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突进如破竹(1 / 2)

加入书签

然后就是乌孜别克族,他们就是布拉哈汗国的主体民族。

这个民族也拥有相对比较长的历史,他们最初是由突厥人和波斯人演化而成。

大约在隋唐年间就开始建立政权,这几百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比较顶峰的。

他们建立的国家比较出名的有喀喇汗国、伽色尼王朝等,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蒙古人到来,将这边的民族全部征服,分别划入到金帐汗国、伊尔汗国和察合台汗国中。

在之后蒙古分裂,经过多年的征战,从这里走出了一位盖世枭雄,建立了一撒马尔罕为中心的帖木儿汗国,等到帖木儿汗国灭亡之后,其子孙又南下次大陆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也就在不久前才被大华给彻底的灭掉。

如果大华不灭掉莫卧儿帝国的话,这个帝国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会存留到19世纪。

后来乌孜别克族人建立了布拉哈汗国,彻底在这片区域当家做主,威名赫赫、横压诸族。

若不是大华来到这边,布拉哈会跟哈萨克汗国再打上百来年,后来还会分出一支浩罕汗国。

可惜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了,大华已经决定要吞并掉布拉哈汗国,那就不会给他们任何的机会。

至于位于西部的图库曼族,说起来历史就跟其他的民族没法比了,因为他是个新兴的民族。

或者说这个民族,压根就是周边的民族聚拢在一起,经过演化之后形成的新民族。

他们在靠近里海东岸的地方繁衍和发展,如今还是部落各管各自事情的模式。

然后就是西北部的希瓦汗国了,希瓦汗国和布拉哈汗国几乎是同根同源。

东北部与哈萨克汗国接壤,东南部与布拉哈汗国接壤。

西北部和西部则是被大华给裹在里面,西南部靠近图库曼部落。

这个国家可以将其理解为接替花拉子模建立在咸海地区的政权。

平常就是挨打不还手的那种,大华来之前一直被哈萨克汗国碾压。

后来大华从哈萨克汗国抢到咸海西北部大片地区之后,希瓦汗国就开始依附于大华。

双发发展贸易,在各方面进行比较不错的交流,甚至那希瓦汗国还希望得到大华皇帝的赐封。

可惜郑毅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赐封之后还怎么吞并他?

所以就拖着一直不给封号,就算是每年到大华朝贡一样不给。

说回到大华西域外安抚使司那边,其实如今已经是战备状态的西域外军事指挥使司。

李源为主帅,镇北军副指挥使刘伟有为副帅,等待国内的命令就向布拉哈发动进攻。

自从大华占领这边之后就修建了道路,铁路还没有接通的,但公路已经没问题了。

这段时间从喀布尔城和伊犁城开始调运军事物资,火炮和装甲车军团都已经就位。

其他的辅助部落的骑兵也集结在各处节点上,随时都可以对布拉哈发动进攻。

布拉哈方面,马迪哈家族也开始调兵遣将,征集了将近三十万人东进。

他们的想法是打下撒马尔罕,彻底切断大华南北的联系。

至于那位库里汗则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每天呆在王城中潇洒。

如果马迪哈家族将大华打败,他也可以名正言顺的除掉马迪哈家族,重新接手布拉哈汗国,还能将大华的影响力减弱到最低,彻底的掌控住这个国家,然后北上灭掉哈萨克与希瓦汗国,建立大大的帝国。

如果马迪哈家族不能战胜大华,对于他来说也不要紧,只需要继续认怂就可以了。

反正他如今表现出来的,是一个被权臣控制的汗王,错误都是马迪哈家族的。

可是他唯独没想到的是,大华根本就没想布拉哈汗国继续存在。

要的是整个吞并掉布拉哈汗国,然后打通与里海的通道。

彻底控制这片地区,将其变为大华的疆域。

就是这个小误会,让库里汗彻底失去了重回巅峰的机会。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大华军部下发了征伐的命令。

用的理由是保障大华子民和商人的生命安全不受危害。

首先出动的就是各族的骑兵,十万骑兵涌入到布拉哈东部的各座城池,对还未建立防线的布拉哈汗国军队发起进攻,迫使马迪哈家族后撤,短时间攻下撒马尔罕的计划夭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