,辛弃疾的猜想,并不是没有道理。

辛弃疾也被范成大的这种认真给震惊到了。

难道,事情真的是这样?

……

淮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