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程昱阴险(1 / 2)
薛兰清楚:“李乾的侄子,自小跟着李乾。”
“对这个人要注意。”刘辩没有在众人面前加以掩饰,道理很简单,五子良将之一的人物值得重视,免得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刘辩也不怕这事传出去,传开才说明自己对济阴郡也是有所了解,济阴郡的士族必然不敢乱动,谁知道刘辩有没有后手,万一掉进坑里,那可是关系着家族兴亡啊。
郭嘉猜测李典也是名单上的一员,微笑道:“皇上,这个李典能力如何?”
刘辩意识到自己操之过急,这样说一个从未见过的人,手下人很难信服,郭嘉是在替自己转弯,刘辩立即弥补道:“听说李典的能力与张郃差不多。”
和张郃差不多,那确实值得重视,很多人在心里叹息,刘辩到底是手握先机,思路就是与众不同;不过徐荣、郭嘉不以为然,张郃用兵还算不错,但要是论阵前厮杀,跟太史慈、赵云比差得太远了,两人神态自若地和吴资等人应酬,喝到深夜才散。
刘辩的酒也喝了不少,回到屋中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刘辩精神抖擞地跳下床,打理了一番吃完早饭,然后和吴资、郭嘉一起去全城查看一番,看看乘氏这地方有什么可以改动的地方。乘氏易主的消息肯定像风一样传开,刘辩不相信袁绍会无动于衷,自己提些建议,只是在加快刺激袁绍的速度。
高干接到乘氏失守的消息几乎惊呆了,他最初只是听说刘辩军打进了济阴郡,虽感事态严峻,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谁想到李乾那样窝囊地死了,乘氏丢失,定陶在刘辩军和张邈军之间成了孤城。
虽然济阴郡还有一半的县城没有归附刘辩,但是高干明白,那些县城都是墙头草,袁绍派去的县令根本做不了主,全部是当地的豪门大户说了算;不管谁占据了乘氏,他们最后都会归顺,现在就算没动静,不过是在观望自己这边的态度。
袁绍和袁术两大军事集团在扬州的战事越来越激烈,没想到兖州如此节节败退,刘辩这个举动意味着,后面还有惊涛巨浪,此事的严峻程度已经超过了高干的想像。高干一面和程昱调兵应对,一面派出快马给袁绍和沛县的许攸送信。、
袁绍此刻已经带着袁谭、朱灵等人再度击败袁术军,逼近寿春城;袁术手下的小将孙策,也被刘繇手下的大将张英缠住,无法脱身北援。庐江太守陆康和刘表派来的蒯越正同时从西面进攻九江郡。
袁绍明白,自己此刻不能离开九江郡北上,只要一走,刘繇、陆康等人就会对自己失望,只有趁热打铁拿下寿春,才是扭转局面的妙招。袁绍和田丰、袁谭商议后,便派人送信给高干和程昱,让两人依托山阳郡与刘辩继续打下去,另外调济北相鲍信带军增援山阳郡。
袁绍的回信让高干和程昱很无奈,两人都明白,在山阳郡防守只能是拖延时间,随着范县和乘氏的丢失,刘辩以张郃、薛兰为大将的军队正在攻打东阿,倘若不管东阿的薛悌,那么原先的布局就丧失了意义;万一薛悌出了什么事,最后很可能输得掉城池,同时也输掉了民心。
许攸传来消息,豫州那边吕布和刘岱、杨奉、韩暹等人终于动了,四人联手与袁尚、文丑等人打得不亦乐乎,文丑号称猛将,可是面对吕布这样的顶级骁将还是不够瞧,被吕布打得抱头鼠窜;而刘岱、吕布的作战经验远胜过袁尚,只是几天功夫,大半个梁国就落入了刘岱等人之手。
程昱忧心忡忡地说:“要是等到定陶失守,整个济阴郡就会落入刘辩之手;梁国丢失,鲁国和沛国就会彻底暴露在对方面前,到时候山阳郡就是几面受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好在刘辩亲征的兵力只有两万,我们加上鲍信的援军超过对手,李整、李典在乘氏还有足够的威望,要是能抓住战机击败刘辩,整个战局还是两分之数。”
高干明白了程昱的意思,要是能抓住刘辩,那就更好了;高干急忙来找李整、李典等人商议,李整咬牙切齿地说:“刘辩的胃口不小,也绝不会吞下济阴郡就善罢甘休,迟打不如早打;我家全力支持主公,济阴郡的士族我来负责说服。”
怕李整被仇恨蒙蔽了眼睛,高干的堂弟高柔提醒道:“如果刘辩应对得当,归附者必定众多,还有张邈在帮他,济阴郡当地的士族未必不会容忍他。问题是,我们现在应该怎么打?要不要请许攸的人马也过来?要不要放弃东阿?”
高柔的意思很简单,李乾死后,在兖州的张邈等人肯定是气势如虹,万一定陶失守,高干在山阳郡的兵力不够瞧的。高干摆摆手说:“这个不是问题,我已经通知东平国支援薛悌,问题是鲍信来得速度有多快。”
骑都尉夏昭恶狠狠地说:“那催催鲍信。”
主薄仲长统摇头说:“要是鲍信不同意出兵呢?听说他和曹操的关系也不错。”
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鲍信为了自己的利益,置袁绍于不顾,高干要是单独出兵,几乎和自杀无异;高干摆摆手说:“这个不成为问题,鲍信好面子,主公只要开口,鲍信必定不会回绝,大不了打败刘辩后让鲍信做兖州刺史,他不会和我翻脸。还是高柔的那句话,怎么打?”
高干愿意让出刺史一职,让人刮目相看,没有辜负袁绍对他的期望;程昱说道:“刘辩的兵力必然从濮阳到乘氏一线摊开,我们直接攻打乘氏,只要在乘氏打败刘辩,其余各县都将不成问题。”
高干沉思片刻下了决心:“那就抓紧时间,邓升,你马上快马去济北联系鲍信,让他和我一起出兵。”
邓升答应一声,立即出发,现任济北相鲍信是袁绍最好的朋友,远不是一般士族间那种互相利用的关系可比;鲍信一直认为袁绍能成为另一个董卓,是统领天下群雄的大人物。当初袁绍攻打董卓,也只有鲍信出兵同行,一起去,一起回到兖州。
邓升在奔赴济北国的路上,看见了一队人马慌里慌张地跑向济阴郡方向,忍不住摇了摇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又跑去投奔那个新贵了;到了卢县,鲍信看完高干的信后立即说:“我马上调动军队,和你一起去山阳郡,至于刺史什么,我怎么会和一个小孩子计较。”
鲍信是高干的长辈,邓升也不晓得鲍信说得是真是假,邓升大喜,替高干谢过,顺便只好捧了鲍信几句;鲍信其实接到袁绍的信就开始调集各地人马,立即带着两万郡兵前来增援。鲍信到了昌邑县,听了程昱的意见也是心动,一力劝说高干试一试。高干最终下了决心,以李整、李典为先锋,和鲍信、程昱带着三万五千人马进攻乘氏县。
得知高干出兵,刘辩和郭嘉正在军营里商议事情,现在的局面变得很诡异,刘辩占据乘氏以后,当地的士族采取了了无视的态度,没有人赞成,也没有人反对;刘辩一时间没有足够的县令人才,而张邈还没有打下定陶,刘辩只好暂时任命投降的县令代管各地,把军队和粮草尽量往乘氏集中。
郭嘉看刘辩脸有点苦,笑道:“皇上,只有上位者,才能有机会为这些事烦恼,不可错过。”
刘辩强笑道:“好在现在济阴郡不缺粮食,秋收之后粮食更多。”
郭嘉琢磨了一会笑道:“主公言之有理,张邈、刘岱、吕布等人明显在试探我们与袁绍,高干来攻乘氏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张邈、张超兄弟的态度,不能主动去引他们过来,有定陶隔着也不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