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章 守株待兔(1 / 2)

加入书签

杨玉站在大路边,长吸一口气。

他这一路紧赶慢来到长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见到当今皇帝,即谥号为孝景的汉景帝刘启。

时间紧急,杨玉恨不能马上见到景帝,但却不能,皇帝岂是普通人想见就能见到的。

一般来说,普通人想见皇帝,有三个途径。

一是到未央宫北阙的公车署上书,献言建策,但这套流程需要不短的时间。

历史上东方朔上书后迟迟得不到汉武帝召见,不得不走偏门,吓唬为汉武帝养马的侏儒,惹起汉武帝的不快,反其道而行之才见到汉武帝的面。

但杨玉若走这套流程,有可能见到景帝时,七国之乱已经爆发,甚至结束了。那时别说黄花菜,黄花闺女都凉了,还有个鸟用。

要知道如今是一月八号,历史上七国之乱爆发是一月二十三,只剩半个月时间。

第二条途径,是身怀巨大的名望,声名在外,以致皇帝都有所耳闻。然后皇帝求贤若渴,下诏征辟入朝。

比如枚乘就是,因赋出名,更因两次劝谏吴王刘濞不要反叛名传天下。汉景帝征召了一次,汉武帝继位后,再次下诏征辟,安车蒲轮去接,但因为枚乘年老受不了颠簸,被颠死在了半路上。

这就是杨玉一直执着于扬名的原因,名望太重要了。

但这条路,杨玉只能当做辅助,不能全部寄希望于此。

还是时间的问题,他虽在梁国名声巨大,但还未传到长安,一切还需时间发酵。

不然他大可等景帝下诏征辟,以他伪装出来的年龄,安车蒲轮也是能坐一坐的。

可惜,七国之乱在即,来不及了。

最后一条路就是被人举荐,下至郎官博士微末小官,上至两千石三公九卿,皆有举荐的资格。

举荐他的人越是位高权重,受皇帝重视,那么景帝就越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召见他。

可以说,这是一条捷径,但也最不容易。杨玉初入长安,一个人不认识,想让人主动举荐他简直难如登天。

但别人不主动,杨玉可以出击,找出这么一位位高权重,肯向景帝举荐他的人。

而那个人,杨玉选的是晁错。

晁错身为御史大夫,三公之一,出有众多人马随侍护卫,入更是在未央宫内办理政务,出入都有大量人马,想见他不比见到皇帝容易。

所以杨玉就需构筑一道桥梁,一道能跟晁错联系上的桥梁。有了这道桥梁,杨玉就能见到晁错,乃至让晁错自动找上门来。

如今,杨玉一直等待的契机来了,那个充当桥梁的人出现了。

“主君”杨延寿示意。

杨玉看向城门,一辆并不出众的车架穿过门道,又驶过吊桥,一路走的甚是缓慢,但终是来到了面前。

杨玉打开背囊,隐秘的拍了当路一下。收到指示,当路猛然窜到车前,仰起头颅嗷叫。

“嗷呜”

驾车的两匹马受惊,前蹄高高扬起,嘶鸣不止。事发突然,两马发狂,御者哪里能控制的住。

眼看两匹马起了飞奔之势,御者惊骇欲绝,在这人群熙攘的城门处,一旦四处冲撞,后果不堪想象。

依汉律,驾马冲撞人群,若有死伤,弃市。

随车护卫的有近十轻骑,胯下的马同样被狼所惊,不停跳跃欲将骑士掀翻。此时的马无镫,全靠双腿控马,众骑士手忙脚乱,队伍散开在四处,一下乱了阵型。更有人从马上跌落下来,直接摔晕了过去。

在这刹那间,杨延寿猛然跳上车辕,夺过御者手中的缰绳,随手将其扔下车,抓住缰绳用尽全力狠狠后拽。

两马被一股巨力牵制,头颅不受控制的后仰,前冲之势陡然停滞,前蹄扬起又再次落下,如是几番折腾,一振嘶鸣后终于安静下来,不停打着响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