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陈晓玲?是马小玲!(1 / 1)
“大罗天阵据说是道家独门阵法,里边凶险万分,不过你师傅说让你去闯,那么就很有可能是你可以借着阴阳神眼冲过阵法。具体的东西还需要你亲自去尝试着。”
“恩,我打算十一假期去,也就是后天!”张东点了点头。
“这么快了吗?也是,幽冥地狱冲破封印在即,也是拖不得了。你打算领着小小去吗?”校长似有心事的看着张东。
“她打算跟我去。”
“别让她去了,这个阵法除了你,别人根本不可能闯过,甚至有生命危险。道玄子之所以传你功力,是因为你能闯过大罗天阵,能继承他一身的功力。”
校长似乎说渴了,拿起旁边的水杯喝了一口茶水后,继续说道:“要知道,每一个驱鬼师的功力,都是一点点日积月累而成的,本身传功就是一件逆天而行的事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传功会令被传功的人,爆体而亡!”
“啊?那我师傅怎么给我传功啊?”听到被传功的人会爆体而亡,张东有些紧张,他可不想死。
“你师傅道玄子是当时道门第一天才,应该知道这件事,他传给你的时候,没有令功力直接被你吸收,而是被他封印住了,也导致了,你这么多年都没什么事,而道门的大罗天阵,就是可以令被传功的人,全面吸收功力,而没有副作用。道玄子应该是知道天生阴阳神眼的人,是可以闯过这个阵法的,所以他才会传给你。”
“原来是这样啊。”张东很感激道玄子,当年没有他的话,他早就死在了鬼王使者的手中,正是有了他,才有现在的张东。
“那我在帮你一把吧!”校长突然站了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黑色小盒子,走到了张东面前。
伸手打开了盒子,拿出了一个通体黑光的珠子。
“封印之珠的封印之力,你现在应该还没能完全掌握,这颗珠子叫属性之珠,是我家族里的一颗秘宝,只要吃下他,就可以提升你封印之力的熟练程度。给你吧。”
“校长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张东连连推脱,校长的家族秘宝,他不好意思要,尤其还是非亲非故的。
“收着吧,希望你以后可以代替我们,守护这个人间。”这样的话,张东不是第一次听见了,道玄子也说过同样的话。
沉默了一下,张东很认真严肃的点了点头。
“我会的,校长你放心吧。”
校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毕竟现在的人间里,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张东身上。
“你吃掉它吧,然后我帮你护法。”校长把属性之珠递给了张东。
"好。"张东点点头,拿着属性之珠,入口即化的属性之珠被张东塞进了嘴里。缓缓闭上眼睛,心脏砰砰跳动了起来。
“用心感受属性之珠带来的好处,让其作用于你的双眼之上。”校长在一旁指导张东进行吸收。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
张东感觉到了属性之珠在他体内慢慢扩散,最开始不太娴熟的封印之力,也随之在他体内逐渐成熟。一股热流缓缓的向着张东的双眼流去。
下一刻,他的手指突然动弹了两下,随即他猛地睁开了双眼,瞳孔中,闪耀着淡淡的蓝光,而他的额头也冒出了丝丝冷汗。
"哈哈,好样的,终于练成了,不错,很好。"校长看到张东睁开眼,满意的点点头。
“现在感觉怎么样?”校长丝毫没有属性之珠送给张东而感觉到不舍或是心疼。
“我感觉我得封印之力似乎变的更加熟练了,不需要做过多的准备,就能像施展阴阳神眼一样,施展出来。”
“那就好,属性之珠主要也是为了能增加封印之力的熟练度,以及强度,等你本身的实力提升了,那么你就可以,更好的用封印之力了。”
“对了,校长,我记得你不是叫陈小方吗?你怎么说你们家族是马家呢?”张**然想起来,校长有一句话说的是,除了道门和他们马家,还有没有其他的驱鬼师。
现在突然想起来,上学的时候,他听别人说校长叫陈小方。
校长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我其实本名叫马小方,我的家族是东北马家,从百年前,就是赫赫有名的驱鬼家族,家族内人人都会驱鬼。
但是你知道的,鬼这个生物,是杀不完的。
只有有人死,就有可能成为鬼魂,毫无怨念的人以及生老病死的人,会在去世的短时间里,投胎转世,而意外死亡,以及被害身亡积累大多数怨念的鬼魂,就会转变成厉鬼。而我们马家,世代杀鬼,在幽冥地狱里被上了必杀名单!所以凡事出现在人间的鬼兵,都会寻找姓马的人,认作为马家的人,而击杀。”
张东听到了这个惊天秘密,不由得有些冒冷汗。
先不说鬼将,就是鬼兵级别的鬼物,也不是此刻的他能对付的!
而一想到,只要有鬼兵在人间现身,就会追杀马家的人,张东觉得这些马家的人,就比较令人敬佩。
“您继续说。”
“本来我们东北马氏家族人丁兴旺,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里,鬼兵时不时的出现追杀马家的人,导致从最开始的五千多人,一直剩到了五百人,大多数的马氏家族子弟都不敌鬼兵级别的鬼物。所以再后来,家族族长,让我们在外的时候,自行改名,保命,不得暴露自己是马氏家族的人。所以如你看到的,我现在叫陈小方,而不是马小方。”
“那你说我新来的辅导员陈晓玲也是驱鬼师,那么她也是马氏家族的人么?”张东又想起来他新来的美女辅导员陈晓玲。
“是的,她是我孙女儿。”校长马小方摊摊手,承认了陈晓玲的身份。
“所以她本来叫马晓玲?”
“对,是叫马小玲。”校长听不出来晓和小的区别,就点头确认了。
“原来是这样,难怪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