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章 宣室问对(九)(1 / 2)

加入书签

“文帝四年之事?”

刘启疑惑,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他一时片刻还真想不出发生了何事。

且杨玉着重提到这一年,必定不是仅仅问发生了什么事,背后定有用意。

晁错在旁边小声提醒了一句:“陛下,四年,丞相颍阴懿侯灌婴卒,北平侯张苍为丞相。”

刘启一愣,还是有些不明所以。

杨玉看了眼晁错,皇帝不明白,但作为亲历者,晁错很显然已经触摸到了什么。

杨玉不紧不慢,徐徐说道:“文帝二年冬十月,丞相陈平薨,复以绛侯勃为丞相。”

“三年十一月,上曰:‘前日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遂免丞相勃,遣就国。以太尉颍阴侯婴为丞相。罢太尉官,属丞相。”

“其时季布为河东守,人有言其贤,上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人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

“四年冬十二月,丞相灌婴薨,张苍为丞相。”

杨玉侃侃而谈,一连道出数件事。

刘启疑惑,怎么又突然提到了季布,与此人有何干系?

晁错却不再言说,沉默了下去,周仁也是钳口不言,两人已彻底明白杨玉的用意。

杨玉看向刘启,缓缓说道:“高祖曾言其能得天下,乃得三人,萧何,张良,韩信。萧何,高祖乡里丰沛人也;张良,半路归顺之人也;韩信,叛楚归汉,亦为归顺之人也,除此之外,另有外戚之助也。”

听到外戚二字,刘启面色微变,很显然指的是吕后背后的吕氏外戚。这个名字自从诛诸吕,文帝即位后,就成了禁忌。不光名字从功劳簿上抹去,连功劳也被完全抹除,扫荡一空。

如今杨玉明言汉高祖得天下的助力,吕氏外戚就无法绕过去,避而不谈,好在殿中没有外人。

刘启也只是微感不自在。

“丰沛乡党,归顺,外戚,此三系才是高祖得天下之臂助也。”杨玉断然说道。

“然丰沛并非同出一渠,又可分为县豪,县吏,县民三支系。县豪者王陵为首者是也,县吏者萧何曹参为首者是也,县民者周勃樊哙为首者是也。”

县豪派,王陵,史书记载为县豪,即沛县之豪强,在这三系中可谓出身与地位最高,所以一开始根本就看不起浪荡子刘邦。刘邦率领大军入咸阳的时候,王陵聚集了数千人,驻扎在南阳郡,根本不服从刘邦,后来母亲被项羽烹了之后才归顺刘邦。

这三派中也是与刘邦关系疏远的一个。

县吏派,萧何一开始是沛县主吏掾,曹参,沛县狱掾,都是沛县中的吏。地位也比刘邦高,不同的是与刘邦亲善,关系好。

县民派,周勃,史书记载,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即靠编蚕箔,为人吹箫治丧事维持生活。樊哙,就不用说了,众所周知,屠狗者也。在三派中地位最低,处于社会底层,与刘邦关系也最好。

这三派统称为丰沛系,是刘邦最初起家的班底,与吕氏外戚,外来的归顺系共同组成了刘邦的麾下骨架人马。

正是靠这三系刘邦才打败项羽得了天下。

刘启一怔,他竟从未深想过高祖麾下的势力构成,亦没有人为他梳理过。原因自然是这是汉初时候的事,已经过去了近五十年。如今听杨玉言简意赅,寥寥数语便将一切清晰的呈现在他面前,不由眼睛一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