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章 宣室问对(十六)(2 / 2)

加入书签

毕竟,烦呀。

杨玉想了想,如此说道:“一,张释之本上任廷尉,重归原职,合理;二,张释之名望甚重,任廷尉使人心服,合情。三,古者欲先为政,必先变法。李悝,商鞅,屈原莫不以变法始,因循守旧者无以成事。然,自古变法多遇变故,阻挠者不乏其人。

然张释之守法不阿意,威名远扬,少有人不知。其任廷尉,无理者先屈,阴谋者自怯,不会有人疑其不正,可事半功倍。”

简单来说就是,想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达成政治目标,就必须要先修改律法,让律法配合自己的举措,以到达为自己服务的目的。

所以后世普京想连任,才先修宪法。

杨玉看向晁错,此君刚当上内史时,也是先连续变更律令三十章,其为法家之人,最是明白不过这个道理。

杨玉要更改法律,就避不开大汉最高执法部门的廷尉。汉代的廷尉相当于后世的公安,司法,监察部,集球员与裁判于人身。

位高权重,不可不受控制。

而更改律法,要想影响与反弹最小,最好找个有巨大名望的人来坐镇。借其名望压制住反对声音,来为自己今后推行的一系列政令背锅,呃,不是,是背书。

历史上商鞅变法,一开始也是反对者众多,但割了太子老师的鼻子后,一下反对声没了。这是用强硬手段震慑,不适合当下。

眼下与勋贵集团的关系缓和还缓和不过来呢,不应再有刺激勋贵们的强硬之举。

张释之呢,其以前任廷尉时,那可是数次直言反驳顶撞文帝的人,且还每每让文帝理屈词穷,最终不得不收回乱命。如高祖刘邦的高庙里供奉的东西被人偷了,这可气坏了文帝,下令诛盗贼三族,都被张释之给强硬驳了回去。

刘启为太子时带着梁王弟弟闯司马门,没有下车,张释之直接拦住不让进宫,弹劾太子“不敬”之罪。

文帝不得不免冠道歉:“怪我教导儿子无方。”还是薄太后派使臣带着她的赦免太子与梁王罪过的诏书前来,太子、梁王才能够进入宫中。

这脸都被踩进泥地里去了,也难怪刘启至今都恨得牙根直痒痒。

可以说,一些律令只要张释之那里通过了,那么天下质疑的人自然就少了,这就是权威的力量。

“最后,张释之能得孝文皇帝信任,臣亦信此人。”杨玉如此信誓旦旦说道。

这话说的,就因为文帝信任他,所以我也信他。

表现的十足像文帝的脑残粉,这让刘启既高兴又郁闷,心里复杂极了。

高兴的是有人如此崇敬他父亲,事事都奉他父亲的话语事迹为圭臬,他这个当儿子的当然高兴。郁闷的是,张释之让他十分不喜,刚一脚踹到天边去,马上又要给召回来重新担任九卿。

想到以后免不了要经常见到对方,他怎能不郁闷。

那么杨玉心中所想,真的是他嘴上所说的这样吗?

是也不是。

还有一个原因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张释之是景帝不喜欢的人,而以张释之的为人与生平经历,他敢屡屡直谏文帝,驳回文帝的旨意,连刘启都敢弹劾。

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那么他回到廷尉位置上后就敢继续抵抗刘启。

一些哪怕皇帝不喜欢,但又不得不施行的事情,只要立场公正,为天下人谋利,那么张释之是一个很好的冲锋陷阵的角色。

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制衡皇帝很有必要。

杨玉可不会忘了自己的最终目的是反帝反封建,为达成目的,在他眼里人人皆可利用。

最重要的是,张释之不是勋贵子弟出身,是从微末小吏一步步做起来的,曾经十年不得升迁,与勋贵集团天生不是一派。

他任廷尉能上制衡皇帝,下监督勋贵。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此人理念与文帝简直一模一样,甚至比文帝还顽固,是黄老的坚定维护者与执行者,严格遵行无为政策,用人极度倾向宽厚之人。

最不喜人多生是非。

杨玉这么能折腾多半会为对方不喜。

他若回到长安,抵抗不抵抗景帝先不说,多半先敌视杨玉。

所以关于此人,还要具体谋划一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