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燕大燕园三十七号楼(2 / 2)
每一位进来的同学都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主动交流和分享着自己的高考经历。
“我是插队知青,参加完1977年高考后就一直呆在生产队里,连春节都不敢离开,生怕错过了消息。直到春节之后才接到通知,我就带着插队的所有行李直接到燕京大学报到了。”
“我经历了六年的东北农场生活以后,回到了燕京,进入朝阳无线电厂工作了四年,到了1977年,29岁的我,终于考上了燕京大学。”
“上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听说恢复高考,我兴冲冲地走进领导办公室,提出报考大学的申请,却被当头浇了一瓢凉水。
他不批准我的申请,理由是工作需要,离不开。我反复请求,也无济于事。
直到大学报名截止日的那一天,领导突然对我说说:你去报吧,只要你考得上。
没想到我真的考上了。”
“我选志愿填表的时候,心想复习数理化肯定是来不及了,就报文科吧。第一个想到的是燕京大学,再琢磨报别的学校也没时间了,就报燕大吧。我就填了两个志愿:燕大新闻系和燕大经济系,连第三个也来不及挑了。没想到,还真的考上燕大经济系。”
“当我拿到入学通知书时,高兴坏了,顾不上找大门,直接从半截土墙上翻到隔壁院子去,大声喊到:我考上了!考上燕大了!周围的人都被吓了一跳,赶紧叮嘱我,别高兴过头出个啥事了。”
“我在农村搬过石头、修过水库,也在村里的小学当过老师。我曾经一直想被推荐上学。有一年,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被生产队长的孩子拿走了。又有一年,推荐上大学的名额给了大队的一个女孩子。
那天,我正埋头给领导写工作报告,心里盘算着,一定要好好工作,说不定哪天就被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了。没想到过两天,就传出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心情激动的……”
“1977年11月5日我开始脱产复习。高中数学对我来说是最困难的。到高考前整整30天,我安排用15天学习数学,3天复习初中的,12天复习高中的。在那些日子里,我连晚上睡梦中都在背数学公式和做题。”
“我的女友,当时在财经学院会计系上学,是工农兵学员,她给我很大帮助。一是借书,她为我借来了当时中学的全套课本。二是抄复习参考题,她在大学里比较便利。那时没有复印机,只能靠手抄。有时她得到复习参考题,连夜赶抄,次日给我送来。每周日都来帮我搞卫生,帮我背题。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立刻骑车跑到财经学院,告诉我的女朋友。可她对我说:你是燕京人,这次考到燕大,就不会要我了。我说:你放心吧,我已经在给燕大填的表上,把你作为我的未婚妻都填上了。”
“录取通知下发的那几天,许多考生都拿到了,我还没有。直到第三天上午9点多,邮递员已经来过了,可还是没有我的信。我十分沮丧地回到了宿舍。
将近11点时,传达室的老大爷给我打来电话,说有我的信,我飞快地跑去,终于拿到了渴求已久的入学通知书。”
“恢复高考的消息我已经足足等了十年。1966年,还有半个月要高考,我已经填完了志愿,一夜之间,大学梦却成了十年的泡影………现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无论如何也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1977年夏天,我来燕京出差,站在燕京大学西门外张望了一会儿,没敢进来。那个时候心里多么羡慕校园里的工农兵学生。我当时我问自己:像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这辈子还有机会上大学吗?没想到我的梦想在几个月后终于实现了。”
“我已经在黑龙江待了九年。中间好几次被推荐上大学,不是卡在公社,就是卡在县里,都因为我家庭出身问题,又有复杂的海外关系。
家人看我就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感觉。明明不行,却还不停说要上大学。
1977年前后,母亲反复催促我回城,顶替她在工厂的工作。
可是我还想再等等。
往年七、八月份高等学校招生早就开始了,但1977年9月还没什么动静,肯定有不寻常。
那个时候,已经有不少人都在传说要恢复高考,没想到两个月之后,听到了令人激动的消息。”
……
大伙儿七嘴八舌聊着,越聊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大,对面和隔壁房间的同学听见了,都参与进来了。
一会儿,一位上了年纪的男人扛着大包小包走进屋子,看样子是从农村来的。
只见他环视了四周,又看了看梁海涛的上铺。
梁海涛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赶忙把自己原先放在下铺的行李搬到上铺,然后对他说:“您的行李就搁这张床上吧。”
“哟!不好意思,让你挪地方了,我年龄大,腿脚不好使,谢谢了!”
“别客气,我年纪轻,正好多活动活动。”
“你今年多大了?”
“今年二十一岁。”
“确实是年轻啊!我今年三十五了,都有两个娃了。”
大伙儿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就是全年级年龄最大的那位男生。
此时此刻,今天住进燕园37号楼的人们,谁也不曾想到,多少年之后,他们当中,将会走出华夏的高层、银行行长、大学校长,以及诸多学界、政界、商界的领军人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