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章 宣室问对(十一)(2 / 2)

加入书签

刘启脸色一变,阴沉无比。

很显然他想到了自从登基任用晁错,一点点将他推到御史大夫位上,窃取丞相之位的经历。这期间,功勋集团是如何反抗自不用多说,颁布削藩令这几个月以来,更是一言难尽。

能逼的他一个皇帝坐卧不安,可想功勋集团给他的压力有多大。

那么刘启为何这么不甘,从惠帝,吕后,文帝历任皇帝为何一心想掌控相位呢。

这就要从丞相这个职位的来历说起了。

丞相又称宰相,源于西周封建时代的概念。

周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便是祭祀,祭祀最重要的是杀牛宰羊猪,制作太牢,少牢等祭祀用物。

那个替天子或诸侯亲自动手的就是宰。

相呢,副官的意思。

入内则为宰,出外则为相,所以称作宰相,本质就是副天子。

周秦之变后,化家为国,诸侯转郡县,但是宰相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天下一统,疆土扩张带来的是政务的繁多,皇帝不可能事事都管,大多数的政务其实是丞相在做。

汉朝的政府办事机构设置也证明这一点,皇帝的办事机构叫做宫,宫内有六尚。

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真正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的是尚书,一开始只有几个人,地位很低。

反观丞相,丞相的办事机构叫做府,又称相府,召集百官议会的地方叫百官朝会殿,名义上等同皇帝专用的宫殿,规模上丝毫不比皇帝的宫殿小。

相府内有十三曹,西曹东曹户曹法曹兵曹等,掌管帝国的官员升迁,农业桑田,刑法,军队管理,治安等等。

中央政府的主官,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都是在丞相的领导下工作。

最为奇特的是治粟内史和少府,前者掌管的是朝廷的财政税收,少府管的是皇帝的私家收入,都要向丞相汇报,也就是说丞相是可以管理皇帝的私房钱的。

可以说,天下就没有丞相不能管,不敢管的。

陈平说的那句话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你以为这就完了?

非也。

丞相之位高权重,连皇帝也不能不敬三分。凡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以示尊敬;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尸体移归私第,皇帝得车驾往吊,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

看看,厉不厉害。

正是因为丞相权位太重,严重威胁了皇权,想架空皇帝简直易如反掌,试问哪个皇帝能放心。

就连刘邦这个开国皇帝都忌惮过萧何,将他下狱过。

惠帝不用说了,完全沦为傀儡。

文帝时的经历更加重了丞相的权威。

杀少帝,立新帝,尤其立新帝这可是皇帝才有的权利,这实质上已经是相权取代了皇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