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鲤鱼竟跃(1 / 2)
说是东厢房,其实已经算作是一个小院落了。院子里有两间房,文顺开了左边那间门,替顾箴放好包袱,低头道:“顾公子,小的告退了。”
送走文顺,顾箴站在门口,打量起房间。
一进门便是一张圆桌,桌上放有一个水壶,三只杯子,共同放在一个托盘上,下面摆有几张木凳。圆桌左边是张书桌,桌旁有书架,只是上面没有几本书,墙上挂着一幅字帖,有‘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八个大字,落款是‘刘信鸿-作于春徽二十一年立夏。’
信鸿是刘鸿熙的表字。
顾箴摸着下巴,春徽二十一年正好是刘鸿熙离开常右村不久的时候,想必这是他在那时所做。
他上前翻了翻书架上的书,都是些基本的典籍,便没再看。
圆桌右边是一张床,床边有个角柜,上面放置了一盏油灯,顾箴将包袱里的衣服和书籍拿出来摆好,静等着刘鸿熙回家。
时间转至未时,顾箴正在屋中看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书。就听门扉被人叩响,“顾公子,老爷回来了,唤我来叫你过去。”
顾箴打开门,还是文顺,就说道:“好,待我整理下衣物。”
跟着文顺转至中堂,顾箴一眼就看见了坐在上首的刘鸿熙,刘鸿熙也注意到了顾箴,脸上立时就带上了笑意。
来至跟前,顾箴拱手稽礼,道:“刘伯伯。”
刘鸿熙走上前扶起顾箴,笑道:“辞修啊,好久就想叫你过来住住,只是公务缠身,你来了我也不好接待,就拖到了现在。”
“刘伯伯哪里的话,是顾箴叨扰了。”
“哈哈,好啊,去年我劝你继续考取功名,相信你是听进去了的。虽然耽搁了几年,但你少年神童,功课想必很快就能追上,一会儿吃了晚饭,你跟我去书房,我为你拣选几本经史,这些日子就好好在我这里读书。”
刘鸿熙落坐上首,顾箴陪在下首,两人叙着家常,说着说着刘鸿熙想起一事,他往顾箴这边靠近些,“辞修,我前些日子看了一卷案件,里面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在常右村可发生些什么事?”
顾箴有些惊讶,惊讶过后又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刘鸿熙既然作为一县县丞,发生了蜃客杀人这种案件,他本人自然是要过问一下的。
顾箴也凑近些,“实不相瞒,小侄前些日子确实经历了一些事,现在想起尤有余悸。”
“那就对上了,是张永顺的那个案件,我对他有些印象,挺本分的一个人,没想到。唉!”刘鸿熙长叹口气,“只是没想到竟还牵连到了你,要不是圆静大师及时赶到,只怕我也再见不到贤侄了。”
顾箴点头,“刘伯伯说的是,改日我自当要去江源寺好好感谢圆静大师。”
“嗯,我明日差人给你备些礼品,你一并拿着过去。”刘鸿熙冲着一旁的下人招招手。
“这如何使得。”顾箴站起来,“礼物自然是要小侄来置办,怎能劳烦刘伯伯。”
刘鸿熙让下人备两盏茶,随即虚按顾箴,示意其坐下,“哎!既然辞修你肯叫我一声伯伯,在我家中,听我安排就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顾箴只得拱拱手坐下来,刘鸿熙又问道:“卷宗上说的有些粗略,你好好跟我说说事情经过。”
“是,那几天父亲来县里,不在村中,我深夜从学塾回来……”
说至申时,下人走过来说晚饭好了,刘鸿熙站起来,整理着身上的便服,“走,先去吃饭,现在可能喝些了?在常右村你可是不曾与我喝过酒的。”
“可以少喝一些。”
“好,那就陪我喝几杯。”
两人移步后堂,张颜枝已经坐在了座位上,看着刘鸿熙来了,站起来说道:“老爷。”
刘鸿熙笑着答应一声,“坐,辞修,过来我身边坐。”
顾箴跟着刘鸿熙落座,刘鸿熙将一副筷子放在他身前,“家常便饭,贤侄别客气。”
顾箴拿起筷子,“已经很好了。”
张颜枝搭话道:“老爷很久没有这么高兴了。辞修你多吃些。小屏,给老爷和顾公子倒酒。”
“是。”张颜枝身后伺候的丫鬟小屏端起酒壶,为刘鸿熙、顾箴斟好酒,又走回来给自家夫人满了杯。刘鸿熙端起杯子,“来,辞修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夫人,我们共饮杯中酒。”
顾箴满饮一杯酒,没想到这酒有些辛辣,不像是南方的清酒,就不自觉的咧了下嘴。刘鸿熙见罢笑道:“这酒是我从冀中道带过来的,原产自冀中道灵秀府,那里有一口泉眼,用泉中水酿出的酒醇香浓烈,你细品一下,回味无穷。”
丫鬟小屏又上前为顾箴倒了一杯,顾箴道了声谢,这次缓缓抿了一口。也喝不上来什么,仍是那种单纯的浓烈辛辣感,裹挟着一股醉意萦于腹中,直往脑袋上顶。
刘鸿熙看着顾箴的神态,知道是喝的有些急,就笑道:“别光喝酒啊,吃点花生米。吃点菜。”
顾箴放下杯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实在是酒量不够,就依着话开始吃菜,张颜枝与顾箴问了几句王雅琴的事。顾箴只交待一切都好。
虽然张颜枝那几年不随着刘鸿熙在常右村居住,但每逢夏日都是要来待上几个月的,而且还时不时跟着为刘鸿熙补给用度的车马来常右村看望刘鸿熙。因而也与王雅琴熟识。
王雅琴原本就是琅琊王氏外戚。虽然现在过着农妇一般的小日子,但气度自然不是寻常村妇能比的,一来二去,两人话题也就多了些。有时张颜枝还会差人来常右村接王雅琴去县里住上一段时间,已经算是好友了。
顾箴用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是怀青河盛产的草花鱼,本质上还是草鱼,只不过满身鳞片会在阳光照射下映出类似于花瓣一般的波光,也就多了个名字。他咽下鱼肉,朝刘鸿熙问道:“怎么没见着刘姐?”
刘鸿熙与张颜枝相视一笑,张颜枝说道:“你刘姐去年去了冀中道,受信鸿好友恩师举荐,现在明德书院读书。”
顾箴闻罢笑道:“这是好事。”
明德书院取‘克明俊德’之意,是钦原国首善之城当推第一的书院,书院院长是当今礼部侍郎黄中溪,老师也多是朝中官员亦或清流名宿,已经可以算是国有资产了。
书院中有座上林苑,能在里面读书的最次都是一府解元,亦或已授进士及第却未参加释褐试,也就是吏部用来取用官员所举行的选试的学子。有点像自己认知里面的翰林院。职能也极其相似,凡上林苑学子,皆授‘上林供奉’一职,留以备用。
与顾箴认知中的储备干部平台很是吻合。
张颜枝听了,笑意也更深,“还是肃霜自己争气。我与信鸿也没教她多少。”
顾箴听了不禁感叹果然由古至今,不论哪里,只要别人说起自家孩子的好,那父母脸上的笑意是怎么都掩盖不住的。他还记得那个自己叫做刘姐的刘鸿熙独女,取名刘肃霜,虽然没人解释过来意,但顾箴不由得想到那句‘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