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刘家屯的实验小学(1 / 2)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那则精准预言了全球几个自然灾害的消息,就被推上了舆论巅峰,甚至已经开始有了被神化的趋向。
根本不需要谁再去推波助澜,因为人们对于未知,永远都是满怀敬畏的。
所以,忽然出现了一个最接近神明的存在,没有人可以选择无视。
更多的人,也开始对这则消息的背后,充满了好奇与神往。
同时,也隐隐有些期待,既然第一个消息推出来了,那么……会不会就肯定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是第无数个?
没有人知道,除了陈哲!
他没有理会外界沸反盈天的讨论与猜测,而是拉着杨若,直接跑去了中平市西北,青岩县下面一个偏远的小镇十里堡。
十里堡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镇,地理位置就在大山脚下,但两面环山,交通十分不便,再加上实在偏远异常,所以相当的落后。
而这里,就是实验学校的一个试点。
半个月前,工业学院就已经组织了十几个社会实践小组,跑到各个试点乡镇,去做全面的调查与信息采集了。
每一个小组,可能要负责三到四个的试点,所以,年前差不多就要完成两个。
而所涉及的信息采集,则涵盖了风土人情、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事宜,既繁杂又琐碎,却绝对能锻炼人。
相对与那些四肢不勤,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城里孩子,能深入民间,近距离接触一下农村的生活面貌,在陈哲看来,还是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
有时候,你没有见到过劳苦大众的清贫与辛勤耕耘,是体会不到“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的。
就像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就永远不会感同身受到战争所带来的残酷一样。
所以,没有亲身经历过,就最好不要摆出夸夸其谈的架势,那会显得很肤浅……
而陈哲之所以今天出现在这里,还是因为宋元。
宋元在出国前,就曾和陈哲提到过自己的一个战友,这个战友叫刘富贵,就是这个十里堡的刘家屯人。
刘家屯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子,三百来户,千余口人,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日子过的一直不上不下的,算是在温饱线上徘徊。
刘富贵比宋元大3岁,退伍回到村里后,一路从生产队长干到了村长,又接了老书记的班,一心想改变一下落后的面貌。
只是,他虽然也是初中毕业,有过部队大熔炉的历练,相比于村里的人,算是见过了外面的世界,长过了见识。
但是,就算再有想法,也不得不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9月份宋元去好莱坞之前,就曾来过刘家屯,刘富贵也敞开心扉,和这个弟弟战友,聊起过自己面临的窘迫与困顿。
不是纯粹为了诉苦而发泄,而是指望从宋元这儿得到一些建议。
毕竟,宋元是大城市的人,在首都上过大学,还有机会可以出国进修,那肯定要比自己见多识广的多。
那么,或许就会有更好的建议,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什么的。
宋元对于带领农村老百姓发家致富什么的不太懂,但还是觉得这方面陈哲和杨若应该可以,所以,直接就把陈哲的联系方式留给了刘富贵。
也当场和陈哲通过电话,大体上介绍了一下战友这边的情况。
陈哲也满口答应了下来,毕竟他那会儿已经有了捐资教育的初步想法。
如果有刘富贵加入进来,那么定点扶贫就可以同步展开,把改变落后地区现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想法,给进一步加快。
所以,随着工业学院进入寒假,社会实践考察小组的展开,他也从刘家屯开始参与插手了。
刘富贵长得精瘦而干练,眼睛很有神,虽然整个人带着些天性憨厚的木讷,但并不缺少对未来的执着与渴望。
这种骨子里的坚韧,和宋元有点儿类似,但更多的却是低调和朴实。
属于那种勤勉而踏实的类型。
陈哲和他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刘家屯那个作为试点的实验小学建筑工地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