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毌丘俭面圣陈利害 诸…(1 / 1)

加入书签

在长安的朝堂结束后,众臣鱼贯而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流谈论着。而有一人却专程从洛阳赶来,此人正是毌丘俭。在曹睿还是平原侯时,毌丘俭就作为他的文学掾,极尽辅弼之职,而曹睿登基后,凭着六年东宫之旧,毌丘俭先后任尚书郎及羽林监,洛阳典农中郎将等职,闻名于洛阳。此次曹睿亲临长安,他本留守洛阳协助陈群等处理政务,但听闻曹睿亲征讨伐陇右的念头愈发强烈后,洛阳诸公皆送来奏折,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大多持反对意见,而这并不足以让司徒、司空等人打消疑虑,于是便推举这位陛下旧人前来劝谏,而毌丘俭也理所应当的应了下来。

毌丘俭特地避开了长安的臣子,待人走的差不多了,便匆匆来到这座汉家旧时宫殿,实际上,早在董卓时期,长安便凋敝不堪,眼前这座建筑实际是曹家祖孙三代一点一点复原再次兴建的,当然与前朝规模是不能比的。在门前侍卫的宫人们早就进去通报了,不一会,一位侍郎便带着毌丘俭见到了曹睿。

曹睿正坐在椅子上,不知读着什么,见到毌丘俭进来,稍稍示意。

“仲恭,你不辞辛劳自洛阳来,也是劝朕不要再西行了吗?”

“临行前,太傅指着他的手说,这双手在关中镇守长达十年,以至于龟裂黝黑,正因如此太傅清楚陇右绝不可轻易言兵,决不能一朝失利便失了分寸,还需从长计议。做臣子的不正是需要匡扶陛下,以正视听吗?”

曹睿冷笑了一声,“钟元常说朕慌啦?真是可笑,朕坐拥九州之地,如今不过败了一场,折了万人,失了陇右,既然威加海内兮,又何有所惧?”

毌丘俭摇了摇头,“陛下,并不止陇右,凉州已与中原隔绝,必为蜀汉所窃,以至于西域亦不为我所有。”

曹睿不由得恼怒起来:“便是如此,一国之主想要收复失地,做臣子的也要劝阻吗?”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将军行事自有陛下定夺,那么贵为天子,唐玄宗尚且需要魏徵为镜,玄德公夷陵之败犹未远也。”毌丘俭此时已经大汗淋漓,只觉得曹睿威严日盛,心中大骂起朝堂诸公在洛阳躲清闲,却让他来做这个出头鸟。

“今日你要做那个魏徵吗,死后被人推倒墓碑也是你想得到的吗?”曹睿把书放在前面的桌子上,去看毌丘俭。

毌丘俭不自禁的低下头去,“陛下若想成为唐太宗那样的圣君,臣愿献肺腑之言,如果不愿,就请将臣放进油锅里烹炸,臣定不会做阿谀之辈。”

曹睿此时才站起来,扶起毌丘俭:“仲恭,你我相交多年,又岂不会不晓得我的志向呢?只是陈文长等为何突然改弦易撤,固步自封。”

毌丘俭心中一喜:“陛下,诸葛公占陇右,无非是想东窥三辅、北上凉州,利用陇右的粮食、战马、地形优势蚕食长安,但陛下何曾想过组建一支优秀的骑兵需要花费多少时日,陇右屯田又需要多少时日方可见效。长安近期定然无忧。”

“凉州就不管了吗?只虑近患,不看长远也是治国之道吗?”

毌丘俭站直身子,深深地鞠了一躬:“陛下,听到您这句话,我便知道您的志向有可以实现的凭借了。只是夺取陇右并不急于一时。”接着,他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恭敬地呈递了上去。

曹睿接过信件,狐疑的打开,读完后,猛地拍在桌子上,“大司马做的好大的事情。”大司马就是曹休了,地位更在曹真之上。这啪的一声吓了毋丘俭一跳,他稳住心神,再次说道:“东吴鄱阳郡的周舫上书请降,大司马认为有利可图,顺道可取庐江郡,此次若成,日后南下江东则可绕过长江天险,荆扬之间就会出现裂隙,机会实在难得。”

曹睿想了想,又摇了摇头:“所以大司马的意思是先放下陇右不管,去打东吴吗?肘腋之患近在咫尺,却不远万里去打一场其实并无必胜可能的仗?我并不能同意。”

毌丘俭叹了口气,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大司马已经在准备动兵了。”

曹睿怔在当场,恨恨地说道:“仲恭与我回洛阳吧,先令司马懿、贾逵去准备策应。”

毌丘俭俯身称是,正准备退下时,却又被叫住。“仲恭,此等密信知道的人应该不多吧,为何征陇右反对声如此巨大呢?”

毌丘俭想了想,说道:“洛阳多年无战事,人心思静,有的固步自封,贪于享乐,有的见识短浅,智略简单,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近来朝堂上趋于保守的越来越多,这天下还需陛下鞭笞群臣才能得以前进。”

曹睿听后,觉得心中豁然开朗:“仲恭,你又是怎样的人呢?”

毌丘俭再次俯身:“既然陛下已经威加海内兮,那么仲恭愿为大魏镇守四方。”

“既然江淮将有战事,那仲恭就为荆州刺史,替朕镇守襄阳吧。”襄阳是名城,处于魏吴前线,毌丘俭听了很是高兴,站直身子,本来想说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漂亮话,但忽然看到曹睿所看的书并不是常见的春秋论语,而是魏武帝亲自批注的孙子兵法,不知怎的便想起了多少年前曹睿尚且还是平原侯时,他便立志一统天下,想着建立秦皇汉武的功业,眼眶不禁湿润起来。他用着难听的、略带哭腔的语调说道:“陛下若一心向前,仲恭愿执坚披锐。”

而于此同一时刻,成都的刘禅却大笑起来:“诸葛丞相不愧是朕的亚父,刚出益州,便打下了五个郡,如此一来兵出长安,还于旧都指日可待!此次北伐,有功之士不可不赏,一切以丞相之言为准。”

却在这时,刘禅听得堂中一声哎呀,声音之大,众臣纷纷侧目,董允望去发现是太史谯周,即便董允平日里严肃持重,此时也不免觉得好笑,原来在丞相北伐之前,谯周百般阻挠,陈言自己夜观天象,已经知晓此次北伐必败无疑,有损社稷,可如今却正与此相反,简直滑稽。刘禅看谯周脸色涨红,同样颇觉有趣,便问道:“太史曾言:北伐必失大将,难保社稷,不知太史可是观的魏国那边的星星。”

众臣哄笑,谯周却无言以对,那黄皓也是个机灵的,趁机便大声读了起来:

“今出祁山,兵行险峻,粮困曲折,而以六万之师终得五郡之地,皆因陛下坐于中枢彰汉室之德;将士战于敌境而不失进取之勇。此次之胜,实非一人之功。

而诸功之中,尤以参军马谡为长,彼时魏延于安定,吴懿于岐山,上邽、陇西如芒在背,而魏左将军张郃日行百里,将兵五万,诸军震动,而马谡拒之于街亭,临阵射杀张郃,继而斩俘过万,马匹、甲胄、武器、旗帜不可胜数。凭此战之功,臣等方可从容定陇右。

街亭一战,并有王平、高翔、魏延,各摄其部,亦有功劳,后又破郭淮,斩首四千。原魏天水中郎将姜维率众相投,颇献良策,得上邽,定陇西,多赖其功。蒋琬,于汉中调度,夙兴夜寐,使军中无口腹之忧;杨仪,分配粮秣、军械,筹谋划策,井井有条;霍弋虽年少,颇具才干,阻郭淮归路,以成全功。

此外有功者,不可胜数,望陛下着有司以其功论其赏,振奋将士于外,砥砺群臣于内。今既复陇右,必得凉州,雍凉一体,还于旧都,尚可期也。”

董允听得真切,他第一次觉得黄皓的声音并不是那么难听,斩俘过万,这是自先帝起兵以来鲜有的大胜,马幼常果然不是凡夫俗子!

可就在在时,他突然发觉刘禅似乎若有所思,陛下在想什么,下一刻他便开口说道:“诸事之中,尤以雍凉二州何人主政、何人统兵最为要紧,相府当尽快拿出章程。”顿了顿,又说道:“众臣若有举荐,尽可提出。”说罢,又情不自禁的看了看旁边的黄皓。

董允立在堂中,看在眼里,心想这必是黄皓所教!他猜得不错,正是黄皓朝堂向想刘禅提议争取雍凉二州的人事任命,以便为他日亲临朝政打下基础,刘禅起初不应,但自己毕竟已经成年,可如今又哪里有帝王样子,心中多有不忿,这才在黄皓劝说下别扭的让那些有意且非相府的人尽快禀奏。

杨仪虽然评价董允才具略显不足,但毕竟陪伴刘禅多年,稍一思索便想通其中关窍,他略微的摇了摇头,一则刘禅虽然心地不坏,但天真单纯,太易受奸臣蛊惑;二则对于新得的二州丞相府早已商议妥当,这并不是陛下可以独断的,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君相之争恐怕会愈演愈烈。

以蒋琬为凉州刺史,魏延为雍州刺史;王平领无当飞军驻街亭,姜维练步卒五千,号为赤旅,驻上邽;马岱练骑兵三千,号为雷骑,来日驻金城;拜马谡为司州刺史,以示北伐决心;其余诸将皆有任命。董允想着丞相书信中的话语,不禁有些担忧,想来朝中有些人是断然不会接受的!而这些人中恐怕会以李严为长,李正方与丞相同为托孤大臣,一人开府治事,一人却远离中枢,何况此人自视甚高,在前些年,便妄图分五郡设巴州,自为刺史,如今骤得雍州,凉州也势在必得,他绝不会放弃如此机会。丞相在前线无暇顾及朝堂,我自当多尽一份力。

陈震: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