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堂风云(2 / 2)

加入书签

一起“莫须有”已经足矣,再一起“莫须有”,恐不容于天下!

眼下有两人主张释放万航。

理由均是他有功于文人,在这个重视教育的时代,当然是最为站得住脚的,也是最为人所接受的!

自从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宋廷就对文人打开方便之门。

何况民间这个无官无爵,听起来也不为发财,还满满善意的商人呢?

仔细一揣摩,他便明了了!

进奏院原本被御史台打压严重,却因民间这份报纸,就轻而易举地扳回了一局。

陆光自然是深受其恩的。

而闵元真作为国子监祭酒,本就担负着后生们的教育职责,面对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民间奇人,哪有不护之理。

这两人的言辞都是合乎情理的!

难怪官家丝毫不起疑,就因为这次求情,太符合他们的身份了!

还有一人,他就看不懂了!

那就是刑部尚书李九云!

毫不夸张的说,赵府血案这起轰动天下的案子,受害者达七八十户人家,而唯一的受益者,就只有一人。

这个李九云,不知通过什么手段爬到刑部侍郎,甫一上任,就承办起了这个大案。

可巧的是,原尚书赵煜牵涉其中,尚书一职不辞即罢,偏偏成就了李九云!

见他神色坦然,等待官家示下,张宗元也不禁向大殿上瞥了一眼。

大殿一侧,廖汇荣最是会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一个!

他手搭白色拂尘,半阖着眼,把朝堂众生相尽收眼底。

身侧那个身穿明黄色黄袍的帝王,面上波澜不惊,心里却泛起了浪花朵朵,廖汇荣最个知心的。

但是他不动声色,悄悄注意着那人的呼吸,评测他对此事的决断。

万航公子到底是个能折腾的人,仅凭一人之力,就搅浑了这粉饰许久的朝堂局势。

果然,赵构沉吟良久,直到堂下百官自觉噤了声,他才缓缓站起身,一步一步迈下台阶。

“秦爱情,此事,你以为处置是好?”

秦桧早就料到自己会被定在杠头上,本打算,直接说释放了事,没想到经过前面几人的说辞之后,眼下,放与不放都甚为不妥了!

如果说放,必定需要好好解释一下当初下令抓捕他的原因。

那天可是刚在赵构面前提及此人,还承诺会携秦伯阳在圣前表其轶事的。

转眼就把他关进了狱中,这完全私心的做法,肯定是不能为圣上接受的。

所以此话说不得,只要一出口,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难道大理寺是秦家的吗?

秦桧抬起宽袖,擦了擦额角的汗,“依臣遇见,不如还是将其关在大理寺。

既不耽误刑部提审,也能一并查其是否为金国细作之事,两相不误!”

细作?

赵构粗眉一拧,满脸狐疑,“细作?可以证据吗?”

秦桧安排的人,引诱他说了几句关于金国的话,这算哪门子证据?

“尚未明确,不过,有人向臣密报,说此人在谈及生意时,对金国皇庭之事尤为关注,这才起疑!”

李九云接话道:“此事好办,着那举报之人,说出来龙去脉,自然明了!”

众臣无不同意者,纷纷附议!

秦桧这才深感无力,曾几何时,趋炎附势者都是附和自己的提议,今儿个怎的都哑了声!

蓦然想到罗汝楫,万俟卨已经身首分离,不在人世,他的心倏地凉了半截。

赵构在他身边走了两步,转身就往龙椅上走去。

“李九云,着你去寻举报之人,严查此事,查清后速报!”

这时的秦桧突然有了被人扼住生命咽喉的感觉!

以往都是他做局于他人,这才不过休养数日,外面的风向就变了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