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章 擒王(二)(2 / 2)

加入书签

“此为信物,见之无疑”

吴王想起李彻说过,这是当初与中方先生约定的信号,信物。

“呼”吴王刘濞松口气,再看向樊将军的目光,已尽是不满。

若有诈,那岂不是代表着中方先生有诈。

可笑,有诈之人会全方位为寡人考虑?会献斩将破敌之策于寡人?会不惜以身犯险只为寡人探听有用情报?

中方先生若是有诈,那寡人岂不成了傻子。

常人哪里见过一国诸侯王,不慌乱才是有诈,凭此就认为对方有诈,简直胡闹。

“退下”刘濞大声喝道。

樊将军面色胀的通红,眼中满是不甘,但纵是再不甘,也不敢违抗吴王命令。

“呈上来。”吴王看向杨延寿,温声道。

樊将军死死盯着杨延寿,看着他一步步靠近吴王,手握在剑柄上,对方若敢有一丝不轨之举,他哪怕拼得吴王惩罚,也要当场将其格杀。

十步,九步,八步,六步......杨延寿情不自禁屏住了呼吸,捧着帛书的手满是汗水。

突然,帐外传来喧哗声,紧接着便是步伐声,步声整齐划一,如千万人一同跑动,如雷似鼓,轰鸣不止。

帐中之人无不一愣,下意识转头向外看去。

樊将军亦是如此,但他头转到一半,猛然意识到不妙......杨延寿终于走到了吴王五步之内。

正所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匹夫之怒,血溅三尺,流血五步。

杨延寿深吸一口气,五步之内,已然无虞矣。

他脑海回想起主君当日的话语:千岁,此行在于擒贼先擒王,唯有擒下吴王刘濞,才能让这场诸侯之祸悬崖勒马,才有可能让这沸腾的天下大势消弭于无形。

也才有你我辗转腾挪的空间。

故,此行务必成功。

当时他问,吴王远在吴国,深居宫廷之中,万千兵马拱卫,如何能擒贼擒王。

主君说,吴王并不在吴国,其已暗中前往胶西国与胶西王结盟。此行要经过别的诸侯国,吴王为了保密,必然不敢大张旗鼓。所带人马必定不会多,最多千百人。最有可能扮做商旅,以掩人耳目。

他又问,如何能接触吴王,将其擒下。

主君说,吴王已年过六十,又远程出行,随行必定带有御医。故可假托吾病重之名,你携吾之下策,以此作为筹码,可效荆轲刺秦献下策于吴王,寻觅良机,一举将其制服。

他又问,何以断定吴王刘濞出使归来,没有返回吴国,而是等在此地。

主君当时颇有深意道:只要诱饵够大,天下就无不上钩之鱼。

他问,吴王这条大鱼会上钩吗。

主君微笑不语。

古有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聂政刺韩傀,白虹贯日;要离刺庆忌,仓鹰击于殿上。今有杨延寿擒吴王,只为报君恩。

主君,延寿没有辜负期望。

在樊将军目眦欲裂中,杨延寿纵身扑去。

帐外,兵器交击声四起,破空声不绝于耳,一声声惨叫震慑心神。

下一刻,吴王落在了杨延寿手中。

“住手”

满帐之人终于反应过来,看到这一幕,无不恐慌。樊将军抽剑扑上,无数卫士冲入帐内,长戟锋刃寒光闪烁。

然而随着一声大喝,全都戛然而止。

杨延寿扼住了吴王的咽喉,也扼住了所有人的咽喉。帐内落针可闻,唯有吴王几近窒息的嗬嗬声响彻这帐内。

伴随着杨延寿缓缓收紧的手掌。

所有人陷入呆滞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