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章 中方不败钓鱼(1 / 2)

加入书签

“此事不难,君知蚕室否?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雌鸡春夏秋三季繁殖,唯冬季无,可知止母鸡繁殖者乃寒冷与否,故将雌鸡置于蚕室,得其温热,绝其寒冷,雌鸡自会恢复天性,入窝孵雏......此与孵化蚕茧同理也。”

杨玉将其中奥秘和盘托出。

“......”祝鸡翁先是惊讶,接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不光如此,若雌鸡于天冷之前就入蚕室,则雌鸡不知凛冬至,仍以时节为夏秋。不仅可孵雏,亦可源源不断婏鸡子也。”杨玉再次倒出一个秘密。

“此等秘伎无私传授,君......真仁义无双也。”祝鸡翁悚然而惊,动容无比。

杨玉惊讶,对方为何洞悉如何孵化鸡雏时不喜,但听闻能让鸡冬天下蛋却如此激动。

但微微一想,有些明白了。

他先前道出冬季孵雏奥秘,虽神奇,但限制太多。

冬季孵化出的鸡雏无法出外自行觅食,漫长的冬季都需要待在蚕室,冬季食物又匮乏,全靠粮食喂养,消耗太大,于民无益。

孵化出的鸡雏也根本不会有人买,因为不容易成活,农户自己也承担不起。

这个时代,狗养了是作为食物储备,以备缺粮之用,豚圈都跟溷厕连着,人拉啥猪吃啥。拿粮食喂鸡不光农户自己不舍得,官府知道了也会治罪。

朝廷下令,不许内地郡县拿粟喂马,连备战的马都不能吃粟,何况是鸡。

所以这个奥秘有些鸡肋。

但传授的母鸡冬季下蛋之法,用处可就大的多了。母鸡冬季不下蛋是定律,每年冬季鸡子稀少,价格翻上几番是小事,关键是物质匮乏,有价无市。

虽说拿粮食喂鸡太过奢靡,但鸡可以下鸡子,下了鸡子可以拿去卖高价,足以弥补粮食所失,只要不被官府知道,庶民完全有利可图。

再说说可行性。

在古代,说天下必讲农桑,此两字概括了古人的生产生活。桑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与普及程度可见一斑。

种桑为养蚕,养蚕需孵茧,孵茧就需要温室。有了温室,就能让蚕早孵化出来两个月时间,一年下来多吐丝无数,天下增加丝帛无数。

而温室上至皇家,下至庶民几乎户户皆有,因为无论是皇宫还是庶民之家都要养蚕。只不过皇家的大,可称温室殿,庶民家的小罢了。

温室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密闭的房间,烧柴提高温度罢了,对小民来说靡费不大。若是能借此养鸡,母鸡冬日继续下蛋,那对庶民来说不光可增加收入,也能让更多人冬日亦有鸡子食用。

假以时日若粮食不再不足,此法推广开来,于国于民都是极大好事。

所以鸡翁才如此激动,站在他的角度,杨玉要是独守秘密,必然获利无数,可是他说了出来,无私相授。

站在杨玉角度,鸡翁若是据为己用,日后养鸡必如虎添翼,成就私家巨富。

可是杨玉知道,据《列仙传》记载,鸡翁后来离开尸乡,去往吴国,没有将养鸡所得千万钱财带走,而是留在了尸乡,分予众人。

故鸡翁的“仁义无双”之语,必然不是从自身出发,而是站在天下人的角度。

这人虽然为隐士,但选择的不过是隐居的生活,并没有独善其身,与剥削民脂民膏的权贵豪强相比,堪称无私之人。

望着鸡翁激动的模样,杨玉暗自惭愧,与对方心中无私相比,他目的着实不纯,说出这些不是从利国惠民出发,而是想获得对方好感,增加自身筹码罢了。

没办法,他纵有天大才能,于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甚至一个小小尸乡而言,他没有根基就是最大的软肋。

要想达成目的,必须借助外势。

一如摆脱唐氏威胁借势于吕氏,摆脱吕氏束缚,要借助眼前之人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