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天下会大乱(1 / 1)

加入书签

“闹腾?闹腾什么?哪里闹腾?”端着茶碗,王昌连不禁一怔。

最近发生的事情有点多,陈崿突然急匆匆的进来,冒出来这么一句话,还真让王昌连有点迷糊。

“大人请看。”大口的喘着粗气,陈崿将手中的公文往王昌连跟前一递,“大兴知县贺玄,亲自跑到顺天府,递交上来的。”

“大兴知县?”王昌连眉头一皱,将茶碗放在桌上,接过了陈崿手中的公文。

递过公文,陈崿才一屁股坐在了王昌连对面的椅子上,伸着脑袋,使劲的嗅了嗅。

“王大人泡的这是什么茶,很是清香啊。”

“肖尘从杭州带回来的,说是正宗的西湖龙井。”头也没抬,王昌连道。

“这家伙,带回来好茶叶,也不知道分享一下。”陈崿装作生气的道。

“我这还有,先给你泡一碗,一会再给你带点。”

“泡一碗就行,带就算了。一会我去东厂,找肖尘要点去。”陈崿嘿嘿一笑,将桌上的茶碗翻起,又揭开那精致的青花瓷茶罐,往茶碗里放了一点,便去火炉上提开水壶。

“你先带点吧,就算肖尘那里还有,可他昨个已经跟随东厂厂公,去往怀来卫了。”一边仔细的看着公文,王昌连道。

“他走了?这下就难办了。乐安的事情余震未了,大兴又被人继续浇油。肖尘这次,麻烦不小。”陈崿说着,给自己茶碗里倒满了热水,又给王昌连的茶碗里加了一点,才将水壶放在了火炉上,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对于肖尘,陈崿还是相当认可。虽然大部分的朝臣,背地里对肖尘意见不小,但陈崿可是真正领教过肖尘的锋芒。

无论对方职务高低,在肖尘的眼里,也就只是个“人”罢了。想要他卑躬屈膝的去讨好,门都没有。

但若是对路了,你讨要袜子,他会给你一双鞋。

知道王昌连和肖尘的关系,所以在顺天府受到贺玄向朝廷求助公文的时候,陈崿第一时间,便将公文拿到了礼部。

放下公文,王昌连的脸色有点难看。

“这大兴知县贺玄,表面上看似处处为大兴百姓着想,实际上的努力的将这团火烧旺。连鬼神一说都写进了公文里,竟然要求神机营进驻大兴县。此事,恐怕是有人背后操纵。”看着陈崿,王昌连一脸严肃的道。

“一个知县,就算是为民着想,怎会敢要求皇上的‘狩猎’军队神机营入住大兴。背后之人是嫌皇上的火不够大,努力的在皇上心头浇油。这个节骨眼上,神机营的主意,谁都不要打。王大人,要不,我将这个公文扣下来?”

探着脑袋,陈崿问道。

“扣下来,又能如何?”王昌连摇了摇头,“这只是第一道公文,后面还有第二道,第三道。再说了,对方既然选择了让贺玄逐级上报,显然就准备打持久战。此事陈大人若是不上报朝廷,对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上报?那岂不是说,此事就是顺天府认可的事情?”陈崿瞬间反应过来。

“是啊,他们要的就是顺天府的认可。一个知县,在皇上跟前能有多大的话语权?顺天府就不一样了,若是上报上去,皇上重新查办此案,都很有可能。”王昌连忧心忡忡的道。

陈崿右手狠狠的在自己的大腿上拍了一下:“这肖尘,你办案就办案,一下子杀那么多人,现场还弄得那么惨烈。汉王怎么说也是皇子,手腕说剁就给剁了。这件事,我们现在就是有心,也使不上任何力啊。”

王昌连站了起来,双手背在身后,双眼看着脚尖,来回的在后堂走动着。

陈崿也放下了茶碗,双手放在桌上,表情呆滞。仿佛此刻,那西湖龙井的茶香,对他已经没有了丝毫的诱惑。

“这事恐怕没有我们看见的这么简单。看似对方在针对肖尘,其实确是在针对皇上。”王昌连停下脚步,一脸凝重的看向陈崿。

“针对皇上?”陈崿一脸诧异。

所有的事情,都是肖尘一手造成,怎么又成了针对皇上?大不了从神机营安排几百名人手过去,在大兴驻守一段时间。

惨案已经形成,难道还能将那些人起死回生不成?再说了,这些人集结在大兴,私藏武器,原本就是诛灭九族的大罪,而今死了他们,放过了族人,说到底肖尘还做了一件好事。

他们大肆渲染大兴县的惨状,无非就是指责肖尘手段残忍,太过于血腥,和皇上八竿子都打不着,又有什么关系。

“这些人的目的,我若是没猜错,应该就是想挑拨皇上,对肖尘进行疏远。按照皇上的霸气,要么不予理睬,要理睬的话,绝对不会仅仅是疏远这么简单了。”王昌连道。

“王大人的意思,皇上会对肖尘进行制裁?”陈崿也一脸担心的道。

从燕王,成为当今的大明皇帝,不但需要雄才大略,更是要缜密的心机,和天时地利人和。

可以说,这皇帝的宝座,来之相当的不易。

永乐元年,建文朝多少大臣被杀,多少投降过来的文武官员,明面上以礼相待,背地里被锦衣卫冠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偷偷的除去。

皇上的冷酷,多少件大型惨案,多少起乐安之事,加起来才可与之匹敌。

对于这些事,皇上不会真的在意。

但若是在意,肖尘恐怕真的凶多吉少了。

“皇上制裁肖尘,我倒是不怕。我怕的是,皇上因此而惹怒了肖尘。若真有这么一天,恐怕天下就要大乱了,和靖难之役相比,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看着桌上的那碗西湖龙井茶,王昌连心中也不知如何是好。

“大人是说,这些人是想逼着肖尘造反?”陈崿的嘴巴张的老大。

快二十年了,大明虽然战火不断,但自己境内,百姓却是安居乐业,没有经受战争的践踏。

若天下大乱,满朝文武,以及大明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该何去何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