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全力支援前线战争(1 / 2)
从国家层面来看,沙俄一日未对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宣战,那么沙俄与英国,奥匈帝国和普鲁士之间的四国联盟就没有破裂,依旧是盟国关系。
尤其是沙俄与奥匈帝国自1815年以来,两国始终是亲密的兄弟加盟友关系,在奥匈帝国与普鲁士争夺南德诸侯国盟主地位时,沙俄坚定的站在了奥匈帝国皇帝一边,给予了极其宝贵的支持。
也正是因此,这给了沙皇尼古拉一世一种错觉,他对奥匈帝国充满期待,希望在这一次与英法及奥斯曼帝国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得到好兄弟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援手。
实际上
沙皇尼古拉一世得到的是可耻的背叛,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正在准备与巴伐利亚茜茜公主的婚礼,哪有心思帮着沙俄去对付英国?
俄奥之间那点可怜的友情,完全不足以让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下定决心与英国人硬杠,这是由当前世界现实的实力对比所决定的,而不是奥皇不够意思。
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兰西人,在英国大举侵占埃及后也只能乖乖退让,奥匈帝国拿什么与英国人梭哈,完全就不现实。
在欧陆的风起云涌中
大唐王国捡了个好机会,利用沙俄帝国对大英帝国的忌惮,轻而易举的以460万唐元的白菜价,将面积广大的阿拉斯加地区收入囊中。
这只是两国间的一桩领土交易,在19世纪很常见,最著名的就是“法国路易斯安娜售地案”,还有墨西哥的多次售地案,这包括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亚州,以奇瓦瓦州为首的北方8州,德克萨斯州,帝华纳和蒙特雷州等等,屡见不鲜。
所以,大唐王国打了个擦边球的行为虽然会被诟病,但是挑不出什么真正的错处。
一个多月后
枫叶王宫迎来了一位英国特使乔治-苏里南勋爵,这位特使是从印度经澳大利亚最后抵达北美的大人物,是英国殖民地部助理大臣。
根据伦敦传来的消息;
这位乔治-苏里南勋爵此次环球之行历时三个多月,主要是为即将到来的欧洲战争筹集资金,物资和军队。
此次到访,显然是瞧上了大唐王国军队非同一般的强悍战斗力。
这是英国人打仗的一贯尿性,大型战争肯定要殖民地军队出力,有钱的出钱,有物资的出物资,甭管有钱没钱军队炮灰是一定要出的。
按理说
大唐王国并不是英国的殖民地,最多属于保护国的内涵,即英语圈势力范围。
但这问题不大,只要大唐王国愿意出兵,英国人有的是钱给得起粮饷装备,欧洲战争向来有雇佣兵传统,英国人已经雇佣了上万普鲁士军队,三千名瑞士人和数字不明的巴尔干雇佣军,找到大唐王国恐怕也是打的这样主意。
躲是躲不过去的,李察只能硬着头皮接见了这位英国特使,双方举行了私下里的秘谈。
“尊贵的勋爵先生,您的来意我已经了解,仅仅雇佣兵的那点报酬,恐怕很难动员什么人自愿的跑到万里之外参加一场欧洲战争,毕竟那里的环境太陌生了。”
李察的话语中隐含着推脱之意,大唐王国的预备兵役制执行好几年了,每年退役士兵依次进入预备役中,总数已接近16万,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军事力量。
以大唐王国军队在北美洲的显赫战绩,在欧洲人的专业评判中,不逊色于二流欧洲军队的战斗力,具备很高的拉拢价值。
“尊贵的陛下,作为大英帝国传统友好盟国,伦敦迫切希望看到贵国实质性的友好举动,包括并不限于为即将可能的战争提供帮助,这会让一些对两国关系有所误解的人闭嘴,您说对吗?”乔治-苏里南勋爵的话意有所指。
老谋深算的英国人向来如此,说话露一半藏一半,喜欢打机锋,隐含胁迫之意。
李察神情淡然的一笑,回答道;“王国方面对此并不会做限制,英国可以自由的招募雇佣兵,王国政府会给予必要的便利。
这并不是说让那些对两国关系有所误解的人闭嘴,以勋爵先生的能力,恐怕还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更看重的是与英国切实的合作,维持全方位的友好关系,包括我本人与阿尔伯特亲王私下的亲密沟通渠道。
需要指出的是
大唐王国并不是人见人爱的英镑,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对患有严重偏见的某些英国上层人士来说,各自安好就是了。
对了,现在战争应该还没有爆发吧?欧洲局势已经走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吗?”
“尊贵的陛下,不瞒您说,英法海军联合舰队在4月份已经启航前往黑海,即将执行打击沙俄黑海舰队的任务,战争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哦,好吧,这真是个坏消息。”李察神情遗憾的说道。
沙俄军队于1853年7月3日大举入侵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实际上已经派兵进入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目前,奥斯曼帝国在英法两国的支持下,正在态度强硬的与沙俄帝国交涉,结果自然得不到满意的回答。
双方都在大规模的战争动员,动辄以数十上百万人计,一旦开战,从巴尔干地区到黑海沿岸乃自于塞瓦斯托波尔,绵亘近2000公里的近东地区将处处烽火。
奥斯曼军队和沙俄军队在多瑙河地区频频调动,以求取得战略优势。
虽然双方没有公开宣战,但已经展开了暗地里的角力。
按照这种趋势,正式宣战也就是三两个月的事儿,不会拖延很久。
行吧,打吧。
人头打成狗脑子才好,李察并不在意这场战争谁赢谁负,反正法兰西和大唐王国都是大赢家,大唐王国已经把阿拉斯加的好处吃到嘴里,那是断断不可能吐出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