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暗流交锋(1 / 2)

加入书签

《史记》: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卻。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諠譁疾晁错。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死十馀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诛三族,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史记》记载晁错父亲死后十余日,七国之乱爆发。七国之乱是一月二十三日爆发,如今是一月八日,相距十五天,与《史记》所载基本吻合。

且晁错父亲果然欲饮毒药自尽。

这就是杨玉等的契机。

只要抓住晁错父亲这道桥梁,不愁见不到晁错。

救父之恩,换一个举荐不过分吧?

如此,杨玉就能达到目的,见皇帝,从而开展他的计划。

自杨延寿打探到晁错父亲还未离开长安,杨玉所需要做的,不过是等待而已,等待晁错父亲出城门。

如今,杨玉做到了。

“君何去”

杨玉刚欲拉开车门,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充满质问意味,似已了然一切。杨玉浑身一紧,动作僵在了原地。

“不欲打扰君父子之情”

杨玉转身,不无讥讽道。

逼的父亲欲自尽,好一个父子之情。

杨玉知道,他现在绝不能露出一点破绽,要斟酌每一句话语,拿捏每一丝表情,酝酿每一缕情绪,让一切都符合一个普通人的正常反应,而非一个“老谋深算”者。

中年人自然是晁错无疑了。

他听了杨玉的讥讽之语,竟不动怒,淡淡道:“君知我是谁”

不是反问句,也不是肯定句,或者说分不清是哪一个,全凭自己如何猜测。

心怀鬼胎者自然会多想,如此一来,想不漏出破绽也难。

杨玉心中一沉,位列三公之人,岂有易与之辈。史书记载,晁错精于辩论,如今一见,话术之高明,真真不假。

果然难以对付。

此时不能停顿,更不能思考,一切当依本能为先。

杨玉当即反问:“这话好生奇怪,吾为何要知你是谁?”

言语中自动将对方的话语列为了反问意味,而不是回答“不知”。

晁错盯着杨玉,默默观察着他。

让杨玉奇怪的是,晁错目光竟不咄咄逼人,反而沉静如水,就这么看着他,让人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君何以知吾父欲饮药自尽”晁错语气平淡。

“不知”杨玉断然否决。

果然,晁错眉头下意识皱了一下。

“君何以知道”晁错再次开口,语气重了一分。

“不知”杨玉再次说道。

晁错目光中多了丝压迫,眼眸深处如渊似海。

“君何以知道”

“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