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章 擒王(终)(1 / 2)

加入书签

此次调动的乃梁都睢阳军队,平时由中尉公孙诡统领,但此次吕季孙以天子虎符悍然夺其兵权,将本该属于公孙诡的功劳硬生生抢走。

公孙诡如何想?

以其妒贤嫉能禀性,岂能善罢甘休。

吕季孙本来凭此大功,封侯或许难,但一跃而上两千石,乃至位列梁国九卿亦非不可能。届时可与公孙诡分庭抗礼,自不用再忌惮对方。

但如今......什么都没了。

他没有功劳落下,反而凭白得罪了中尉公孙诡,还有梁王说不定也会心生不快。以下代上,喧宾夺主在上位者眼中永远是大忌。

因为那意味着打破秩序与规则,而秩序与规则乃上位者所立,代表着上位者的利益。

对吕季孙来说,顷刻之间,从天堂跌落地狱。

他茫然四顾,失魂落魄,心中悲愤的无以复加。

......

来时迅疾如风,去时依然马不停蹄。

唯独不同的是,来时为了不走漏风声打草惊蛇,杨延寿只带了十几人。返回时为保稳妥,由梁国一校尉率领千人护送。

这一路烟尘遮天,对养尊处优的吴王来说,何曾受过这等颠簸,然而与躯体的疲惫相比,内心的煎熬更让他痛不欲生。

他枯坐车厢,杨延寿参乘,不离左右。

杨延寿盯着吴王片刻,从怀中拿出一物递给对方:“此乃天子诏书。”

吴王刘濞不接,行尸走肉一般。杨延寿淡淡道:“无妨,吾可念给大王听。”

“制曰:盖闻周封八百,姬姓并列,高祖广封宗室,以卫刘氏。曩者,御史大夫晁错蛊惑于上,离间宗室,推削藩令,削吴王豫章会稽两郡,楚王东海郡,胶西王六县,赵王常山郡。今朕兴利除弊,清扫前尘,罢晁错御史大夫之位,废削藩令。吴楚等国所削之地,皆复与之......”

吴王刘濞冷哼一声,缓兵之计耳,这刘启小儿还是那般奸诈。

杨延寿不关心对方信不信,他收起诏书。

接着道:“诏书是给诸侯王,给天下人看的。天子另有几句话欲对大王说。”

“朕想请吴王长安小住几年,吴王若遂朕心意,子孙无虞,自己亦未必没有归吴之日。如若不然,吴国废削,子孙尽诛。”

“此外,主君亦有言对大王说:成王败寇,事已无可更改,未来如何却由大王决定,大王当细细思量。”

“中方不败小人”刘濞咬牙切齿,表情狰狞,怒骂道:“背信弃义之人,人神共愤,天诛地灭......”

刘濞看来是恨极了杨玉,咒骂个不停。若说此刻他最恨何人,那么非杨玉莫属了。他有今日,全拜杨玉所赐。

焉能不恨!

简直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杨延寿充耳不闻,表情冷漠。

片刻后,等刘濞骂累了,气喘吁吁之际,杨延寿伸出了手:“大王若欲自尽,吾不会阻拦,但还望大王自尽之前想一想子孙基业。若是不欲自尽,那便请将鸩酒交予我。”

吴王瞳孔一缩,狠狠瞪去,鸩酒乃宦者昨夜奉食时偷偷给他的,他一堂堂诸侯王,岂能做阶下囚,死也要不坠王者尊严。

只是对方是如何知晓的。

“哼,怕我自杀了不好给刘启小儿交代?”他冷哼一声。

“不错,天子早有交代,要确保大王安全无虞。”杨延寿点头。

“呵,说什么虚伪之言,不过是想在长安将寡人明正典刑,杀寡人以震慑天下诸侯王罢了。”刘濞冷笑连连。

“大王错了,天子不想让大王死于路途,到了长安同样不会杀大王。天子既然说了想让大王于长安小住几年,又如何会杀大王?”杨延寿摇头。

刘濞愣住了,皱眉道:“刘启不杀寡人?”

杨延寿淡淡道:“天子还要借大王安抚天下诸侯王,如何会杀大王。”

刘濞面色一变,冷冷道:“此言何意?”

队伍这时停了下来,杨延寿侧耳倾听片刻,拉开车窗,也不说话。

一骑从远处极速奔来,声音远远传来,最终又奔向远方。

“天子废削藩,吴王入朝”

“天子废削藩,吴王入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