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出不里牙剔(2 / 2)

加入书签

“后天一早,三路大军西进,探路的事情就就给你了!”

周正又对着古真交待一句,此次绝对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扫荡战。

目标就是不里牙剔,后世翻译为布里亚特,他们的目标是北海贝加尔湖。

不里牙剔蒙古部和巴尔虎可以说是亲戚,他们在元朝时期都被称为林中百姓。

巴尔虎迁移到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活,不里牙剔则是在狼居胥山以北,贝加尔湖东西大片地域游牧。

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喀尔喀蒙古就是最北面的蒙古部落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再向北还有很多的蒙古部族。

他们说起来跟当初铁木真的蒙古其实不是亲戚,甚至很早之前都不将自己称为蒙古人,但因为习俗接近,加上蒙古骑兵横扫天下,这些部落也纷纷称为蒙古的一份子,现在统称都是蒙古。

喀尔喀的北界就是历史上经常见到的两座山,勒石燕然的燕然山,后世叫做杭爱山,另外就是封狼居胥的狼居胥山,后世的正式名字叫做肯特山,活动的大部分区域就是后世的外蒙,并不到再向北的地方。

而燕然山和狼居胥山以北,生活的就是不里牙剔,后世也叫作布里亚特。

他们生活在冰天雪地件的草原和森林中,以游牧为生、数量众多。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大儿子术赤北佂将不里牙剔人并入蒙古。

不过后来,不里牙剔诸部还是游牧在东到额尔古纳河,西到色楞格河一带,贝加尔湖是他们的中心。

为什么这次选择征不里牙剔,而不是征服喀尔喀蒙古或者南下征服漠南蒙古诸部呢?

原因就是不里牙剔的特殊历史背景,他们严格说来根本就不算是蒙古部落。

只是习俗相近,也曾经被蒙古征服过才会被统称为蒙古的。

但无论是历史还是语言,他们跟蒙古都不太一样。

是以征服不里牙剔,比征服喀尔喀或者漠南诸部要简单的多。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漠南诸部,还是喀尔喀诸部都不会出手。

但是打喀尔喀或者漠南诸部就不好说了,如今关外的蒙古诸部已经联合起来,来对抗关外军。

打他们就是打所有的蒙古诸部,暂时还不是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对这些蒙古部族进行分化。

那就只能将目标瞄准不里牙剔,这些人在蒙古诸部眼中也是“野人”一样的存在。

而且贝加尔湖,是郑毅一直心心念念的地方,将这里拿下也方便他以后对付西方那个贪婪的巨兽。

现在应该已经到乌拉尔山附近了,几年就能到这边来,他要给予迎头痛击,狠狠的将人给打回去。

第三天一早,三路大军以平西城为主力,五万的汉人战士、三万的巴尔虎诸部骑兵誓师出发。

如同三支箭头横插西北的草原和山林,将提前已经探明的小部族击溃,迁移到呼尔贝尔北部草原。

不里牙剔听起来是个小部落,但是事实绝对不是这样,他们的人口数量众多,实力也完全不算弱。

如果将生活在南北东西的不里牙剔人全都加起来,总部人数差不多将近五十万,比起整个关外原住民都要多。

因为地盘太大了,所以这些人居住的比较分散,大多是几百人的小部族,整个族群也没有特别大的部落,同样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名义上的统治者就是蒙古大汗,对不里牙剔也早已没什么影响力了。

周正骑着马,一日百里的速度向前走,不断收到前线的战报,今日扫平几个部落,俘虏多少人之类的。

身边的汉人大部队无聊的打着哈欠,时不时的发几句牢骚,那些蒙古骑兵怎么就这么着急呢?

没错,现在打仗的主力是古真率领的巴尔虎诸部联军,根本就没让汉人大部队动手。

他们手持这左轮手枪,一路风卷残云般从东向西进行扫荡,竟无一合之敌。

很多时候见面后,还没等开打,人家一看也算老乡,就举族宣布投降。

这仗打的,回去都不好交待,弄得好像是他周正没有尽力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