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仲淹归位 修史团队(1 / 2)
精明缜密的任大郎读懂了金艺珍纠结的原因:
她担心耶律槊古以势压人,不让她与小乙相处。
那么问题来了。
这小丫头与小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小乙进趟宫回来,怎么就又多了个高丽王后做媳妇儿?
他在反复斟酌后,最终还是认为这个问题不能问。
所以他选择旁敲侧击…
受秦琪影响,任大郎越来越喜欢推理。
于是轮到他提问:“王后,贵国大王病情如何?是否有所好转?”
秦琪闭关建高炉地基之时,王钦夫妇曾专程至任店拜过码头。
遗憾的是,秦琪在出关见过唃厮啰后,便再次闭关写起了书。
因此,早出晚归的任大郎始终没有机会与秦琪说明此事。
原本气苦的金艺珍心情瞬间好转。
她粲然一笑:“多谢大叔关心,大王病情已显好转。小乙哥果然了得!”
见她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任大郎已经确定,这丫头爱上了小乙。
他心中不由嘀咕:你丈夫卧床不起,你还有心思勾三搭四?就你这人品,小乙能看上你?
他又问了几个问题,秀外慧中的金艺珍,却回答得滴水不漏。
得不到答案的任大郎只好放弃。
他放弃了,金艺珍却没有。
于是乎,二人便开始了你来我往、互相试探的博弈。
咱们不管这一大一小二人互斗心机,再来看看秦小乙。
他蹿进贵宾厅后,当即大吃一惊。
他吃惊的原因,是居于主位的桌旁,坐着十天前还病恹恹的陈尧咨。
他此刻红光满面,如众星拱月般被一众老头子们簇拥着。
而这帮糟老头子的对面,坐着一位壮年落魄男子,他正悠然自得地品着美酒。
他们这一桌人,应该已等了自己良久。因为,他们桌上的菜肴,明显是换上不久的新菜。
秦琪这才想起,自己尚未吃午饭。
这里有必要再次进行一下科普。
唐宋与明清截然不同。唐宋官名和衙署一脉相承,当然,李唐不是官职分离。
唐宋没有“翰林学士院”,而有“翰林院”和“学士院”。
北宋翰林院的架构、职能,与明清迥然有异:
北宋的翰林院是隶属于内侍省、由宦官管理、掌管天文、琴棋书画、医药等的技术机构。尚药局、图画院,都直属于翰林院。
而北宋学士院的职能则类似于大明朱棣时期的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
知制诰这一职事官,便属于学士院。
其所设官、职,既有寄禄官,也有职事官。等级最高的翰林学士可以有多名。
在唐宋,内相专指学士院的翰林学士们。
在明清,内相才成了大太监们的专称。唐宋没有太监,只有宦官。
学士院中,既有薛奎、章得象这些官、职均在其中的学官,也有王曙、盛度这种只在学士院任职事官之人。
秦琪真定府老乡韩亿,他的几个儿子几乎都出自学士院,其中的佼佼者是韩绛、韩缜和韩维。
而集贤院,则是与昭文馆、史馆合称为“三馆”的国家级藏书院。
历史上,文化水平不如薛奎等人的陈尧咨,当然不够格直集贤院,但咱们的小乙哥已经改变了历史。
明清,一个翰林院,便包含了如上诸多馆阁院等学术衙署职能。
大宋冗官,由此可见一斑。
言归正传。
见他进来,章得象指了指那壮年男子身边的座位。
“小乙,用过饭没有?陪希文喝几杯吧。”
秦琪嗨了。
希文?那不就是范仲淹!他回来了?
于是,秦琪满脸热切地对那壮年落魄汉子拱手为礼。
“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那身着粗布麻衣、头戴幞头、面容清矍的汉子放下酒盏,微微拱手:“某乃邠州范希文,久仰小乙大名!”
说着他站起身微微躬身:“多谢小乙美言,某方才得以留任汴京。”
秦琪赶忙还礼:“皆因范先生高才,小生不敢居功!”
坐在一群内相之中的韩亿笑道:“小乙,希文恰好归京述职,正值编史缺得力之人,官家便留希文至学士院任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