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皇上的裁决(1 / 1)
大殿之上,一片唏嘘之声。
这李安玩大了,竟然用顶上官帽为自己赎罪。
就在百官都为李安感到鄙夷的时候,一旁冷眼静观的江千啸心中不由得赞叹起来。
李安的这一举动,看似冒险,实则稳如泰山。
仓成用自己的脑袋,保全了自己的家人,而这李安看似用顶上官帽保全自己,实则在皇上面前表忠心。
对紫衣校尉的误解,就是对皇权的至高没有充分的认识,及时的抽身而退,惭愧的同时,积极地站在紫衣校尉这一边,江千啸似乎不认识眼前的李安了。
满朝的文武大臣,就属李安无能,可在这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李安比任何人都聪明,更有智慧。一番以退为进的说辞,一段看似指责实则褒扬的高谈阔论,最后居然还要摘下顶戴官帽唱一出苦肉计。
这李安,还真是人中龙凤,深藏不露。
原本以为,在这场指责肖尘的风波中,自己置身事外,就是最大的赢家,但和李安相比,自己也就是中规中矩而已,李安才是最后的赢家。
果然,看着伏倒在地的李安,明成祖面带微笑,对着身边的王小四道:“去,将李大人扶起来,顶戴官帽给他戴好。”
“是。”王小四躬身应了一声,迈着小碎步,右手的洁白拂尘随着他的走动,在空中摇摇晃晃着,向着李安走去。
伏在地上的李安,早已经心花怒放。
肖尘给自己出的这个主意,真是太强大了。从此以后,皇上定然对自己刮目相看。回头一定要和肖尘多出去喝几次酒,多让他指导自己,怎样在朝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在百官注视的目光中,王小四躬下腰,扶着李安的肩膀:“李大人,皇上让奴才扶您起来。”
这一句话,无疑又是晴天霹雳。
王小四是谁?那可是当今皇上的贴身太监,除了伺候皇上,眼睛里没有其他任何人。而今,却是将李安扶了起来,这是多高的荣誉?这事若是传出去,够李安吹一辈子了。
李安也懂得见好就收,手中拿着官帽,缓缓的从地上站了起来,受宠若惊的看着王小四。
接过李安手中的官帽,王小四举起胳膊,将官帽戴在李安的头上。似乎感觉戴的不正,侧着身子左右观察一番,又伸手调整了一下。
“这官帽,乃是皇上给你权力的象征,除了皇上,没有人可以摘下。还有,以后自己也不能随便摘下。”叮嘱了几句,王小四又迈着他的小碎步,回到了明成祖的身边。
看着李安重新带上了官帽,明成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扫了一眼堂下的百官,深邃的目光中,透出一丝丝的威严。
“朕这一生,不是在带兵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战场上,面对敌人朕只能冷血无情,也记不起斩杀了多少敌军骁勇善战的猛将。而在朕御驾亲征的日子,都是太子监国。”
说到这里,明成祖扫了一眼百官最前方坐在椅子上的太子朱高炽,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满。
“太子生性仁慈,为政宽厚。久而久之,皇威也因此而变得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不可触碰。渐渐的,在一些人的心里,把太子的宽厚仁慈当做好欺负。但是,你们忘了么,朱高炽只是太子,只是监国而已。在他的上面,还有大明朝皇帝,还有我朱棣活着。”
随着明成祖最后一句话的说出,朝中的文武大臣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就连大殿门口的礼仪太监,皇上旁边的王小四,也急忙跪了下来。脑门贴着地面,大气不敢出一声。
所有人明白,皇上震怒了,接下来的一定是一场狂风暴雨,至于谁能幸存,那只能看天意了。
“在此之前,朕昭告天下,紫衣所至如朕亲临。不知道是诏书讲的不明白,还是你们老了,脑袋不好使理解不了什么叫如朕亲临。仓成身为礼部尚书,朝廷二品大员,更应该明白尊重紫衣就是顺从皇意。可他呢?仗着自己在朝中为官多年,公然冲撞法场,耽误对廖向河行刑,更是不将紫衣放在眼里。你们有没有想过,若是他将朕的诏书当回事,看见紫衣如朕亲临,紫衣校尉会杀他么?”
明成祖的目光如同一把利剑,扫过堂下伏倒在地的百官的后脑勺。
“即便他如此的公然蔑视皇威,蔑视朕,我想问一下诸位,杀他,还需要刑部审核,大理寺复核,再交由朕审批吗?而你们,居然指责紫衣校尉的不对,要追责与他,你们到底是何居心?”
伏在地上的参与追责紫衣校尉的人,此刻肠子都悔青了。浑身发抖,额头上的冷汗滴落在地,竟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水潭。
更有甚者,竟然伏在地上,被吓得晕死过去。
明成祖坐直了身子:“既然你们不满足仓成被当场处死,那朕就满足你们。”
看向下首跪着的李安,大声喝道:“刑部尚书李安听旨。”
李安急忙站在了起来,身子微弓,恭敬的低着头:“臣在。”
“朕命你退朝之后,即刻着手调查仓成蔑视皇威一事,若是罪名成立,严惩不贷。九族之人,一个都不放过。”
“微臣遵旨。”李安想要辩解,可听着明成祖的语气,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语咽了回去。
“你们要求追责紫衣校尉,不是一天两天了,朕迟迟没有回应,是想给你们一个机会,看看你们心中还有没有皇威不可触犯的意识。直到今天,你们还在坚持追责紫衣校尉。你们太让朕失望了。”
“礼部侍郎丘壑,身为朝廷命官,眼中只有仓成,没有皇威,与仓成同罪。摘下顶戴官帽,刑部审理之后,推出午门斩首,九族尽诛。其他之人,官降一级,罚一年俸禄,留职查看。”
明成祖的最后裁决,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朝堂之上,可是有着数百的文武大臣,俗话说,法不及众,若真这样处置下来,只怕会产生哗变。
想到这里,太子朱高炽看向满脸怒火的明成祖,挣扎着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