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郑当时推士(三)(1 / 2)

加入书签

杨延寿猛然惊醒,他暗暗擦拭眼泪,与主君相处愈久方知主君弥高。方才为主君所染,不知不觉沉浸了进去,一时竟失了神。

“咳,酒买回来了。”杨玉干咳一声,掩饰尴尬。

郑当时却不管这些,他现在只想抱着杨玉的大腿痛哭一场。

想到便做,他直起身膝行至杨玉面前,伸出双臂就去抱杨玉的大腿。杨玉腿短,这一报多半会抱到腰上。

杨玉知道古人固然含蓄,但真到了情真意切之际,为抒发心意,也喜欢做些让后人看来不说惊世骇俗,但也难以理解的事。

比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甘愿饿死,介子推割股食君,豫让为报恩智伯漆身吞炭,门客误会孟尝君偷吃好吃的,羞愧之下抹脖子。再比如眼前的郑当时想抱他大腿,后世唐太宗玄武门杀兄宰弟后为获得父亲李渊原谅,跪地大哭,吮吸父亲奈子头。

杨玉身为文史教授,通读典籍史料,倒是能理解古人。

但能理解是一回事,放在自己身上又是另一回事了。

杨玉不能让他抱到,大庭广众,两个大男人搂搂抱抱成何体统。于是顺势抓住对方双臂,想将他扶起来。

郑当时尤自哭哭啼啼,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等他擦去模糊的眼泪,突然发现之前未曾注意的地方。

在杨玉背后,赫然挂着一条布幡,只见上面写着。

“钟天地之灵秀,夺自然之造化,天不生我中方,万古如长夜”

正是初来长安时,让路上众人避退之物。

布幡两旁,又插着两块木牌,上书“肃静,回避”

看到肃静二字,郑当时如梦初醒,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他回想着中方先生方才的话语,再看布幡上的字,竟丝毫不觉得张扬,反而从心底里觉得理当如此,就该如此。

再想起中方先生说他此番身入长安是有事而来。

他如遭蝎蛰,慌不跌起身,对杨玉拜了再拜,郑重说道:“庄知先生心意矣,请先生随庄入宫,请见陛下。求陛下务必废除削藩,改行推恩,止天下兵戈,安万民之心。”

“......”杨玉虽然很想答应,但却不能不多想些。

换成皇帝是文帝他二话不说,早就屁颠屁颠跟着去了。

但景帝就不一样了,得到的太容易是不会珍惜的,景帝为人吧......实在难让人称道。

刘玄德尚且有三顾茅庐,他景帝怎么也不能差自己后人太多吧。

他淡淡道:“吾已见御史大夫晁错矣,可惜......”

说完,杨玉不再多说,摇头叹息不止。

郑当时果然被误导,他一下急了,不忿道:“定是御史大夫从中作梗,蒙混了陛下。”

“吾这就入宫求见陛下,先生少待,庄去去就回。”

说完,转身急匆匆而去。

走了几步后,他又回过身来,拜道:“敢问先生名讳?庄好告知天子。”

“中方不败,字常胜”

郑庄起身,再次行了一礼,快步离去。走了一段距离后觉得太慢,竟提起裙角奔跑起来。

杨玉暗暗点头,还好理智仍在,不然景帝问起自己的名字,他这个举荐人若不知道,那就好笑了。

“唉,我的饭”发现对方又提着竹篮跑了,杨玉哭笑不得。

史书记载,郑当时见老人时,常常用竹篮装些饭给人家吃。

他留着肚子,就是为了等对方的饭。

“千岁,还是弄些吃食来吧。”杨玉无奈:“我饿了。”

“诺”杨延寿行礼,转身离去,不知为何,杨玉莫名觉得对方比之前恭敬了许多。

“中方老丈,可还饮酒乎?”

众游侠有些忐忑,他们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回来时就看到两人痛哭。然后郑当时就恭敬的不似寻常,说了一番话急匆匆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