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震惊(上)(1 / 2)
“我就怕这混小子乱了你的事儿,有用就好,有用就好。这小子就是一瓶水不满,半瓶水晃荡,懂得不多还总是事儿事儿的。”李焱看着自己儿子,嘴里嫌弃的说着,眼神里满是欣喜和赞赏。
林颂北问李恺:“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你爸平时有教你?”
“我可没有,刚才我都听得云山雾罩的。”李焱抢先辩驳说,“是啊,儿子,你咋想到的这些?”
“老爸,那些报纸,你就没看过吧?”李恺白了自己父亲一眼。
“报纸?啥报纸?”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你拿回来给我练毛笔字的那些。”
“啊?哦,看了,看过……我这整天忙,不是总有时间。”李焱搪塞道。
李恺升入初中后,李焱总觉得自家儿子性格太跳脱,贪玩好动。有次和同事们闲聊,抱怨说李恺都上初中了,做事情还是毛毛躁躁的,一点儿也不定性。老马就建议他让李恺学学围棋或者练练书法,说能修身养性。老马就是马永辉,马娟的父亲,大运动结束后第一批大学生,冀州省工业大学高材生,现在是机械厂的工程师。这种高知分子的建议肯定具有权威性,于是当天回去就让李恺作出选择。既然是选择,就是说没有退路了,权衡之下李恺选择了书法。
1988年时课外兴趣班非常少,子弟学校学生更是很难接触到,而且李焱的初衷只是想让李恺定定性子,没有培养书法家的意思。于是李焱费心费力的找来很多字帖,楷书行书隶书的什么都有,草书没有,那玩意儿看着更乱,不符合李焱的初衷。没人教,让李恺对着字帖自己练,宣纸不便宜,练字成本太高,所以李焱就每天从宣传科把头天张贴在公告栏里的报纸拿回家,让李恺用来练字,如果觉得能入眼了再用宣纸。不过一直到李焱得病,李恺不再练习,他的字也没上过宣纸。
安城机械厂是国营大厂,对政宣工作很重视,所以很多国家级报纸都有订阅,每天在厂宣传栏公示,供职工们学习。
“合着您就是拿回来让我划拉着玩,自己也不知道借机会学习一下。”
“我……我怎么不看,我看的时候又不当着你的面。”
李焱确实是几乎没看过,那些报纸内容晦涩,没有丝毫趣味性,根本看不懂,安城晚报的副刊版倒是偶尔会看一看,还有就是一周一期的安城广播电视报。
“切……”
“切什么切,臭小子。”李焱恼羞成怒的扬起手就要给李恺后脑勺来一下。
“好了好了,四哥,你再把咱们小福星、小神童的脑袋打坏掉。”林颂北笑着拦下来。
韩泽奇也笑着说:“是呀四哥,你可悠着点儿,我还想让大侄子给我也出出主意呢,让你打坏了可怎么办。”
“你们也太看得起他了。”
李恺的解释虽然不严谨,但也勉强说得过去,真要是心思缜密的人,从报纸的字里行间确实能解读出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信息。
“小恺,你看韩叔叔这里,以后要怎么发展才好,说实话,现在维华贸易实在是机会难得,老毛子那里上层很混乱,底层人生活困难,物资奇缺。我这里主要是粮食、羽绒服和轻工产品,每个月也就能走两三列火车的货,再多就倒腾不开了。”韩泽奇很认真的问李恺。
“缺资金?”李恺反问。
“对,缺资金,要是资金充裕些,起码每个月能多走上一两批货。”
“安德烈那里其实不是代表国家在进口物资,他其实玩的是‘黑市’,对吧。”
“你怎么知道?”韩泽奇大惊,看了看林颂北。
“我猜的,根据报纸上的信息猜的。计划经济最怕的就是加入商品因素,维联采取的这种简单粗暴市场化改革,必然会伴生出大规模的黑市,物资再多再充足,黑市都能给他吞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也就催生了官倒,大量变成企业的组织会把物资从国营供货系统倒卖出来进入黑市,以高于计划价格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套利,国营供货系统越被制造的越缺乏、人们越紧张、甚至引起疯狂抢购,他们就越能高价套利。
安德烈的掌控地盘不在企业,所以他从企业里倒出物资的成本要高,利润自然也就会少。不过维联的《国有企业法》颁布后,二十个部门和七十个大型企业拥有了进出口的权力,安德烈就通过你从华夏得到物资进入黑市,挣得盆满钵满。”
林颂北和韩泽奇抽着烟,安静的听着李恺分析。李恺说的这些他们也清楚,大概就是这样,而且安德烈在这方面并没有对他们欺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