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御前偶遇 沧海一声笑(1 / 2)

加入书签

秦琪手中持着那支竹笛,走出御书房。

金色的阳光洒在玉阶上,唤起了他的满腔豪情。

他回想起进入御书房前,赵祯的那一问,又回味着御书房内的君臣问答,嘴角不由挂起一丝笑容。

他喃喃道:“大宋有救了!”

这时,阎文应阴柔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小乙,你且跟着禁军,从宣德门出宫,某家这便至中书,稍后自有相公派人给你送圣旨。”

秦琪行礼后便跟在一位禁军指挥使身后,出了宫城。

出得宣德门后,那颜值颇高、气质不俗、弱冠年纪的禁军指挥使对他拱拱手。

“小乙,你那首曲子颇具绕梁三日之功!某甚是佩服!等你再来汴京,某定要请你吃酒!”

秦琪连连摆手以示谦虚。

“敢问这位将军高姓大名?”

那禁军指挥使俊脸竟然微微一红。

“某有辱先祖威名,区区贱名不提也罢。”

秦琪本来只是客套一下,闻言却顿时来了兴致。

他拱手为礼,笑道:“如此说来,将军祖上必是开国功臣,不知是哪位大英雄?”

那指挥使略略拱手还礼:“家祖渤海郡王,某与小乙实为同乡。”

秦琪瞠目结舌,当即深深一揖。

“失敬失敬!原来大哥是高王爷之后!不知高廷赞高衙内是大哥何人?”

秦琪暗道:这厮完全可以躺平。他家通过卖茶叶“交引”赚到的钱,少说也得有三五十万贯。

汴京有个南通坊,其功能类似于如今的华尔街,盐铁茶“交引”、交子等券钞以及金银,都可于彼处交易。

神奇的是,早在千年前,彼处便已有掮客,也就是如今的证券经纪人。

那指挥使连忙避开他这一礼,拱手还礼道:“那是某大伯家的大哥,某名廷恩,排行二郎。”

在宋代,由于老一辈很少分家,所以堂兄弟与同胞兄弟差别并不大。

堂兄弟之间,也是按照长幼排序。

比如任大郎和任三郎,实则为堂兄弟,任三郎实际上是任三爷的长子。

所以,秦琪听懂了。

这位高廷恩,是高处恭胞弟高处俊的长子,他们这一辈兄弟中的二郎。

按照大宋的规矩,高处恭做为长子,虽不能继承高怀德的渤海郡王,但至少也是某国公。

虽然食邑和食实封没卵用。

高处俊这个二郎则只能恩荫为某个散职武官。

但由于高怀德是开国功臣,高处恭二兄弟又始终谨慎,所以高处俊的长子被选入禁军担任指挥使,再正常不过。

指挥使,是指挥一营,也就是一指挥五百人的基层武官,此职为差遣,也就是职事官…不入流的无品武官也能做。

比如一战成名前的狄青。

他在成名前,是不入流的禁军班直,任指挥使之职。

在他立功…准确来说是帮李用和立下大功后,一跃成为从五品下的两厢都指挥使。

这其中隐含的信息咱们没必要深究,看官们只要清楚,大宋武将的提拔有多扯淡即可。

言归正传。

秦琪看到高廷恩身上的绿袍,便知道他一定是恩荫了武功大夫这类散阶七品武官做为寄禄官,任禁军指挥使这一职事官。

秦琪笑着拱手:“见过高二哥!二哥谙熟音律,不愧为高王爷之后!”

高怀德通晓音律。他奏乐之精,在他们那辈人中,可谓冠绝一时。

尽管,这是他在委婉控诉大宋对他的不公。

以高怀德那般高绝的武功,却仅仅五十七岁便撒手人寰,很显然,他是郁郁而终。

不过这也是幸事,若他赶上雍熙北伐,他一定比曹彬、潘美还要冤,一世英名尽丧不说,还要被后人戳脊梁骨。

秦小乙暗暗为高怀德、曹彬这两个真定老乡兼前辈不值的同时,也对高廷恩起了结交之心。

若没有自己,这可怜的二郎怕是要在汴京城终老,一辈子也上不了战场。

高廷恩苦笑拱手:“小乙谬赞,某只是粗通音律,如何能与家祖相比?

小乙,等你再回汴京,一定来莫家中吃酒!

家父精通音律,且对小乙欣赏已久。小乙若莅临寒舍,家父一定喜出望外。”

秦琪笑着颔首:“一定一定!待小乙再次返京面圣后,定要去贵府叨扰,二哥莫嫌小乙无礼。”

高廷恩笑得格外灿烂:“不会!家父与某定倒履相迎!”

说完他拱拱手便要离去。

他险些与急匆匆赶来的晏殊撞了个满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